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我们很多人都发生过的疾病。尤其是在孩子的小的时候都会发生这种疾病,我们风疹的发生肯定和风有关系的,有的原因也是因为风引起的,不过在生活可能很多人对于风疹不太了解,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风疹的症状。
风疹是因“风”而起。风热邪气从口鼻进入,郁结在肺部,所以导致咳嗽咽痛;邪气与气血搏结,热毒炽盛,则会使身体发热;而当风热邪气出现在皮肤上,就会出现红疹。桑竹风疹消治疗以疏风清热、透邪外达为原则,以驱除邪毒为主,以消除各症为辅。
症状
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
1.获得性风疹
(1)潜伏期 14~21天。
(2)前驱期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可持续5~6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无颊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
(3)出疹期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
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
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
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发生肿大,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疹退不留色素,无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后。
(4)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
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即GRS,感染发生越早,对胎儿损伤越严重。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着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
风疹怎么治疗
风疹是我们人体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风疹的传播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大部分人对于这种疾病是非常害怕的。其实,现在医学上面关于风疹的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的,所以一般人得了风疹之后都是可以治愈的,但只不过在患病的过程中人体受到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病患部位还会出现奇痒难忍的现象。
风疹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这其实也是风疹较难医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下面就来具体说说关于风疹的治疗方法。
1、一般对症疗法
风疹患者一般症状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症状较显着者,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
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3、先天性风疹
没有症状的感染者无需特别处理,但应随时观察;严重症状者应相应处理:有明显出血者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输血;肺炎、呼吸窘迫、黄疸、心瓣畸形、视网膜病等处理原则同其他新生儿;充血性心衰和青光眼者需积极处理,白内障治疗最好延至1岁以后;早期和定期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关于风疹的治疗方法还真是有很多的,风疹的治疗方法通常又分为一般的对症治疗、并发症的治疗以及先天性风疹疾病的治疗,这些方法对于风疹的治疗都是比较有效果的。
预防
1.发现发生风疹一定要隔离及时的治疗。
2.风疹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注意对孩子的保护。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4.防止播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风疹的症状,相信大家看完文章之后对于风疹也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不过家长们要特别注意,如果发现孩子得了风疹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而且尽量的不要让哈子外出,要在家里好好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