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肝吸虫吗啊?它是一种寄生虫。很多朋友都比较喜欢吃鱼。而且喜欢生吃海鲜,这样就会很容易的感染这种疾病,肝吸虫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来看看。
肝吸虫病症状
肝吸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主要症状有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
以广东、台湾等省为主要流行区。 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粪便中发现虫卵,少数有轻度上腹部不适、腹泻等。
较重感染者起病缓慢,除有纳差、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肝肿大以左叶为著,少数反复感染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和腹泻,肝肿大并有压痛,少数有脾肿大和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肝炎型
最为常见,有乏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隐痛。体检有肝脏轻、中度肿大,常无压痛,部分病人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如不注意询问流行病史,易将本病误诊为病毒型肝炎。
胆管炎型
病人有畏寒、寒战、发热,同时伴有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有黄疸,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此型病人常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结石。
胃肠炎型
表现为腹胀、腹泻,大便每日约3~4次,无脓血,镜检常无异常发现。
肝硬化型
表现为肝脏肿大,质硬,有腹水、脾肿大、血浆白蛋白降低、贫血和下肢浮肿,此型在流行期以儿童为多见,多伴有营养不良。
侏儒型
此型常同时伴有肝硬化,多发生于严重肝感染的儿童病例。
隐匿型
此型最为多见,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流行病学调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而发现。
混合型
在患病期间同时伴有上述各类型。
肝吸虫的治疗
西医治疗
1、吡喹酮: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较轻,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用2个月(总量为150mg/kg),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轻而少,偶有头痛、头昏、恶心、乏力等。
2、硝硫氰胺 3-6um的微粉胶囊,总剂量为6-8mg./kg等分3-5份,每天1份,本药副作用较多,少数可出现黄疸。各种原因的黄疸、急慢性肝炎恢复未满一年,有精神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高空作业及驾驶人员均禁用。
3、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干粉型每天50-70mg/kg,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5-7天为1疗程,成人总剂量一般为17.5g。
本药代谢及排泄慢,有一定副作用和延迟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肝功损害,中毒性精神病及溶血反应,故有上述病史及严重神经官能症及血红蛋白病者忌服,硝硫氰胺与六氯对二甲苯现已少用。
4、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是近年发现的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5~10mg/kg,每日2次,连服7日。副作用少,少数可有头昏、乏力、腹泻等,可自行缓解。孕妇与2岁内小儿忌用。并发胆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无效者可考虑手术。
中医治疗
1、主方:榧槟汤及疏肝驱虫汤处方:榧槟汤:榧子30克,槟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疏肝驱虫汤:当归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槟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2、单方验方:肝吸虫一方、二方。肝吸虫一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各12克,山药15克,郁金10克,槟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肝吸虫二方:郁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槟榔各25克。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肝吸虫症状相关知识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尽量不要吃生冷的海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疾病。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