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猪链球菌病,也许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其实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疾病,它的发生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猪链球菌病到底有哪些危害,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看看猪链球菌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这种疾病的严重病例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胞,但有荚膜。为兼性厌氧菌,但在无氧时溶血明显,培养最适温度为37℃。菌落细小,直径1~2mm,透明、发亮、光滑、圆形、边缘整齐,在液体培养中呈链状。到目前为止,共有35个血清型(1~34,1/2型),最常见的致病血清型为2型。猪链球菌常污染环境,可在粪、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该菌在60℃水中可存活10分钟,50℃为2小时。
在4℃的动物尸体中可存活6周;0℃时灰尘中的细菌可存活1个月,粪中则为3个月;25℃时在灰尘和粪中则只能存活24小时及8天。苍蝇携带猪链球菌2型至少长达5天,污染食物可长达4天。猪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以及溶血素等。 其中溶菌酶释放蛋白及细胞外蛋白因子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毒力因子。
危害
猪链球菌在猪中有较高的流行性,在人类不常见,但病情很严重。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屠夫、屠场工人及农民发病率高。其它人群如运输、清理病/死猪的人如司机等也易感染猪链球菌引起发病。屠宰厂工人咽部可以带菌,他们可表现为健康状态,但具有潜在危险。该病首先在猪群中暴发流行,随后屠宰者及与处理病、死猪有关者等发病,特别是现代集约型养猪更易流行该病。
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即有报道,随后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及我国等也有病例报道,目前全球已报告有45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主要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
发病原因
猪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羊、马、鹿、鸟、家禽(如鸭、鸡)等。猪体内猪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20%-40%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疾病。如果细菌产生毒力变异,引起猪发病,病死猪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再传染给人类,引起人发病。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人作为传染源引起人发病。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特别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消化道。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如人皮肤或粘膜的创口接触病死猪的血液和体液引起发病,所以屠夫、屠场工发病率比较高。在部分患者因吃了不洁的凉拌病/死猪肉或吃生的猪肉丸子、洗切加工处理病/死猪肉引起发病,加工冷冻猪肉也可引起散发病例。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但还没有证据提示通过猪呼吸道传播人。
疾病表现
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为4小时~7天,在屠宰或处理病/死猪后1~2天内或进食病/死猪肉后2~3天,最长7天突起畏寒和发热,多为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身痛。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血点、淤点、淤斑如图1(A.B.C)。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很快出现休克。人感染猪链球菌后,视细菌侵入部位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四种类型[3-4] 。
(一) 普通型
起病较急,畏寒、发热伴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身痛、肌肉酸痛、腹痛、腹泻,体温多在38℃ 以上,高则可达40℃ ,头昏、乏力明显,但患者无休克、昏迷和脑膜炎的表现。
(二) 脑膜炎型或脑膜脑炎型
该型为最常见临床类型。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患者常在发热后出现明显头痛,伴呕吐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炎型患者常伴有听力障碍(30%左右或更高),多数为听力减退,少数患者可失听。部分患者可有周围性面瘫和复视。脑膜炎患者常伴口唇疱疹,部分患者发生化脓性关节炎,少数发生葡萄膜炎、眼内炎等。
(三) 休克型
患者起病很急,常发生于屠宰病/死猪且手部皮肤有破损的人,多在屠宰后1 天内发病,快者2~3小时,慢者13~16小时。表现为急起畏寒或寒颤、高热,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心慌、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发冷、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头昏或意识改变、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少尿等休克表现(即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情进展快,很快转入多器官衰竭,如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等。部分患者肢体远端皮肤有出血点、淤点、淤斑,面部、四肢常见。
该型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个别经抢救成功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
(四) 混合型
同时具有脑膜炎型和休克型的表现。往往见于休克型经抢救治疗后休克改变,存活到1天以上,出现脑膜炎并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象
多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一般在(10~30)×109/L或更高,少数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出现中毒颗粒及核左移。但休克患者在初期白细胞可不增高,甚至降低。休克患者血小板下降明显,出血倾象明显者可伴明显贫血。
病原学检查
感染部位的脓液、瘀点、瘀斑、脑脊液直接涂片检查出革兰阳性球菌有一定参考价值,血、骨髓、脑脊液培养、及其它体液培养以及进一步的药敏试验对确诊本病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起决定作用,但发病初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影响培养结果。
血清学检查
猪链球菌2型可用相应的免疫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诊断,由于猪链球菌的生化特征并不十分稳定,菌株间往往存在差异,因此应与血清学等方法结合起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已建立了多种PCR诊断方法,检测猪链球菌特有的毒力基因(cps2A、mrp、gapdh、sly、ef),对诊断猪链球菌2型感染有重要意义。
脑脊液检查
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表现,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明显降低。
其他
休克型常常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肝、肾功能损害、小便常规及DIC指标等异常。
疾病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补充维生素,给予新鲜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毒血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可以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程度。
休克型患者,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恰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型患者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于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及预防脑疝,可用20%的甘露醇1~2g/kg,隔4~6小时1次。对于此两型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病原治疗
猪链球菌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敏感,但不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有差异。临床疑诊时,一旦作了细菌培养就应经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随后再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调整。目前抗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定及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最好静脉给药,治疗脑膜炎时尤其应注意药物在脑脊液中是否能够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
疾病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
结语: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猪链球菌病了,想必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对猪链球菌这种疾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知道了猪链球菌病的危害,了解了它的防治措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出现不适的时候要及时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