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是一种人体的自我感觉,很多人都会有胸闷的症状,尤其是老人以及刚刚运动过的人。那么你知道胸闷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胸闷的治疗和预防,感觉来看看吧!
目录
1、什么是胸闷 2、胸闷的分类
3、胸闷的病因概况 4、教你6招防治胸闷
5、胸闷的疾病先兆 6、胸闷的诊断检查
7、老年人胸闷的保健 8、胸闷的中医治疗
什么是胸闷
胸闷(chest distress)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即心脏、肺的功能失去调节引起的,经西医诊断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患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导致,经西医诊断有明显的器官性病变。
“胸闷”,可轻可重,轻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可能致命的病症,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剥离、肺栓塞、气胸、上消化道破裂等。这些疾病的诊断由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可做初步区分,但仍须借助西医的检查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因此在临床上须格外谨慎小心。
整个胸腔的解剖构造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主动脉血管系统;第二部分是呼吸系统的气管、支气管、肺脏;第三部分为肠胃系统的食道、胃。若胸闷的发作常在活动、爬楼梯、用力排便时加重,同时伴见压迫感、胸痛、喘、恶心、呕吐、心悸、冒冷汗,休息后症状缓解,多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若胸闷的同时亦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黄痰、胸痛、发烧、喘等,则多属于呼吸系统问题。
若胸闷常在饭后发作,有时还会有烧灼感、吐酸水、上腹部闷胀痛感,在肠胃病症处理后,胸闷也多会跟著缓解。
若胸部曾受到外伤碰撞,或不慎吞服异物,可能导致气胸,甚而食道破裂,须做立即的处置。
然而,另有一类族群,做遍了各种检查后都被告知是正常,但胸闷却是反覆不断,常在紧张或压力下加重,虽曾服用一些所谓的镇定剂,但效果却都不太明显。这样的情形,在中医的观点上认为是“肝气郁结”。
中医理论的“肝脏”与西医在定义上是不同的,中医肝的功能包含了控制情绪、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滋养筋膜、储存血液等,紧张易怒的情绪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气机无法正常分布,导致胸闷、打嗝、腹胀气、头晕等症状,因此可用中药疏肝理气药。
“胸闷”是个牵涉很广的复杂病症,因此须求助医师,做谨慎的鉴别诊断及适当的处置才好。
胸闷的分类
功能性胸闷
人们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
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病理性胸闷
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
1.呼吸道受阻
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
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
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胸闷伴憋气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
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
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对于病理性胸闷必须引起重视,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患者应该到医院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
胸闷的病因概况
1.生理性因素
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卵巢等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成熟,分泌雌激素,促发月经按月来潮和形成明显的女性性征。胸闷气短与性激素分泌水平大有关系。年轻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旺盛,皮下脂肪增厚,脂肪组织的耗氧量比肌肉组织多,所以年轻女性会导致人体氧气供应不足,出现胸闷气短。
2.心理性因素
主要由郁闷、心情不舒畅等不愉快的情绪引起。女孩子往往情感细腻,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生闷气,情志不舒,常常使她们感到胸闷气短。据心理学家统计,此种原因导致的胸闷气短是最常见的。看来凡事都得想得开;切勿太钻牛角尖。
3.病理性因素
女性常见的疾病的心肌炎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在各种心肌炎中,尤以病毒性心肌炎为最多见。女性在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后,很容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此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胸闷气短。
分类病因
一、功能性胸闷
(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人们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
二、病理性胸闷
1.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胸闷
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炎引起的胸闷
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引起的胸闷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引起的胸闷
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教你6招防治胸闷
一、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而有不同的治疗,重在针对病因治疗。
二、细菌性肺炎
抗感染最重要,治疗2~3天后,病情仍无改善甚或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已有病原检查结果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
无病原学资料可依,则应重新审视肺炎的可能病原,进行新一轮的经验性治疗。轻、中度肺炎总疗程可于症状控制如体温转为正常后3~7天结束;病情较重者为1~2周。
金葡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疗程宜适当延长;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总疗程须数周至数月。其他治疗应根据病情选用,如吸氧、止咳化痰、输液与抗休克等。
三、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非常重要。血栓的形成在AM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故在AMI早期就应该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这种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维持与梗死相关动脉的通畅,第二个目的是减少病人血栓形成的趋势,因而减少附壁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疗效部分表现为减少了AMI病人的病死率。
四、支气管哮喘
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补液、吸氧等对症治疗为主,若病情危急,可考虑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病情缓解期应教会病人使用长期激素吸入疗法等。
五、精神心理治疗
即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
六、体质锻炼
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另外,运动能明显改变人的情绪,坚持长期锻炼,能增强体质、心血管功能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增强,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
温馨提示:注意卫生,合理营养、戒烟、避免停留在尘埃多的地方,并避免接触对气管和支气管有刺激作用的烟气、毒气等。
要多外出晒太阳,散步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国增强肺功能,最好每天能坚持30分钟的呼吸锻炼和深呼吸运动,这样,既可促进支气管的通气功能,又可增强肺泡的弹性和血液供给。
预防感冒和及时防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可定期注射核酷或丙种球蛋白,并适当且一些补养肺痛的中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胸闷的疾病先兆
冠脉缺血胸闷当先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有年轻化的趋势。
胸闷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但以内科疾病为主,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疾病。
寒冬时节,心脏病猝死的发病率较高,尤以12月份至次年2月份这段时间为甚,特别是在连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急性心梗发病率显著增高,四五十岁的壮年人,更应该加倍注意。
冠脉缺血胸闷隆冬季节,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苯酚胺分泌增多,后者可使人的肢体血管发生收缩,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
此时,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生。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苯酚胺本身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血液浓缩,使血小板易于凝聚,形成血栓,这也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加重了心脏负担,这些都可能导致心梗猝死。
急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剧烈的胸部疼痛。但是,对老年人一般指65岁以上者却不尽然。
据资料分析,将近1/3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会产生剧烈的胸痛,而胸闷则是最常见的症状。由此可见,对于老年人,不宜将有无胸痛作为鉴别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依据。
绝大部分的急性心梗病人在发病前都会有先兆,当感到胸闷,胸骨后疼痛,有时还会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心绞痛,及时去医院诊治。
心肌受累胸闷相随
好发人群:儿童及青壮年。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感冒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发病之初常以感冒症状为先驱,如恶寒发烧、全身酸痛、咽喉疼、咳嗽或吐泻等。
患者在2周左右如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等尤其应引起注意。由于病毒性心肌炎起病隐匿,易使人容易误解为感冒未彻底痊愈而误治。
心肌受累明显时,患儿常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晕及乏力等。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冷湿及末梢发绀等,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意外。
颈心胸闷易误诊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颈心综合征患者年龄多偏大,多有血脂偏高动脉硬化趋势,一些医生又多忽视职业、病史的采集和详尽的全面体检,过于依赖仪器等辅助检查,尤其是当影像学检查有可能与临床症状不符时,更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颈椎病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可有胸闷不适、心悸、气促等表现。
心电图上可见有缺血性ST段与T波变化,有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
它与劳动负荷增加、情绪激动无关,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不能缓解;而颈椎负荷增加却常常是此类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如高枕卧位,长时间维持过度仰头、低头的体姿,脊背受凉、扭伤、劳累等。
“颈心综合征”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疗颈椎病。在日常生活中要纠正高枕卧位,避免过度仰头、低头,注意颈部保暖;局部进行理疗,热敷;适当的颈部体操以活动颈部,可缓解或减轻“颈心综合征”的各种症状。
焦虑不安 胸闷气短
好发人群:青壮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焦虑症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5%,表现通常有三个方面:
1.内心体验:惶惶不可终日,烦躁不安。
2、植物神经系统变化:胸闷,心跳加快,心悸,胃肠蠕动下降,食欲下降等。
3.运动系统表现为无力,手脚发软,细微震颤,发抖,多余动作出现如眨眼、咬牙等,面肌紧张,坐立不安等等。
在出现焦虑症的各种症状以后,患者一定不要盲目乱用药物,应该到相关的医疗机构去咨询,弄清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了焦虑症。
心理治疗的重点
1.解除精神紧张的原因(即改变认识)。给予适当的支持,使之解除顾虑,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2.端正对疾病的认识。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对自己各种症状的产生及自己的躯体状况有正确、清楚的认识。
还有一种人,心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就是经常感到胸前憋闷、心慌气短、紧张恐惧,有一种频临死亡的感觉,好像必须马上抢救。
这实际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这类患者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思考,思虑多,对任何事情都要弄个究竟,也就是善于思虑的优点发挥过头了。
胆囊伤心胸也闷
好发人群:较肥胖的中年女性。
胆心综合征是种易与心脏病相混淆的疾病。在临床上,医学专家早就注意到胆道系统疾患的病人,可出现类似冠心病的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其中以中老年女性患者,特别是身体肥胖者发生率较高。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以下两点:
①胆石症与冠心病都与脂质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因此可能在病因与发病学上存在某种联系。
②胆道系统与心脏在神经支配上有共同通路,可能通过神经反射而发病。
胆心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改变,有的患者伴有右上腹部的疼痛,用心血管类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胆心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治疗胆道疾患,控制胆道炎症,去除胆道结石。
7过敏反应药物过敏常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病变(荨麻疹、红斑、水肿等,消化道功能紊乱)恶心、腹痛、腹泻、哮喘、发热、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易被忽视的是过敏性口炎,过敏性心肌炎等。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过敏体质的用药禁忌多数药物都有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较易引起过敏的药物为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催眠镇静药(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呋喃唑酮等)呋喃类抗菌青霉素药物等。
一般说来,没不论何种药物,只要引起过敏,都可能同时产生心肌损害,尤其是用磺胺类药、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消炎痛、保泰松等药发生过敏时,更易损害心肌。
发生药物过敏性心肌炎时,除了有一般的过敏症状外,患者常有面色苍白、胸闷气短、乏力身困、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
预防药物过敏的主要措施,是不随便用药。轻度伤风、咳嗽常可不药自愈。系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用药种类不宜过多。
服药前最好做过敏试验。药物过敏者用药时,不要只注意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还要留心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及时检查心电图,以防患于未然。
药物过敏是一种经常的现象,且危害性很大,严重地话会导致死亡。一般来说,药物引起的过敏大都会有发热现象,一旦停用引致过敏的药物,体温就会下降。
1.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医生在开药的时候会询问你对某种药物是否过敏,了解药物的成分、功能、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尤其要看看药物会引起什么样的副作用,看看所开的药物是否含有过敏的成分。
2.不要滥用药物,有时候药物过敏是因为滥用药物所引起,因此使用药物的时候,要严格参照医嘱和说明书进行操作。用两种以上的药物,一定要询问医生两种药物会不会产生反应。
3.一旦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发生皮肤瘙痒、发热或皮疹等现象,就极有可能是药物过敏了,要马上停止使用该种药物。
但是药物过敏是有潜伏期的,有时候这种药物过敏了,却在几天甚至十几天之后反映出来。
按摩保健。平时如果感到心慌胸闷,可以试着按按内关穴。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属手厥阴心包经。
中医里面的心包位于心脏外面,形象的比喻为心的围墙。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脏时,心包能替心受邪。尤其老年人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经常按一按内关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内关穴的位置很好找:手掌朝上,当握拳或手掌上抬时就能看到手腕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这两条筋中间,腕横纹上(朝向心脏)两寸(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按揉内关穴力道要适当,不可太强,以酸胀为佳;以左手拇指螺纹面按右手内关,以右手拇指螺纹面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平时可以边走边按,也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揉按,按揉2~3分钟就可以了。
还要注意指甲不宜过长,否则会掐到穴位。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场所也合适,最好再加按足三里,也可以揉前胸、后背,这些都能够起到疏通经络,预防保健的作用。
胸闷的诊断检查
胸闷是一种非特异的临床症状,主观感受往往表现为胸部憋闷感,主诉憋气、透不过气来、似乎有重物压在胸口、前胸紧缩感等,描述十分多样化,有时患者欲通过深呼吸来缓解,还可表现长出气。
胸闷可以是功能性的表现,也可以出现在器质性疾病中,与其相关的疾病谱涉及全身多个系统,需仔细鉴别。
出现胸闷,必须根据其他伴随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气促、恶心、呕吐、胸痛、头晕、头痛等、既往病史来综合判断病情,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更应该警惕。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一、功能性胸闷
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二、诊断病理性胸闷
1、呼吸道疾病
中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等呼吸道受阻;气管受外压,如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等,都会引起胸闷。
2、检查肺部
中老年人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死、气胸等会胸闷。
3、心脏
某些中老年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等也会胸闷。
4、仪器检查
中老年人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等致使胸闷。
患者应该到医院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
常规化验、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能够发现很多疾病,比如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一般可确诊,胸片有助于诊断。
心电图可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同时行心肌酶学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在排除冠心病后,胸闷仍无法解释,此时应该做肺功能检查,判断是否有哮喘病的可能。
如果合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则考虑肺炎、肺栓塞等。总的来说,胸闷的病因很多,诊断不能放松,无论是患者自己还是临床医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并寻找病因。
温馨提示:胸闷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必须得排除一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等,这些疾病如果误诊,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年轻人若有胸闷,也要排除心脏方面疾病,尤其是正在感冒的年轻人,更应该注意是否合并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不乏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因为缺乏关注而死亡的病例。
老年人胸闷的保健
年人需要注意卫生,避免停留在尘埃多的地方,戒烟并避免接触对气管和支气管有刺激作用的烟气、毒气等。
老年人出现胸闷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发现器质性病变,则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未出现胸闷时,采取如下措施可以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第一:饮食预防
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预防老年胸闷的发生,就要从预防肺气肿、冠心病做起。
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少吃肥甘厚腻之品,而应适当多食大豆和玉米等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食物。
此外,祖国医学认为,胸闷多与心、肝、肺和肾等脏腑有关,其原因是血脉受阻和气机不畅。
因此可在辨证的基础上服食具有活血功效的三七、丹参、补益肺气的百合、银耳、舒肝理气的柴胡、陈皮等。
第二:运动预防
坚持体质锻炼,可外出慢跑、散步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以增强肺功能。
最好每天能坚持锻炼30分钟,这样,既可促进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可以锻炼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自身供血能力。
第三:习惯预防
保持心态平衡,良好的情绪,乐观豁达的性格,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预防胸闷的发生。
人的心理与生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即可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
第四:按摩理疗
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它是心脏的保健要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祖国医学认为心包位于心脏外面,就好像心的围墙一样。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脏时,心包能代心受邪。
因此经常按摩内关穴可对心脏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从而预防胸闷的发生。
将手掌朝上,当握拳或手掌上抬时就能看到前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这两条筋之间,从腕横纹向上两寸的地方。
按揉内关穴力道要适当,有酸胀感就可以了,不可太强。
以左手拇指螺纹面按右手内关,以右手拇指螺纹面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平时可以边走边按,也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揉按,每天按摩两次,每次2—3分钟即可。
按摩膻中穴
膻中穴属任脉。该穴是八会穴之气会,并且是心包募穴,具有治疗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等疾病的功效。
其位置很好找,就在身体前面,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其按摩手法分揉法和推法。
采用揉法时,用拇指或用手掌大鱼际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揉20次,反复10遍。采用推法时,以两只手掌面自膻中穴沿胸肋向两侧推抹至侧腰部,以20次为佳。
老年人需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肺的负担,从而易引起胸闷的发生。
还要注意平时尽量避免去拥挤和密闭的环境,拥挤和密闭的环境中空气质量差,含氧量少,并且易传播呼吸道疾,从而引起胸闷的发生。
胸闷的中医治疗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胸闷是一种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的感觉,轻者可能是神经官能性的,即心脏、肺的功能失去调节引起的,经西医诊断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重者为心肺二脏的疾患引起,可由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或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导致,经西医诊断有明显的器官性病变。
“胸闷”,可轻可重,轻微的一般疾病,如胃食道逆流、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可能致命的病症,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剥离、肺栓塞、气胸、上消化道破裂等。
这些疾病的诊断由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可做初步区分,但仍须借助西医的检查才能做出最后诊断,因此在临床上须格外谨慎小心。
整个胸腔的解剖构造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主动脉血管系统;第二部分是呼吸系统的气管、支气管、肺脏。
第三部分为肠胃系统的食道、胃。若胸闷的发作常在活动、爬楼梯、用力排便时加重,同时伴见压迫感、胸痛、喘、恶心、呕吐、心悸、冒冷汗,休息后症状缓解,多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
若胸闷的同时亦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黄痰、胸痛、发烧、喘等,则多属于呼吸系统问题。
若胸闷常在饭后发作,有时还会有烧灼感、吐酸水、上腹部闷胀痛感,在肠胃病症处理后,胸闷也多会跟著缓解。
若胸部曾受到外伤碰撞,或不慎吞服异物,可能导致气胸,甚而食道破裂,须做立即的处置。
然而,另有一类族群,做遍了各种检查后都被告知是正常,但胸闷却是反覆不断,常在紧张或压力下加重,虽曾服用一些所谓的镇定剂,但效果却都不太明显。这样的情形,在中医的观点上认为是“肝气郁结”。
中医理论的“肝脏”与西医在定义上是不同的,中医肝的功能包含了控制情绪、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滋养筋膜、储存血液等,紧张易怒的情绪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气机无法正常分布,导致胸闷、打嗝、腹胀气、头晕等症状,因此可用中药疏肝理气药。
“胸闷”是个牵涉很广的复杂病症,因此须求助医师,做谨慎的鉴别诊断及适当的处置才好。
中医分型辨证治疗
1、心血瘀阻
主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给以活血汤。组成: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瓜蒌20克,三七6克,水蛭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肉桂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心脑宁口服。
2、痰浊闭阻
主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治则: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给以化痰通络汤。组成:陈皮12克,天竺黄12克,前胡12克,枇杷叶12克,黄连10克,半夏12克,瓜蒌20克,浙贝12克,胆南星10克,黄芩12克,柴胡12克,香附12克,丹参30克,红花12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蛇胆丸、猴枣散口服。
3、气滞心胸
主证:心胸懑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致不遂诱发加重。苔薄脉搏细弦。
治则:疏调气机,和血舒脉
给以调气汤。组成: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木香10克,佛手12克,莱菔子20克,枳壳15克,苏梗15克,川楝子15克,元胡15克,细辛6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川芎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沉香丸口服。
4、寒凝心脉
主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治则: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应用温阳汤。药物组成:附子12克,肉桂10克,人参12克,干姜12克,赤石脂15克,蜀椒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姜黄12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地龙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桂附丸、通脉丸口服。
5、心肾阴虚
主证: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见细涩。
治则: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给以滋阴安神汤。组成:熟地30克,元参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桑葚20克,丹皮12克,黄精15克,玉竹12克,莲子心10克,首乌15克,天麻10克,灵芝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芍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丸、珍珠丸口服。
6、气阴两虚
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遇劳则甚。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给以滋阴益气汤。组成:人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15克,枣仁30克,远志12克,合欢花15克,柏子仁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精15克,玉竹12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黄连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生脉丸、滋心阴口服。
7、心肾阳虚
主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则: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给以参附汤。组成:人参20克,熟附子15克,干姜12克,毛姜12克,小茴香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麝香1克,水蛭12克,补骨脂12克,吴茱萸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2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参麦丸、壮元丸口服。
女性胸闷暗藏健康隐患
很多女生常感到胸闷气短,可别小瞧了身体的给我们的提示,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可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健康了,别给健康留下后患。小编告诉你与胸闷气短有关的疾病有哪些,并教你如何预防胸闷气短带来的疾病危害。
女性胸闷常会自觉胸部闷胀及呼吸不畅,尤其是每天的早晨起床后十分明显。其实胸闷并不是单一的疾病体征,而更多的是多种原因导致。
胸闷气短与性激素分泌水平大有关系。年轻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分泌旺盛,皮下脂肪增厚,脂肪组织的耗氧量比肌肉组织多,所以年轻女性会导致人体氧气供应不足,出现胸闷气短。
妇科疾病中与情志相关的疾病不在少数,大多由郁闷、心情不舒畅等不愉快的情绪引起。
女孩子往往情感细腻,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生闷气,情志不舒,常常使她们感到胸闷气短。
当然,也有一些胸闷症状是与其他原因相关。例如颈椎不舒服所导致的胸闷气短现象。
经临床验证,颈椎病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可有胸闷不适、心悸、气促等表现。
胸闷容易在季节转变时引发,因为人还没有很好地适应,气息还不能跟随季节的过渡而跟上,女性胸闷发作,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要保证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及时防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只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才能有效抗击病毒入侵。还要多运动、注意室内通风和卫生。
其次,女性更应该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调理,尽量清淡饮食且尽量不吸烟,以避免接触对气管和支气管有刺激作用的烟气、毒气等。
最后,当女性出现短暂性的胸闷气短时,可以试试按揉内关穴。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属手厥阴心包经。
手掌朝上,当握拳或手掌上抬时就能看到手掌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这两条筋中间,腕横纹上两寸。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胸闷的发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吗?你知道胸闷应该怎么治疗才最有效果了吗?胸闷的原因很多,大家一定要高清病因,对症治疗,一定会远离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