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疳积重症案
董×,11个月。一诊:1981年6月24日。
主诉:疳积腹胀,按之硬满,口馋嗜食,大便坚硬。
诊查:面色萎黄,毛发焦枯,夜眠烦扰,易见汗多,舌红苔黄。针四缝穴液多。
辨证:疳积较重。
治法:治以消疳化积。
处方:干蟾皮4.5g 陈香橼6g 炒白芍6g 木香3g 胡黄连2g 醋炒五谷虫9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炒谷芽9g 炒枳实4.5g 7帖
后二诊又连服上方1周,其间针四缝穴,粘液尚有。
三诊:7月8日。疳积渐化,腹仍胀满,但按之已软,纳食如常,形神较振,大便通调,夜烦多汗时见,舌苔薄润。针四缝穴液少夹血。以扶脾消疳法主之。
处方:米炒党参6g 焦白术9g 朱茯苓9g 清甘草3g 炒淮山药9g 小青皮4.5g 煨三棱4.5g 煨莪术4.5g 醋炒五谷虫6g 玉屏风散9g(包) 7帖
二、暑温腑实案
郑××,男,2岁。初诊:1965年7月29日。
主诉:患儿高热(38.5~39.4℃)已3天,肢冷无汗,颈强抽搐,时有嗜睡,神志尚清,便闭5天。
诊查:腹部微满,舌苔薄润,脉象细数(西医诊断为乙型脑炎)。
辨证:是为暑温邪热内结。
治法:亟须清解泻火,开门逐盗。
处方:西香薷3g 西大黄6g 益元散12g(荷叶包) 黑山栀9g 大青叶9g 玄明粉4.5g(冲) 连翘9g 银花9g 钩藤6g 鲜佩兰12g
二诊:7月30日。1帖便通5次,腹已柔和,小溲尚通,颈软搐减;但热度仍高,舌红脉数。温邪初得出路,其势尚炽。再以清火解毒。
处方:生石膏30g 知母6g 大青叶9g 川黄连1.8g 益元散12g 鲜竹叶50片
连翘9g 银花9g 鲜青蒿12g 1帖
三诊:7月31日。热势较松(38.5℃),便下五次,睡时惊惕,舌绛苔薄。温邪未消,病势犹重。再以泻火清热,祛除邪毒。
处方:川黄连2.4g 淡黄芩6g 黑山栀9g 益元散12g 扁豆花4.5g 连翘9g 银花9g 大青叶9g 鲜竹叶50片 紫雪丹0.9g(化服)1帖
四诊:8月1日。热退惊平,便下亦和,舌红苔润,续以清泄。
处方:川黄连1.8g 淡黄芩4.5g 六一散12g(荷叶包) 连翘9g 银花9g 桑叶9g 淡竹叶4.5g 大青叶9g 川石斛9g 知母6g 2帖
五诊:8月3日。诸恙均和,形神亦振,唯小便短少,大便干涩,苔薄而干,是温热伤津之故。病瘥当予清润调理。
处方:玄参9g 知母6g 瓜蒌仁12g 火麻仁12g 炙甘草3g 炒谷芽9g 川石斛9g 麦冬9g 大生地12g 2帖。药后病愈出院。
按:病孩症起三天,已见实热里结,可见暑温传变急骤,邪毒正盛,故即予通腑泻火之剂。昔贤喻嘉言谓: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乃死中求生之法也。服之邪毒初得通泄,其猖厥之势顿挫。二、三诊时,先予白虎加味,继之黄连解毒,均以清气泄热、解毒化暑为主。其后邪势大衰,病情遂入坦途,治方逐渐转为清润滋养而愈。
三、高热急惊案
杨××,女,10岁。初诊:1962年6月3日。
主诉:壮热不退,已有一周(39.5~40℃),神志昏迷,狂妄不安,便结九天,矢气频转,手足掣搐,汗少溲赤。
诊查:两脉数实,舌苔黄腻。
辨证:治法:是阳明经腑实热,拟通腑结,下实热。
处方:川厚朴3g 生枳实6g 西大黄9g 玄明粉6g(冲) 紫雪丹3g(化服)1帖。
二诊:6月4日。神志仍昏,大便未下,汗出较多,小溲赤涩。脉象同前而舌绛苔燥。为实热逗留肠胃,势已化为化燥。改用白虎加味以透邪清热,生津润燥。
处方:生石膏60g(先入) 知母6g 生甘草3g 陈粳米30g(包) 鲜生地30g 花粉9g 鲜竹叶50片 鲜菖蒲6g 紫雪丹3g(化服)1帖。
三诊:6月5日。药后入大量宿粪,热和神清,知饥索食,津津有汗。舌转滋润,脉象平静。然余热未清,防其死灰复燃。拟竹叶石膏汤2帖。
药后热清神安,调理而愈。
按:本例急惊昏迷掣搐,是因阳明经腑实热所致.用大承气釜底抽薪,未见显效,大便不下。此时病邪化火化燥之势转甚,故改进白虎汤加味清透泄热,增液润燥。药后腑气得通,热势顿和,神识即清,惊搐就定。此亦吴鞠通氏增水行舟之变法也。
四、温毒犯肺案
陈××,男,11个月。
主诉:风痰阻肺,咳逆气急,高热一周。
诊查:面色苍白,惊厥抽搐,角弓反张,便下粘滑,小溲短赤。舌红苔厚腻干燥。
辨证、治法:温毒痰热化风,病势危急,姑拟豁痰制惊。
处方:钩藤4.5g(后下),明天麻3g,天竹黄6g,鲜菖蒲4.5g,胆星3g,连翘9g,白附子4.5g,炙苏子6g,桔梗3g,橘红3g,橘络4,5g,琥珀抱龙丸一粒(一次化服),1帖。
二诊:药不应症,痰热秽浊壅阻未化,仍以豁痰开窍,以制其惊。
原方去连翘、橘红、橘络,加川黄连、郁金,续进1帖。至宝丹1粒(一次化服)。
三诊:服药二帖,壮热不退,四肢厥冷,更见昏沉嗜睡,痰多咳逆气促,舌红苔薄口糜,便下泄利。温毒内扰膻中,已成闭脱之势,亟须清火解毒开窍。
处方:葛根9g 生黄芩6g 川黄连2.4g 生石膏30g(先入) 银花9g 生甘草3g
钩藤4 5g(后下) 橘红3g 天花粉9g。另用熊胆1.5g 麝香0.09g (化服) 1帖。
四诊:昨加服熊麝后,毒从便下,热势稍和,项脊较软,四肢转温,神志已清,气促亦缓。虽温毒未曾尽撤,病势已由险化夷。拟原法主之。
处方:生石膏30g(先入)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30g 黄芩6g 黄连1.5g 竹叶6g 天花粉9g 另用熊胆0.9g 麝香0.03g(化服) 1帖
此后热清恙和,唯肺气未复,先后以补肺阿胶汤及六君以收全功。
按:本例西医诊为腺病毒肺炎。初以清热豁痰、镇痉开窍,未见缓和。三诊时改用熊麝合葛根芩连加石膏主之,一剂其热即退,改变险象。考抱龙、至宝亦为清热解毒、凉心豁痰之品;但本病则因温毒壅盛,犯肺蒙心,化风抽搐,故以熊胆凉心平肝,麝香开结解毒,合白虎清其肺胃实热。药症既合,效如桴鼓。最后清调而安。
五、阳亡欲脱喘逆案
王××,女,2岁。
主诉:素体羸弱,近日发热(就诊时体温38℃)。
诊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声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症属阴盛于内,阳亡于外,正虚欲脱。
治法:急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救其逆。
处方:麻黄4.5g 淡附片2.4g 细辛2.4g 茯苓9g 淡干姜3g 五味子2.4g
焦白术9g 1帖
二诊:药后阳气渐回,面色稍润,二目见泪,自汗亦减,舌苔转腻,发热未除(体温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温,脉象细数。里寒有温化之机,尚未离乎险境。宗原法真武汤为主出入。
处方:淡附子3g 淡干姜2.4g 茯苓9g 焦白术9g 细辛2.4g 五味子2.4g
陈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贝粉3g(包) 1帖
服药后阳回肢温,面润泄瘥,唯痰咳气逆,苔腻脉滑。乃肾不纳气,痰饮未化。以二陈合三子,参入黑锡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于太少两感,旋呈阳亡欲脱,故勉以麻黄附子细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药而用五味子,以干姜代生姜,守中阳而纳肾气。一剂症见好转,续予原法,去麻黄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药下阳回肢温,已出险境矣。
六、阳虚高热案
周×,男,1个半月。
主诉:初生即发高热,已持续四十余天,体温高达40.9℃(肛表),西医诊断为肺炎。近日透视肺部正常,然高热不退。
诊查:体渐仍在39.7℃,无咳嗽气促,能食神静,便下不化,小溲清长,舌淡汗出,发育似无影响,症情颇感特殊。
辨证:细审之下,乃气阳不足也。
治法:予全真一气汤加减,扶阳益阴,以观后产儿。
处方:移山参6g(另炖) 黑附子3g 麦冬6g 五味子2.4g 熟地12g 焦白术6g
生甘草2.4g 2帖
二诊:药后高热初和,今体温37.8℃,形神亦安,大便如常,小溲仍长,纳可腹软,舌淡苔薄。气阳初苏,仍须培本,调燮阴阳。原方加谷芽9g 川石斛6g 2帖
三诊:昨今体温略有升高,曾达39℃。便调溲长,但腹胀矢气多,审其舌转淡红,苔中呈腻。病中哺食过多,形成食复也。以消补兼施为治。
处方:移山参4.5g(另炖) 白术6g 茯苓9g 青皮、陈皮(各)4.5g 甘草 2.4 木香1.8g 青蒿9g 淡竹叶6g 荷叶9g 炒山楂肉6g
四诊:二剂后热势已缓,体温38℃上下。形神安静,便下通调,腹部柔软,舌苔已化,其质淡红。病得稍安,健脾清热以冀收功。
处方:太子参6g 白术6g 茯苓9g 清甘草1.8g 白芍6g 扁豆衣9g 青蒿9g 淡竹叶6g 谷芽9g 花粉9g 2帖。此后热退便畅,继以调理而愈。
按:本例为初生幼婴,症见高热持久不退,但查无异常,颇属特殊。在新生弱质尤须细察。张景岳谓:“无虚者,急在邪气,去之不速,留之生变矣;多虚者,急在正气,培之不旱,临期无济也。”初诊察审,患婴一派虚象,乃本元亏弱,阳气外越之虚热,故亟投全真一气汤,阴阳并治,深思熟虑,法至稳当,症势渐缓;迨三诊时察见食复之热,故予调中行滞,消补结合,其热始平,终获痊安。故同一发热,前后病机不同,则全赖细心洞察,随机应变。
七、腹泻案
朱××,5个月。初诊:1961年5月2日。
主诉:便下泄利,次数颇多,小溲尚通。
诊查:腹满胀气,按之即哭,形色较萎,身热不高,舌红口淡。
辨证:热利伤津,脾运不畅。
治法:治以清养运脾。
处方:人参须2.4g 煨葛根6g 花粉9g 扁豆衣6g 麸炒枳壳4.5g 青皮3g 炒白术4.5g 生甘草2.4g 香连丸1.8g(包) 2帖
二诊:5月4日。泄利仍剧,日有十余次。腹满而胀。舌光干而淡红。形神萎靡,汗出,纳少作恶,小溲尚有。元气大惫,伤阴耗液,阳虚之象。其势危殆,亟投益气扶元救之。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煨诃子9g 花粉9g 石莲子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土炒白术4.5g 淮山药9g 炮姜1.5g 生甘草2.4g 1帖
三诊:5月5日。泄泻次数虽减,但便下清谷,腹满有气,形神不振,舌光津少而质淡,体温反低。阴津已伤,阳气亦衰,幸胃气稍动,或有一线生机。兹拟救阴扶阳,以冀转机。
处方:西洋参2.4g(另炖) 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炮姜1.8g 钗石斛9g 生扁豆9g 炒白术4.5g 生谷芽、熟谷芽各6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茯苓9g 1帖
四诊:5月6日。服昨方药后形神较振,泄利见粪,但有不化粘质。小溲尚通,胃气已动。腹部虽满,按之尚软。征象渐露生机,兹拟原法继之。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片9g 上肉桂1.2g 炒白术4.5g 炮姜1.5g 茯苓9g 焦甘草2.4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3帖
五诊:5月9日。大便泄利,次数减少,小溲通长,腹部亦软,形神转振,胃气亦和,舌光淡红。症势由险化夷,仍以原法加减。
处方:移山参4.5g 黄厚附子9g 炒白术4.5g 炮姜4.5g 乌梅4.5g 钗石斛9g 生谷芽、熟谷芽各9g 淮山药9g 清甘草3g 煨木香2.4g 2帖
嗣后病情稳定,由于体质太弱,一直调治至6月1日始痊愈出院。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中毒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为阴阳两伤,其证乃由热利转变而成。本案病情错综复杂,非明察毫末,步步紧扣,则殊难见功。初诊时其症见舌红口淡,身热色萎,便下秘利次多,是热邪未清而又伤及阴分;腹满胀气,按之即哭,是脾运虽虚,气亦阻滞,乃系虚实互夹之证。如邪热不祛,气滞不畅,泄久必更亡津。因之用参须、白术、扁豆衣、花粉、甘草以养阴生津,香连丸、葛根清热和泻,青皮、陈皮、枳壳理气运脾。二剂后泄利仍剧,舌光而干,形神萎靡,纳少作恶,是阴津亏少,胃气亦衰;其腹满而胀,但按之不哭,与前胀不同,与舌质淡红、汗出相参,是为阳虚之征。经曰脏寒生满病,虽对水气而言,但其理相同。此是阴损及阳,而致火衰不能温煦肠胃,运化无权之虚胀腹满。这时邪热虽去,元阴亦由病久而随之虚衰,病情十分危重,当务之急在于扶元生津,保其胃气,所谓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也。若妄用苦寒克伐,必致危殆。方中重用二参以扶元救阴,炮姜温运阳气,乌梅、石斛、花粉、莲子、谷芽、淮山药、白术生津保胃。一剂后病情好转,体温反低,说明辨证阳衰虚胀无疑,再以原方增损,加入附片以温阳,病情日趋坦途。续予阴阳并扶加减运用,终获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