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我国出了一个著名的大医学家,他曾被后人尊称“医圣”、“医学之祖”,他也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他就是写《伤寒杂病论》的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也曾因做过长沙太守,故有“张长沙”之称。他是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O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活了约七十岁。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于是他开始攻读医书。到十岁时,他已经读了很多医书,知识极为广博,他的同乡何颙评价他说道:“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他生活于东汉末年,当时战争连年,民不聊生,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各地连续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疫情,尤其是洛阳,南阳等地。张仲景家也是如此。他为此极为悲痛,并决定研究医学,做一个能解脱人们病苦的医生。他向宗族中极有威望的张伯祖医生学习,并得到了张伯祖的器重。张伯祖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了他,从而带来了他医术上的大提高。
面对瘟疫的肆虐,涨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要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一面苦心研究医书,另一面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以“辩证施治”为原则,采取“六经统病症”的体例,极为详细和科学的介绍了伤寒症的诸多内容,介绍周详而实用。书中除介绍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同时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也提出卓有成效的见解。他说治病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同时,书中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此书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它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张仲景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为人勤奋好学,谦虚正直,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像“襄阳访医”、“巧治府台”、“饺子的来历”等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名医风范。张仲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还在南阳建了一座“医圣祠”,从而使他万古不朽!
张仲景高尚的医德和医学上的贡献, 使他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殊荣. 汉代以后, 研讨伤寒杂病论的论著超过五百家, 张仲景的声誉远远超越了国界, 特别是在日本,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 影响很大。他以后的中医学生都以张仲景为楷模,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