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抽筋是冬天老年人遇到的常见问题,抽筋原因繁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程飚副教授指出,抽筋背后亦隐藏容易被忽视的骨科疾病。
抽筋常见6原因
程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抽筋的常见6原因:
1、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2、全身疾病。全身疾病使腿部血管硬化斑块形成,血液循环不良,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闭塞症。
3、缺钙。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常发生腿抽筋,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
4、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5、疲劳过度。当长途旅行、爬山、登高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痉挛。
6、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会引起肌肉“被动痉挛”。
抽筋背后可能隐藏骨科疾病
程副教授提醒读者,抽筋背后也会隐藏较易被忽视的骨科疾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腿抽筋的发生率可高达70%。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压迫脊神经根内血管,造成血流量下降也经常发生腿抽筋。椎管狭窄坐骨神经受压早期会出现腿抽筋症状,进一步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这些早期可能不易被发现,所以,这部分骨科疾病患者会被当作一般腿抽筋或缺钙来治疗耽误了病情。
抽筋后的处理方法
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下列不同的对策,当发生腿抽筋时,一般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脚趾并坚持l~2分钟以上,即可收效。具体来说,如果是小腿后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脚使脚板翘起,一方面尽量伸直膝关节;当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时,可压住脚板并用力扳屈脚趾;温暖(使用电热毯或温水但不能用开水)或按摩腿部和足部也可以有助于肌肉放松,不过最好先试试拉伸肌肉。
抽筋的预防
首先冬天天气寒冷,血管容易收缩,要注意休息和睡眠中腿部保暖问题,要穿适当的衣物、盖好被子使腿部处于温暖中,其次要合理营养,减少脂肪和多余热量的摄入,适当地吃些豆类、鱼类、骨头汤等高钙食物和蔬菜水果等,如果腿抽筋是骨质疏松引起,比如老人骨质疏松钙吸收不好,小孩生长发育补充不足,因此补钙是很必要的。锻炼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让身体都活动开,这时下肢的血液循环顺畅,再参加各种激烈运动或比赛,就能避免腿抽筋。如果循环不好引发的抽筋,光靠补钙是治不了的,必须选用一定的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如脂肪沉积、细胞增生等,还需要促进微循环,从而改善血流供应与运行,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E、川芎等药可以起到改善循环的治疗效果,同时,需要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