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可能有许多人是不知道的。其实心内膜炎就是指心内膜受到原微生物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炎症。那患上心内膜炎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心内膜炎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心内膜炎症状
心内膜炎,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那患上心内膜炎会出现哪些症状表现呢?
1、感染症状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病例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热程较长,个别病例无发热。
此外患者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病情进展较慢。
2、心脏方面的症状
原有的心脏杂音可因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而发生改变,出现粗糙响亮、呈海鸥鸣样或音乐样的杂音。
原无心脏杂音者可出现音乐样杂音,约一半患儿由于心瓣膜病变、中毒性心肌炎等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等。
3、栓塞症状
因为视栓塞部位的不同,所以其症状表现也是不同的。不过一般发生于病情的后期,但是也是又会1/3的患者为首发症状。
皮肤栓塞可见散在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此即欧氏小结;内脏栓塞可致脾大、腹痛、血尿、便血,有时脾大很显著;肺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肺部哕音。
脑动脉栓塞则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等。病程久者可见杵状指、趾,但无发绀。
心内膜炎检查
相信大家都知道,当我们患上疾病的时候是要进行检查的。那患上心内膜炎的时候如何检查呢?
1.血液检查
常见的血象为进行性贫血,多为正细胞性贫血与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当合并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严重心衰或缺氧造成红细胞数增多症时,血清球蛋白常增多,甚至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免疫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升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及类风湿因子阳性。
2.血培养
血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凡原因未明的发热、体温持续在1周以上,且原有心脏病者,均应积极反复多次进行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若血培养阳性,尚应做药物敏感试验。
3.尿液检查
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红细胞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心电图
由于心肌可以同时存在多种病理改变,因此可能出现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提示房室瓣反流。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左前或左后分支阻滞均有报道,提示心肌化脓灶或炎性反应加重。
5.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检出直径大于2mm以上的赘生物,因此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很有帮助,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超声心动图还可动态观察赘生物大小、形态、活动和瓣膜功能状态,了解瓣膜损害程度,对决定是否做换瓣手术具有参考价值。该检查还可发现原有的心脏病。
6.CT检查
对怀疑有颅内病变者应及时做CT,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
心内膜炎治疗
1.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选择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或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① 选用杀菌剂
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等。
② 剂量要大
按体外杀菌浓度的4-8倍给药。若作杀菌滴价测定,以患者血清二乘积稀释加入血培养出来细菌,如1:8或更高滴价无菌生长,表示抗生素有效和剂量已足。
③ 疗程要够
一般需4-6周,对抗生素敏感性差的细菌或有并发症的顽固病例可延长至8周。
④ 尽早治疗
在连续血培养4-6次后即开始试验治疗,根据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感染途径,致病菌可选用两种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2.手术治疗
下述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
(1)瓣膜穿孔、破裂、腱索离断,发生难治性急性心力衰竭。
(2)工人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
(3)并发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四肢大动脉栓塞。
(4)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控制时,手术应在加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控制下尽早进行。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关于心内膜炎的一些症状以及心内膜炎的一些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当患上心内膜炎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哦,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