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人而言,脾虚是常有的事情,你不要脾虚不碍事,其实它和肾虚一样的可怕。脾虚往往和我们饮食不规律、睡觉不足等有关系。那么我们该如何调理脾虚呢?脾虚怎么办好呢?下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吧。
我们很多人都希望带来空调间,这一举动会使得本来脾脏就虚弱的人更加虚弱了,从而引起很多疾病。
此时,气虚体质者进补的重点,应该放在益气健脾上,以减轻脾虚的症状,改善自己的体质。
一般情况下,引起脾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个是吃,二是思,三就是休息不好。
现代都市人群这三点都有。他们常常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心智焦虑,极易引起脾胃失调。那么,脾虚了会怎样呢?中医认为,脾虚者会出现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症状,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与脾虚有关。
其实,所谓脾虚,是泛指因脾气虚损,而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如果要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如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无节制或久病体虚。因此,白领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不但会形成气虚体质,还会加重这种体质所引发的疾病。
那么,因为气虚而导致的脾虚症状,除了治疗,日常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补呢?
就日常生活而言,经常用药是不可取的,用“两豆”来补益才是良方。所谓“两豆”,即指白扁豆和眉豆,这两种食物都属于性平、味甘之物,对于脾胃虚弱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两豆”的功效。
白扁豆
白扁豆味道鲜嫩可口,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它的营养价值较高,其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要高。并且,它既是滋补佳品,又是一味良药。《会约医镜》中记载,扁豆“炒用健脾止泻”,而在《本草纲目》中亦有云:“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由此可见,它有促进脾脏功能,改善气虚体质的作用。
中医辨证治疗脾虚的十大方法
如果你经常食欲下降,或者总是有饥饿感,但是吃了东西却又有饱胀的感觉;如果你经常发现舌头两边有明显的齿痕,或者舌苔发白而且舌苔很厚;如果你每天的排便形状软烂、黏腻,大便溏薄;如果你经常四肢乏力、水肿、胸闷气短、头晕脑涨。那么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脾虚属脏腑辨证中常见之证型,以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邹澍《本草经疏》归纳“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必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多为常见,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6.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7.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8.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9.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10.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结语:脾虚的人一定要注意了,如果你不管的话,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哦。其实,对于脾虚,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保健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平时少贪凉,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等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