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并且在我们生活中会有许多人会患上粘液腺囊肿的。那为什么会得粘液腺囊肿呢?粘液腺囊肿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粘液腺囊肿的症状
患上粘液腺囊肿的时候,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呢?相信许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粘液腺囊肿发生于口腔粘膜下,小(常为黄豆大小),边缘清晰,呈透明小泡状,无痛。多有损伤史(局况咬伤最常见)。破溃后流出粘稠白色液体,肿物暂时消失,但破溃处很快愈合,肿物重新出现。
2、大涎腺囊肿(舌下腺、颌下腺及腮腺)为发病部位的肿胀,可有阻塞症状(即进食时肿胀感加剧,进食后逐渐缓解),涎腺导管口不能挤出分泌液,或排出变色变味液体。穿刺可抽出粘稠白色液体。
粘液腺囊肿病因
粘液腺囊肿又称之为粘液囊肿,那为什么会患上粘液腺囊肿呢?想知道的话,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其排泄管开口于口腔内,由于排泄管受到创伤,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肿。常见于下唇,且多发生有咬唇习惯者。
囊肿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状小泡,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出现数日后可因食物等摩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现,多次复发后粘膜产生疤痕组织,使半透明水泡变成白色硬结。
粘液腺囊肿临床诊断
1、有反复发作,口腔粘膜下小的透明小泡状肿物,泡内容物为粘稠的蛋清状液;有局部咬伤史。破裂后流出透明无色粘液史。初次发作者可无此病史。
2、好发于下唇、舌尖、舌下以及颊粘膜,呈淡蓝色柔软状肿块,境界清楚,基底部可活动,有时突出表面呈鱼泡状,一般直径在0.5—lcm左右。
3、大涎腺囊肿,为发病部位处于口腔颌面部相应大涎腺部位,表现为该部位的肿胀及阻塞症状,导管口分泌功能异常。舌下腺囊肿穿刺抽出蛋清状粘稠液;颌下腺及腮腺囊肿穿刺抽出液体较为稀薄;抽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4、病理学诊断证实。
粘液腺囊肿治疗
以上我们也是知道粘液腺囊肿的症状与病因有哪些了。那患上粘液腺囊肿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
1.囊肿摘除术适用于囊肿与粘膜无粘连者。
2.囊肿切除术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局部疤痕,囊肿与粘膜有粘连者。
3.不愿意手术者,可在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min后再抽出碘酊,使囊肿纤维化。
粘液腺囊肿预防
粘液腺囊肿为一种良性病变,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涎腺导管阻塞、涎液潴留。所以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损伤,保持口腔卫生。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应将发病之腺体同时摘除,因其发病原因就是腺体导管的损伤或阻塞,如果手术后遗留有受损腺体,则难免再次出现涎液潴留,囊肿复发。
黏液囊肿症状
1、黏液囊肿
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肿位于年末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状似水疱。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
2、舌下腺囊肿
①单纯型
占大多数。囊肿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常位于口底一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黏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暑天后窗口愈合,囊肿长大如前。
②口外型
又称潜突型。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
③哑铃型
为上述两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下颌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黏液囊肿病因
1、外渗性黏液囊肿
占黏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表现为黏液性肉芽肿或充满黏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实验研究提示,外渗性黏液囊肿是由创伤引起的。
2、潴留性黏液囊肿
有上皮衬里、潴留的黏液团快及结缔组织被膜,发病原因主要是导管系统的阻塞,可由微小涎石、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
黏液囊肿的治疗
1、小唾液腺黏液囊肿可在抽干净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入2%碘酊0.2-0.5ml,停留2-3分钟,再将碘酊抽出。目的是破坏上皮细胞,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而不再形成囊肿。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2、舌下腺囊肿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复发。对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舌头下面腺切除的患者及婴儿,可作简单的袋形缝合术,待全身情况好转或婴儿长至4-6岁后再行舌头下腺切除术。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为什么会得粘液腺囊肿的一些原因以及粘液腺囊肿应该怎么治疗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当患上粘液腺囊肿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早治疗哦,只有早治疗才能早康复,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