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便有中医的了,中医贯穿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那么中医养生都有哪些良药呢?中医里的推拿和针灸都有哪些作用呢?今天小编即将和大家一起领略中医的奥妙。
中医养生
泥鳅:中医养生补品
泥鳅不仅肉质细嫩、鲜美,而且营养极为丰富。泥鳅体内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而且低脂肪,钙、磷、铁等营养物质也含量丰富。
在日本,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人们把它当作高级营养补品。
祖国医学认为,泥鳅具有补中气、祛湿邪之功用。可作为除燥、防治阳痿、时疫发黄、小儿盗汗、痔疮、疥癣等症的辅助食品。可经常食用“泥鳅炖豆腐”。
做法:先将泥鳅的腮和内脏去除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在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待到肉煮烂为宜。
冬虫夏草中医养生良药
冬虫夏草用于入药,已有1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于8世纪的古代藏医药经典名著《月王药诊》中,藏语称冬虫夏草为“牙儿扎更布”。
后来,冬虫夏草传入中原地区,是汉藏两地人流物流长期不断交流的结果。清代吴玉洛在《本草从新》中,首次用中医药专业语言描述了冬虫夏草及其性味功能。
冬虫夏草的外形像一条头部长了草茎(子座)的蚕虫体(真菌幼虫复合体)。草茎深黄色,虫体红棕色或深褐色。草茎长度2至8厘米。
中医养生:糯米温补脾胃
糯米人们又称其为江米,它是大米的品种之一,常被人们用来包粽子。
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秋天食用。
中医典籍《本草经疏论》里对糯米的养生保健作用做了充分的说明,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指人体胃部)自温,力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
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所以一些脾胃气虚。
中医养生:葡萄酒的养生保健功效
葡萄酒不仅口味佳,而且具有很多的养生保健功效。在生活中,葡萄酒不仅可以用作蒸饪的调味剂,还对某些疾病,如感冒、痛经、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葡萄酒除了可以治病,还可以去除腥臭味呦!可谓生活的好帮手! 中医养生:葡萄酒的养生保健功效 葡萄酒的养生保健功效——葡萄酒可除腥去腻 葡萄酒是酒类之中唯一的含有碱性物质的酒,并且还含有各种有机酸,能增强人体内分泌调节能力。
中医养生:白菜萝卜保平安
民间有句俗语:“白菜萝卜保平安”。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白菜萝卜是可以放心朵颐的安全食品。
所以,别看白菜萝卜价格低廉,但是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却很高,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经常吃点。 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菜中之王”美称。白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
中医养生法巧治亚健康
导致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合理。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引发“亚健康”。
因此亚健康怎么办好呢?每天应适当地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适量饮酒,多吃可稳定情绪的食物,疲劳后多吃碱性食物,每天至少喝3杯水等等,保证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艾叶的中医养生保健法
艾叶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其用途远远不仅仅只有艾灸。在此中医专家为你剖析艾灸的其它养生保健功效。 泡艾叶——防湿疹 别误解,这里的“泡”可不是泡茶,而是泡澡。艾叶虽可泡茶喝,但艾叶的味道比较刺激,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 把艾叶熬汁,然后对水稀释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
中医养生:哪些食物和猪肉相克
日常饮食中,我们有没有注意哪些食物是不能与猪肉同食的呢?中医养生:哪些食物和猪肉相克牛肉 猪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中医养生:小芽菜大营养
说起芽菜,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它指的是什么。但是,提起绿豆芽、黄豆芽,甚至香椿芽、花生芽、萝卜芽、荞麦芽、苜蓿芽、花椒芽等,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蔬菜。这些芽菜由于口感鲜嫩,营养丰富,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芽菜包括种芽菜和体芽菜两种。前者指由种子萌发形成的芽苗菜,如豆芽苗、萝卜芽苗等;后者则指直接在植株上长出的,如香椿芽、豌豆尖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长期短,一般长一到两周就可以食用。
中医养生:粗茶淡饭更胜药补
最好的补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食补胜过药补,也就是人们常说粗茶淡饭最养生,因为许多蔬菜和粮食,本身亦可称作药物,所以摄取五谷。
中医养生课堂:吃西瓜有哪些禁忌
吃西瓜有哪些禁忌,西瓜中还有水分、蛋白质、糖类、钙、磷、铁、或萝卜素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西瓜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医用功效。虽然西瓜具有如此的疗效,但是吃西瓜也有一些禁忌,有些人不适宜多吃。
1、吃西瓜不宜过多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为宜。
2、感冒初期忌食西瓜,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中医推拿
一、推拿手法
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掐法等。
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动肢体为主,如拍击法、抖法、运拉法等;有的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如摇法、扳法、滚法等。
二、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
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三、中医推拿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三、擦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中医针灸
病原理
一、调和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
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
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
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如果将组织器官的病理失调与阴阳理论联系起来,均可用阴阳解释,所以说针灸调节了病理性失调,也就是调节阴阳的失调。
二、扶正祛邪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
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
现代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似。
三、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功效
1、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时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方法是通过改善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总结:中医学博大精深,至今未被人们所掌握,人们做掌握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在本文里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医饮食文化和推拿及针灸的知识,希望大家从中能够了解更多的关于中医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