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安全套能否套住艾滋病
第二章: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各种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
第三章:浅谈关于艾滋病的一些预防常识
编者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最主要的就是性传播了。那么如何才能预防这种传播呢?安全套可以吗?事实上安全套也不是那么的安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安全套是不是真的可以套住艾滋病。
安全套能否套住艾滋病
“您在与临时性伴侣或者性工作者发生关系时会使用安全套吗?” 22.9%的人“有时用,有时不用”……
“您认为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 32.6%的认为“不太安全”……
“您是否有过高危性行为?” 45.6%的人群承认“有过”……
这是近期“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时,这是近期进行的一份调查的部分内容,整个调查持续了一个多月,万名网友投票参与,对从艾滋病常识到预防、恐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一连串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在调查中,45.6%的网友承认自己曾经有过或者经常有高危性行为,但是在和性工作者发生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有48.1%,也就是说,将近有一半的“高危性行为”是真正的“高危”,这一部分人群的理由很简单,不相信安全套能够预防艾滋病。
目前研究表明,在安全套使用正确,没有阴道黏液粘到外生殖器皮肤上的情况下,安全套对于艾滋病,预防成功率在85%,非淋菌性尿道炎只有50%左右,而尖锐湿疣,几乎不起作用。
避孕套能阻隔精子不一定能阻隔各种病毒
传统避孕套每只约有一亿多个120纳米以上孔径,其乳胶膜体存在五千到七万纳米之间的天然裂隙,仅可对直径类似人精子大小的颗粒(直径约3000纳米)有效阻隔,而对于直径相当于或小于120纳米的颗粒物并不能完全阻隔,也就是说,42纳米的乙肝病毒、50~55纳米的人体乳头瘤病毒、120纳米的艾滋病毒完全有可能穿透传统天然胶乳避孕套。
安全套并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膜,确切点说应该是一个橡胶网。精子这样比较大的物体是无法通过的,但是对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这些小颗粒物质,它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就是为什么娱乐场所从事色情服务的人员几乎都使用安全套,而性病仍然无法避免的原因。
除了安全套上你肉眼无法发现的小孔之外,性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套脱落,体液感染等等也都有可能。王晔副主任医师指出:性生活中,艾滋病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双方性器官周围皮肤摩擦剧烈,发生细小的毛细血管破裂或者粘膜、局部皮肤破裂,也有可能造成血液传播,这种创口一般较小,肉眼很难发现。所以,“远离高危,洁身自好”才是远离艾滋病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本次调查除了针对艾滋病常识普及情况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调查,结 果同样令人担忧,虽然网友们都有着一定的艾滋防护意识,部分艾滋常识也很了解,但是真正能够在性生活中采取防护手段的,仅有50.6%!
这个名为“您是否有过以下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的题目中,“静脉注射吸毒”占 12.7%,“无保护性交”的占28.8%,“多个性伴侣”占28.7%,“男同性恋性行为”占19.0%,“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占13.2%,“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占 14.4%;敢于明确选择“以上行为我都没有”的网友,仅有50.6%!
因此,不要以为自 己多接触几个性伴侣,用点安全套就万事大吉,或者觉得吸食点毒品,共用下注射器无所谓,或 者自认为自己的性伴侣很安全。艾滋病病毒有潜伏期是公认的,至少应该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6到8周到疾控部门或者三甲医院进行一次HIV检查。性生活时,安全套也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感染的概率,切勿贪图一时欢娱,放弃安全套。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各种行为感染艾滋病毒的概率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强悍但也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在干燥的环境中 ,艾滋病毒10分钟死亡,在摄氏60度的环境中30分钟灭活。如果一支刚接触病人身体带有血液的 注射器,马上刺入正常人体内,其感染的几率小于0.3%。某医院艾滋病房曾发生过几次在治疗、抢救艾滋病病人的过程中器械损伤医护人员的事情,其中一次是护士在给艾滋病病人注射后,针头掉下刚好扎在护士脚背上。经过一个月、三个月的艾滋病病毒抗体(HIV)跟踪检测,这些医护人员均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实验证明:艾滋病病毒生命力很弱,只能存活于血液中,离开适宜的条件立即死亡。离体病毒,在凝固的血液中不能长期存活。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完全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
“空中芭蕾王子”优雅转体
奥运冠军,被誉为“空中芭蕾王子”的洛加尼斯,当他1995年在自传《破水而入》中披露自己早在1988年奥运会前就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还是引起了恐慌。恐慌不仅来自他在跳板比赛中撞破脑袋滴入池中的几滴血,更因为他是公开身份的同性恋者。
1977年,旧金山的同性恋政治家米尔克最终遇刺身亡;洛加尼斯幸亏将消息隐瞒了7年,又有4枚奥运跳水金牌护身,才逐渐被公众重新接受。但那些代言合同,除了SPEED O还是跑得一个不剩。现在洛加尼斯住在马里布宁静的小镇,后院的游泳池紧挨着峡谷。但他没有再跳过水,“我怕我跳了之后,就来人把峡谷封了。”
15岁的父母在洛加尼斯1岁生日前就将他脱手送人。但叛逆的基因在他体内继续生长,9岁洛加尼斯就抽烟了,12岁吸大麻,接着就是酗酒。由于他的肤色比一般人黑,他被人叫“黑鬼”。直到大学一年级,他发现读写困难原来是一种病,之前他一直以为就像人们说的,是因为自己笨。
直到拿了奥运会4金1银,成为史上最伟大的跳水选手,人们拿着他的自传,把他当做有色人种、同性恋或者各种扯得上关系的弱势群体抵抗艾滋病的楷模。“愤青”洛加尼斯却突然卸下坚强外壳,他面对电视镜头,说碰上“AIDS”,任何人的情感都将只剩下恐惧。“当我堂兄告诉我检查结果H IV阳性,我的脑袋就嗡嗡作响。真的非常恐怖,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整日习惯于跟随地心引力破水而入,现在是把自己捞出深渊的时候了——— 从那些儿时遭受的凌辱,从那些抑郁颓废,从读写困难、见不得光的性取向,H IV病毒,以及扩散的艾滋病中拯救出来。
洛加尼斯说:“我不想当活着的最伟大的跳水选手,我希望能活着看到我的纪录被人打破。”他在1989年正式退役,此后只在“许愿基金会”的慈善活动上,为了救助病童出山一回。1994年他又在“同性恋运动会”上出任跳水裁判,对公众喊话:“作为一个奥运冠军和一个同性恋,我邀请你来参加同性恋运动会。”他号召同性恋者“昂首出柜”,这也成为他自己的“出柜宣言”。
余下的大部分人生,洛加尼斯都在专心训狗,带着他12磅的杰克·拉塞尔小猎犬出门比赛,成绩糟糕也不在意。
他参加“慢性病明星”的全国巡讲,用自己的故事激励人们,也告诉人们,“我不期望被当做最强大的或是最优雅的跳水选手,我希望你们记得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还涉猎舞台剧,其中两个最著名的角色是1993年的非百老汇出品的“杰弗里”,他演一个因艾滋病死去的男孩。1995年的喜剧《你能告诉我的最坏消息》,他表演了一个同性恋的家庭生活。
没有人会为“50大寿”沾沾自喜,洛加尼斯是一个。“我记得小时候,我老觉得自己活不过30,现在我都快50了。”依靠复方抗菌药,他已经活了两个十年,除了2006年左腿葡萄状球菌感染,至今依然健康———他完成了人生的一次优雅转体。每天上午,洛加尼斯都骑自行车,一周做两次各90分钟的瑜珈,每天午睡,下午则全都奉献给他最大的乐趣:训狗。49岁的洛加尼斯银发及肩,脖子上的钻石项链直晃眼,帅得没话说,但他只选择跟狗住在一起,2只小猎犬,一只英国牧羊犬和一只匈牙利波密。
美国的精英人群总是爱自我标榜为“火烈鸟”,传说这种神鸟体内蕴含无穷的精力,经历烈焰洗礼能从灰烬中重生,长生不灭意志。洛加尼斯就是活着的“火烈鸟”,他们是“神人”。49岁的洛加尼斯,他们都被上帝多放了近20年的大假,活着看到了21世纪。他们的生命已不完全属于他们自己,而成为一面大旗,鼓励全球4000多万艾滋病毒感染者跟他们一起活下去。
浅谈关于艾滋病的一些预防常识
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预防艾滋病,要从这几个传播途径开始预防。
如何预防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有感染危险的妇女,如静脉吸毒、多性伴或怀疑自己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过性接触的妇女,在怀孕前或怀孕期应考虑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一旦决定怀孕,应该咨询有经验的艾滋病方面的医生,并给予全程的干预措施,使这种传播的危险降到最低。
有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吗?
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专家正致力于研制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但至今尚未生产出一种有效、安全,又能广泛用于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办法就是人人提高防护意识,避免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险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受感染。
如何防止医源性传播?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溅出的血液可用次氯酸钠等消毒液擦洗。在进行注射、拔牙和外科手术等创伤性操作时,应严格消毒并谨慎处理锐器,避免造成病人之间、医患之间传播并避免刺伤自己。个人在医疗过程中,在情况允许下,尽量不使用血制品和血液,必须使用时,应向大夫提出要求检测血制品及血液,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尽量使用口服药。
能否根据表面现象判断你的性伴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判断。因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需要经过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查,才能得知。切不可只根据下面一些表面特征做出判断,如:种族或国籍、社会经济背景、外表的健康状况、表面的生活方式等。因此,在确定长期的性伴侣关系以前,应了解其以往的性经历和性行为。如果有任何疑问,应鼓励其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否则,在所有性接触时都应坚持正确使用避免套。
结语:艾滋病的传播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恐怖,事实上艾滋病毒的生存环境非常的苛刻。随意大家有时候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啦!(文章原载于《健康向导》,刊号:2012年1期,作者:王艳军,董海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