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肚脐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医认为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脾胃的功效。除此之外,耳朵、前胸后背以及脊柱都是养生的重要部位。
中医养生 5长寿“特区”的保养方法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特区一:腹脐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
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
[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
提拉耳垂。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三:前胸
[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区四:背部
[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保健方法]
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锤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颈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疗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区五:脊柱
[养生关键词]促进消化,预防脊柱常见病。
现在约有70%的人因平时缺乏对脊柱特区的正确保健而使之产生了病变。脊柱特区有四个生理弯曲,最易发生病变的有颈部(颈椎病)和腰部弯曲(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保健方法]
每天晚上对脊柱进行按摩理疗、刮痧、拔火罐、轻轻拍打。
在脊柱特区进行针刺、中医蜂疗及艾灸,对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经疼痛及强直性脊柱炎有治疗效果。
女性每天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时,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排毒清体,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抗衰老的效果。
治疗肝炎的中药也可能引起肝损害
我患乙肝快5年了,虽然经过治疗病情一直稳定,但“表面抗原”一直阳性,咨询医生说不用服药治疗,但周围也有不少人说服用中药可以“转阴”,也没有副作用,请问,中药真的没有副作用吗。
在多数人眼里,中草药属天然植物制品,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安全无毒。但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是常有发生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对中草药的毒理学深入研究中发现,中草药同样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药物性肝炎。
据专家估计,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占全部药物性肝损害的30%左右。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45例药物性肝炎中,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就有100例。曾有一位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转阴”心切,不顾专科医生劝阻,自费前往乡下,拜访求医于“民间老中医”接受偏方治疗,服药三帖后即皮肤、眼巩膜黄染,转氨酶超过600单位/升,并出现高度乏力和食欲不振的表现,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由此可见,中草药的肝损害是不容忽视的。
治疗肝炎的中草药也可引起肝损害。曾有报道,日本用中国的小柴胡汤治疗肝炎时发现,40例用过超剂量小柴胡汤的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急性肝损伤,使原有的肝病加重。我国学者对治疗肝炎的中草药“山栀”的毒理学研究发现,山桅中的成分去羟栀子苷对小鼠的肚脐有毒性作用。
另外,肝炎患者常用的降酶药物“五味子”也可引起肝炎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有一位患者听说猪苦胆可治疗肝炎,服用后引起肝炎加重。番泻叶可引起黄疸,故便秘的肝炎患者服用时也应注意。乙型肝炎患者并发银屑病后服中药更要小心,治疗银屑病的“复方青黛丸”、“消银片”等都有一定的肝损伤作用。这些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发现肝功异常时应及时停药。
慢性肝炎患者的肝脏解毒能力明显降低,要尽量减少用药,包括中药,简化处方,“少用药,用必要的药”,以减少引起药物肝损害的机会。
中药零食莫乱吃
中药零食辩证吃
中药零食能否经常吃?是否具有保健治疗作用?有关专家认为,中药零食通常是指含有中药成分的零食,其中的中药成分是经卫生部门规定的药食同源范围内的可添加物品。既然含有中药成分, “是药三分毒”,盲目食用会有副作用。中医虽然讲究“药食同源”,但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本身具有不同的药性,在吃的对候也是要辨证的。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的一位教授告诉笔者,中药零食确有其独到的功能,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这些含有中药成分的零食,消费者应根据各自体质的特点适量食用,否则可能会影响健康。
如红枣能补血,但主要适合气虚或血虚体质的人群,枣的性质比较温热,如果本来就是较热的体质,吃枣只会火上浇油。夏天常见的龟苓膏,可清热解毒,但是这类中药零食本身比较寒凉,胃寒和脾胃虚弱的人还是少吃为好。性在经期也尽量别吃。其所含的龟板成分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孕妇一定不能食用。又如茯苓饼能健脾胃,不过由于含糖量高,血糖偏高者不宜食用。薄荷糖可以清咽利喉,但是阴虚及气虚人群不能吃。酸梅汤能生津敛肺,发热及肠炎初期的患者却不可以喝。黑芝麻糊有润发美肤的功效,而慢性肠炎及腹泻者却要远离它。
仅是食品,莫谈“疗效”
除了要根据不同的体质确定是否适宜食用中药零食外,还应该对中药零食的成分予以关注。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的专家指出,虽说中药零食含有中药成分,但是它并不是保健食品,而是一种普通食品。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而后者则没有保健功能。甲药零食尽管不同于保健食品,属于普通食品,但也应慎食,其中添加的中药成分虽说微量,但经常大量食用对人体也有影响,因此购买时要注意中药零食所含的成分。
必须注意的是,有的中药零食还通过非正规形式的广告宣传所谓的.“疗效”,而对不适宜人群却没有明确告知。很显然,这样的宣传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因此,消费者不要轻信广告宣传。对于某些经常食用的中药零食,最好能够咨询一下中医师或者中药师,以免盲目食用,效果却适得其反。
结语:你还在办公室里面像大家献宝你的中药零食吧!并不只所有的中药零食都是可以随便吃的。吃不对可是很伤身的。(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健康博览》《健康》,刊期:2012.06,2012.07,作者:陈尔,陈跃,阿宁,邬时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