编者按:小编每每到了冬季就成天冻手冻脚,而且还食欲大增,可是总是吃得不得要领,吃了很多还是觉得冷,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防寒食谱!
羊肉粥
功效:本粥具有益气血、暖脾胃、添精补髓的作用,适于阳气不足、气血亏损、腰膝酸软者服用。
材料:取鲜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盐、葱、姜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葱、姜切成碎块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同羊肉及调味品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s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
生煎猪肝
功效:此菜富含维生素A,可缓解因畏寒而产生的腹痛症状。
材料:新鲜猪肝、姜丝、胡椒粉、料酒等
做法:新鲜猪肝一斤,洗净后,斜刀切成稍大块点的薄片;用盐、料酒、姜丝、胡椒粉、生抽、味精和少许生粉将猪肝腌一下;煎锅烧热放少许油,将猪肝摊在锅内煎黄一面后翻另一面;待两面煎黄,放些蒜蓉、葱丝、少许酱油后拌匀,即可出锅装盘。
橄榄雪梨炖瘦肉
功效:此款菜品利咽生津,滋阴润燥。
材料:橄榄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枣1个。
做法:将瘦肉洗净,沸水略煮后切块,雪梨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橄榄、蜜枣放入炖盅内加清水250毫升,炖两小时即可。
桂圆核桃粥
材料:西洋参1.5钱、麦冬5钱、桂圆1两、炙甘草3钱、核桃1汤匙、糙米1杯、冰糖
功效:强心补肺、温阳补气、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适于心悸胸闷、动则易喘、经常感冒、鼻塞流涕等阳气虚弱者。
做法:将西洋参、麦冬及炙甘草放入药袋中,与洗净的米一同放入电饭锅中,加入6杯水,煮熟后去除药袋,加入桂圆及核桃,焖约5分钟,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美味山药粥
功效:补肝肾、退火热、乌须发,延年益寿,适用于眼睛干涩、皮肤干痒、青春痘、粉刺、斑点、肌肉筋骨酸软、健忘、眩晕耳鸣、白发、掉发、秃发等症。
材料:新鲜山药1斤,何首乌3钱,天门冬1两半,白扁豆5钱,鸡肉丝、葱丝、姜丝适量,米1杯、盐、香油、米酒
做法:1.将山药洗净,切丁(约1立方厘米)备用。
2.鸡肉丝加少许盐、米酒及太白粉调味备用。
3.将何首乌、天门冬及白扁豆放入纱布袋内,与米煮成粥后,转为大火,加入鸡肉丝及山药,滚煮数下,加入盐及数滴香油调味,焖约10分钟即可食用。
滋阴排骨粥
功效:补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两颧潮红、口燥咽干、手足心热、面红盗汗(睡时流汗)、大便干结、小便量少等。
材料:刺五加3钱,麦芽3钱,麦冬5钱,黄精5钱,煮熟糙米、小米各半碗,姜2片,火腿丝、皮蛋块、小排骨、烫菠菜及蛋汁各1/4碗、盐、米酒。
做法:将中药材及姜片放入药袋中,与小排骨加10杯水,大火煮滚,转为小火煮约1小时,去除药袋加入米饭,熬煮成粥后加入火腿丝等其余材料,煮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冬季防寒小常识
俗话说“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非常有道理的。冬季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所以冬季防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被褥太厚
睡觉时被褥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褥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
蒙头睡觉
如果蒙头大睡,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可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日晒过长
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因为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诱发许多疾病。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久晒。
紧闭门窗
冬季,很多人紧闭门窗,足不出户。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运动减少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很容易感受外邪、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现介绍五种抗寒防病的方法:
一、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乾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常喝枣姜汤
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三、坚持冷水洗脸
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四、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
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於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也许你掌握了以下几个小窍门后,这个冬天您可能会过得更加舒适。
首先,洗脸次数别太多。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越舔越干。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粘稠的淀粉酶,留在嘴唇上的唾液水分蒸发完后,淀粉酶就会象一层糨糊一样留在嘴唇上,这样更加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冬季保护嘴唇,最好还是使用润唇膏。
洗头时间有讲究,冬季洗头应该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得时候,切忌在睡觉前洗头,因为一般用热水洗头后,头皮上的毛细血管扩张,机体向周围辐射热量增多。同时,洗头后头发是湿的,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很多热量。在这个时候去睡觉,十分容易引发感冒。
穿衣不宜过紧。大家普遍认为,冬天保暖就应该把衣服穿多一点、穿紧一点,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比如鞋袜穿得过紧会导致脚部血流不畅,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脚反而觉得更冷了,长期这样,会导致冻疮发生。
搓搓揉揉防冻疮。寒冷天气,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一是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拂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二是按摩法,就是挫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又不错的效果。另外,经常搓搓手,跺跺脚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冻疮。
不要高温洗澡 可能后果:寒冬时节,在许多人看来,能够洗一个热腾腾的热水澡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但是,如果水温太热,不仅让心脏产生高负荷,而且皮肤会变得异常干燥,毛细血管也会爆裂。冬天洗澡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是水温,冬天洗澡适宜的水温为37℃到42℃,也就是比人体体温高3℃即可。而且,冬天洗澡要从脚开始洗,因为冬天皮肤温度比洗澡水温度低,而冬天用的洗澡水温度又比夏天高,突然而来的热水会让心脏承受过大的负荷。另外,洗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总结:吃的方面注意了,这温度自然就提升上来了,要是再配上上述的一些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一定可以过个温暖的冬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