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手部类的疾病,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很容易患上这种病症,因为他们总是过度使用手指,重复同样的动作,我们经常说的鼠标手就是其中一种表现。那么你知道腕管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什么是腕管综合征,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腕管综合征的简介 2、腕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3、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4、腕管综合征的检查项目
5、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6、腕管综合征的预防
7、腕管综合征的饮食保健
腕管综合征的简介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也是手外科医生最常进行手术治疗的疾患。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腕管内受卡压。其发病率在美国约为0.4%,我国尚无明确统计。
Paget医生于1854年最早描述了两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出现了正中神经卡压的临床表现。
1913年,法国学者Marie和Foix医生首次报道了低位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结果,并提出如果早期诊断并切开腕横韧带,或许可以避免出现神经的病变。
1933年,Learmouth报道了手术切开屈肌支持带治疗腕管神经卡压的病例。
1953年,Kremer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使用了“腕管综合征”来命名这一疾患,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拇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
进入手部。腕管在手腕掌桡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腕横韧带坚韧,近侧缘增厚,是压迫正中神经的主要因素。正中神经在腕管中位置表浅,容易受腕横韧带的压迫,造成损伤。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与慢性损伤有关。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容易发病。
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因素
(1)引起腕管容积减小的因素
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2)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
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2.全身性因素
(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
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
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腕管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
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前者构成腕管的桡、尺及背侧壁,后者构成掌侧壁。
腕管顶部是横跨于尺侧的钩骨、三角骨和桡侧的舟骨、大多角骨之间的屈肌支持带。正中神经和屈肌腱由腕管内通过,尽管腕管两端是开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内组织液压力却是稳定的。
腕管内最狭窄处距离腕管边缘约50px,这种解剖特点与腕管综合症患者切开手术时正中神经形态学表现相符。正中神经走行在屈肌支持带下方,紧贴屈肌支持带。
在屈肌支持带远端,正中神经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浅头,和拇对掌肌。其终支是指神经,支配拇、示、中指和环指桡侧半皮肤。无论是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还是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
最常见的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其发生的机理尚不明了。有时也可见到其他一些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
有研究认为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但这种观点仍存在争议。腕管综合征还容易出现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机理不明,有观点认为与雌激素变化导致组织水肿有关,但许多患者在孕期结束后症状仍然未得到缓解。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临床表现
1.旋前圆肌综合症
是正中神经和前间掌侧神经存前臂近侧受压后产生的所支配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
除示指和拇指屈曲功能受损外,旋前方肌肌力减弱或消失,但无皮肤感觉障碍。不易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相混淆,有别于腕管综合征。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主要表现为腕部桡侧茎突处的疼痛,于拇指与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桡骨茎突处有压痛,慢性期可以在该处扪及黄豆大小的硬结。拇指活动不灵活,以晨间明显,偶尔可有弹响。
体症上以试验拇指屈向掌心、握拳尺偏、疼痛加重阳性为其特点,可区别于腕管综合征。
3.神经根型颈椎病
尤其是颈5-8神经根受累时,也可有手部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但除此外。尚有颈肩部及上肢的症状。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症状往往在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
体检时棘突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颈后伸压颈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显示退行性改变等,可与腕管综合征鉴别。
4.雷诺病
腕管综合征有时需与雷诺病引起的手指疼痛相鉴别。该病多见于“神经质”的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双手遇冷后的阵发性手指苍白、末端发冷、麻木、疼痛等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后期因长期缺血缺氧发作可造成指端的溃疡或坏疽,但没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症,也没有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手指的累及并无规律性,可区别于腕管综合征。
5.其他
偶尔需与炎症或不明显的外伤鉴别。
温馨提示
当怀疑腕管周围骨性异常导致正中神经卡压时,腕管切线位X线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积的改变。
多数腕管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症,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与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患进行鉴别。
主要鉴别诊断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根性颈椎病,颈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综合症,外周神经肿瘤,特发性臂丛神经炎,臂丛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经病变。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的物理检查结果,确诊需要电诊断检查。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即正中神经分布区的麻木不适,夜间加重。除了主观性的症状,客观检查也非常重要。
明确出现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以及大鱼际肌肉萎缩是病情严重的表现,而在出现这些表现之前就应该进行治疗干预。
基于诱发诊断试验的客观性检查也有利于帮助诊断,包括Tinel征,Phalen试验和正中神经压迫试验。
沿正中神经走行从前臂向远端叩击,如果在腕管区域叩击时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不适感,为Tinel征阳性。但由于该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
Phalen试验是让患者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内出现桡侧三个手指的麻木不适感,则为阳性。
66%-88%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可出现Phalen试验阳性,但10-20%的正常人也会出现Phalen试验阳性。
Durkan医生描述了专用于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正中神经压迫试验。检查者用拇指压迫腕管部位,如果30秒内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皮肤的麻木不适为阳性。
Durkan报道87%的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压迫试验阳性,还有作者报道了更高的阳性率。因此,该检查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物理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和肌电图结果可以帮助确定诊断,排除其他神经性疾患,还可反应压迫的严重程度,对于拟定恰当的治疗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电诊断检查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不能单一依靠电诊断检查来确定诊断。
当怀疑腕管周围骨性异常导致正中神经卡压时,腕管切线位X线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积的改变。
多数腕管综合征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与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患进行鉴别。
主要鉴别诊断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神经根性颈椎病,颈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综合征,外周神经肿瘤,特发性臂丛神经炎,臂丛下干或其他正中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腕管综合征在女性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但原因尚不清楚。常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或麻木。
夜间手指麻木很多时候是腕管综合征的首发症状,许多患者均有夜间手指麻醒的经历。
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适可通过改变上肢的姿势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患者在白天从事某些活动也会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针线活,驾车,长时间手持电话或长时间手持书本阅读。
部分患者早期只感到中指或中环指指尖麻木不适,而到后期才感觉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均出现麻木不适。
某些患者也会有前臂甚至整个上肢的麻木或感觉异常,甚至感觉这些症状为主要不适。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现明确的手指感觉减退或散失,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萎缩或力弱。
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最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腕管综合征的检查项目
1.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提示大鱼际肌肌电图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神经损害征,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从腕掌近侧腕横纹至拇短展肌的正常时间间隔小于5ms,而在腕管综合征时其神经传导时间延长。
肌肉电位测定
可见大鱼际正中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有失神经改变。
2.X线检查
X线平片可了解腕骨部位有无骨、关节病理改变。
3.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检查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在关节镜下可以了解腕管内的病理改变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也可以在镜下做腕管松解术。
4.CT及MRI检查
腕部MRI和CT检查可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可用以了解腕管内情况,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检查机理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医生在患者腕韧带近侧缘处用手指叩击正中神经部位,如果拇指、食指、中指3指出现放射痛者,为阳性。
屈腕试验
医生让患者将双肘搁于桌上,使前臂与桌面垂直,两腕自然掌屈。
此时,正中神经被压在腕横韧带近侧缘,如果患有腕管综合征,则会很快出现疼痛症状。
可的松试验
医生在患者腕管内注射氢化可的松,如果疼痛缓解则说明患者患有腕管综合征。
止血带试验
医生将血压计充气到收缩压以上时,仅30~60秒即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伸腕试验
患者维持手腕于过度伸展位,很快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指压试验
医生在患者腕横韧带近侧缘正中神经部位卡压点,用手指压迫能诱发手指疼痛者为阳性。
正中神经传导时间
正常时,正中神经从近侧腕横纹到拇对掌肌或拇短展肌之间的运动纤维传导时间短于5微秒。如果长于5微秒则为异常。
部分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传到时间可达20微秒,这表明他们的正中神经已经受损。传导时间大于8微秒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疼痛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可放射到肘、肩部,白天活动及甩手后减轻上述部位的感觉减弱或消失。
所以不要因为白天症状轻就不予重视,拖延不治疗,甚至会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瘫痪。
一定尽快去正规医院看医生,以便早日作出诊断,采取措施。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
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有研究证实,腕管综合症患者腕管内压力增高,腕关节背伸时压力进一步增加。
控制症状的最有效体位是中立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可以降低腕管内压力,但最利于手功能发挥的腕关节位置是背伸30度位。
考虑到中立位不利于手工能发挥,因此,一般的建议是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
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但因仅随访8周,结论没有足够说服力。
Edgell等和 Green 都认为如果局部注射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则手术成功率很高。也有文献报导激素注射存在并发症,如损伤正中神经等。
通过啮齿类动物试验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将地塞米松直接注射到神经内部,也不会损伤神经。
所有其它类固醇药物注射到大鼠坐骨神经内时,都会损伤神经。因此,尽管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皮质类固醇注射不建议常规应用[7] 。
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1924年,Herbert Galloway做了第一例腕管松解手术。
之后,出现了多种手术方法,包括各种切开手术、小切口减压及内窥镜手术等。尽管手术目的是松解正中神经,但也可能因医源性原因造成一束甚至几束正中神经损伤。
因此,无论偏爱何种手术方式,都应当以可以充分显露正中神经为前提,以免伤及神经。
对于腕部结构有损伤、有占位性病变、有滑膜病变、需二次松解减压者,最好还是做切开松解减压,而且还是长切口,以便能实施附加手术。
使用短切口出现问题时,如操作困难、难于直视等,也应该延长切口,变短切口为长切口,以免发生意外。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
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内窥镜“微创”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
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
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
疾病康复
术后处理,目前的做法是疏松包扎,术后2天内限制腕关节活动。2天后换药,嘱患者开始肩、肘、腕、手和手指功能练习。
术后三周内,可在夜间使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术后12~14天拆除缝线。1个月后恢复工作,但限制负重。术后6~8周,完全恢复活动。
腕管松解减压术,虽有切开、窥镜下松解减压之分,且术式繁多,但最终的疗效及并发症均相同,不同的只是并发症的重与轻,康复期的长与短。
手术切口短,组织创伤就小,瘢痕就轻、疼痛消失就快、康复期就短。反之就重、就慢、就长,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手掌墩柱部疼痛是延长康复治疗期的主要原因,其成因较多,既使切口不在腕横韧带掌侧,照样会有此并发症出现。
Nathan 对手掌近中部和近侧部切开,均不过远侧腕横纹,松解减压手术进行了比较,前者的切口长于62.5px,后者短于62.5px。
他们发现,切口短固然可减少术后疼痛,缩短复工的时间,但是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及体疗更重要,作用更显著。
所以,要想缩短康复期,还应及早开始功能锻炼。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
1、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将键盘放在身体正前方中央位置,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以持平高度靠近键盘或使用鼠标,可以预防腕管受到伤害。
2、工作时,注意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90°,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并尽可能放松。
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以减少手腕受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为好。
另外,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有助力的分散。
3、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坐姿,不论工作或休息,都应该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势,应尽量将工作环境搞得舒适些,使腕关节不要过分用力。
使用鼠标时要尽量保持手腕平放姿势操作键盘,既不弯曲又不下垂,但也不要过度伸展。
伏案工作者应把椅子调整到最舒适的高度,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优质背垫,坐下时双脚正好能平放在地面或脚垫上。
4、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每工作小时,可缓慢弯曲手腕10秒钟。也可工作1小时,中间休息一下,做10秒钟的握拳活动。
每隔1小时,站起来休息一下,甩甩手,按摩一会儿手指,做一做握拳和放松动作,使手部的各关节都能得到放松。
5、腕管综合征早期症状比较轻,只在使用鼠标时容易抽筋或手掌偶感发麻,这时需要休息。
必要时可用木板等将手腕固定,使其伸直,通过让受压的神经放松,改善血液循环来改善症状。
一旦出现了手麻、手痛,特别是出现夜间麻醒的情况,一定要找手外科医生诊治,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腕管综合征的饮食保健
1、栗子鸡蛋汤
材料
光鸡半只约500克,鲜栗子肉500克,冬菇30克,生姜2片。
做法
1.鲜栗子肉用开水烫。稍浸后剥去衣。
2.冬菇用水浸软,去蒂,洗净,光鸡洗净,斩件。
3.将鸡、栗子、姜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再加冬菇煲20分钟,调味供用。
功效
此汤具有益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经常食用可补充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
2、香菇烧菜心
材料
油菜心500克,香菇25克,鸡油75克,水淀粉20克,料酒5克,精盐5克,味精2克。
做法
1.除去油菜外帮,留菜心,3~4片叶,把每一棵的疙瘩用刀削成尖圆形,用清水洗净。
2.香菇用开水泡发,将香菇汤滗在一个碗内沉淀,然后再轻轻倒入另一个碗内;香菇用清水洗净,用刀片去根蒂。
3.把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入鸡油50克烧热,将油菜心放入煸炒,接着放入香菇、香菇汤、料酒、味精、精盐炒匀。
4.将水淀粉徐徐淋入,再放入鸡油25克,将锅内菜颠翻过来,装盘即成。
注意
在煸炒时,注意避免将油菜心炒碎。菜质地鲜嫩,清淡爽口,色泽美观,素雅大方。
3、素三样
材料
鲜蘑菇、鲜笋、香菇各适量,调料适量。
做法
1.将蘑菇、鲜笋、香菇洗净切丝,姜切末,待用。
2.坐锅点火,待油热后煸炒姜末,加入其他原料翻炒,勾芡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
此菜含维生素颇丰,可常食用,有助于预防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征,病情较轻者可采用药物或使用腕背屈位夹板法治疗,病情较重者还要施行腕管切开术。
大部分患者都会选用中医来医治鼠标手。鼠标手属中医“伤筋”范畴,即因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受寒凉,致使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
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则,既要驱除寒湿致病外邪,又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使气血运行通畅,局部循环得以改善,受损组织得以修复,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安鞘消炎贴治疗鼠标手遵循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则,驱除风、寒、湿、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通畅,改善局部循环,修复受损组织,并增强肌腱、腱鞘抵御外伤劳损的能力。
对于深受腕管综合征困扰的上班族,不仅需要日常的保养休息,也应适度配合饮食辅以治疗。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建议多吃黄花菜。
医生新近发现了笑容与铁质之间的微妙联系。
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面带微笑、眼球灵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孩子,其体内的铁贮存多数正常。相反,面孔严肃、呆板,或1小时内仅发笑1~2次的宝宝,血中铁含量可能不足。
如果在1周内连续补铁,严肃的表情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愉快的神情,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长期缺铁,这个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智商不高。
从医生以上的结论我们不难得出两点启示:一是铁这种必需微量元素不仅像一般人所熟知的与造血有关,而且对智力与情绪有相当大的影响,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是可把缺少笑容作为我们体内缺铁的一个早期警报,切不可等到出现贫血征状时才想到补铁,以免给智力与心理发育带来损失。
换句话说,电脑一族大都缺铁,因而变成了不苟言笑的“电脑脸”。所以,要想治疗“电脑脸”、“鼠标手”,必须补铁。
人们都知道菠菜富含铁,其实,黄花菜中所含的铁是菠菜中的几十倍。所以,黄花菜成为网虫们的必吃食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改善腕管综合征的七个动作
动作一
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
动作二
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
功效:防治腕关节骨刺增生,增强手腕力量。
动作三
舒展身体各部位时,也要用力展开双手的五指,每次20至30秒钟,做2至3次。
功效:增强关节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
动作四
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10次。
功效:锻炼手部骨节,舒缓僵硬状态。
动作五
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指各做10秒钟,平稳呼吸。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动作六
双手持球如网球,或持手掌可握住的事物如水果等,上下翻动手腕各20次。球的重量可依自己力量而定。
功效:增强手腕力量,锻炼肢体协调能力。
动作七
双掌合十,前后运动摩擦致微热。
功效: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 肩部:左手臂向右拉伸时,颈部向左拉伸,注意手臂不要过高,和胸部有一定距离,不要有压迫感。每次保持30秒至45秒,换右手臂。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什么是腕管综合征了吗?你知道得了腕管综合征应该怎么治疗才最好了吗?腕管综合征虽然很常见,但也非常困扰大家,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度使用手指,否则患上腕管综合征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