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养生须悟“精气神”
第二章:养生为人处世学学《菜根谭》
第三章:哲学法则天下大道
编者按:精气神可谓是中医理论基础。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效,相互之间又各有练习,是不可分割的。那么中医养生要如何从精气神三方面来着手呢?
养生须悟“精气神”
精气神是“气”物质内部结构在物质性、能量性、信息性方面的倾向性表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精、气、神三者,各有各的功能和效用。所以古人有云:精足不思欲,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又云:“精满、气足、神旺。”丹家修炼里有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说。
一般来说,当我们谈到“精”的时候,它其实是指人体生命运动的精微物质。《内经·素问)中指出:“精者,身之本也:”“人始生,先成精”。“精”是最基本的物质,是“精化气,气化形’的根据,道家认为先天之元精,是父情母意在情投意合时相合而成。“精”主要藏于肾脏之中,肾脏中之“精”称为“元精”,“元精”是气化状态的,不是可见的物质状态,又称为形而上。传统理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脏中的“精”来自于先天,即决定于人出生时所得的多少。
在后天的生活中,肾“精”不断地消耗,用后天诸多方法,如药补、食补都难以增添进去。丹家几经实践认为诸补不如气补。但是下手兴功一定要得法,不能盲修瞎练。
丹经日:“五金八石皆为假,万草千方总是差。”后天的物质滋养主要靠脾胃,即食入水谷之”精”,再“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五脏藏其精气而不泄也”。不食水谷之“精”则生命难以维持。水谷之“精”也是由“行而下”物质气化而成。
清代程杏轩曰:“食物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吸,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去。”后天之精,从地气中来,性属阴,只能充养形体,维持生命。先天之精,从天气中来,性属阳,能控制人体的生命发展运动,太极拳经中讲,“命意源头在腰际”,道家日:“人有二肾,命门居二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由太极生两仪,水火俱焉,故为受生之初,为性命之本”。因此,肾中之水,称为真水,肾中之火,称为真火。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元精”。所以说“小修则小得,大修则大验”。内丹功是在先天之精中下功夫。《抱朴子·内篇》日:“夫所谓道,岂唯养生之事而已乎?”要穷理独见,识变通于常事之外,“即可以发掘先天之精的生命潜力,减缓衰老的进程,以延长人体寿命。掌握性命度百岁乃去。”所以说道家提出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是典型的内功实践和内功探索的规律。
我国古人发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气”的物质,而这种“气”是组成世界万物的最精微的物质。
传统理论认为“气”是常体,万物只不过是“气”的变化之客形,即非稳定的非常在的现象。佛家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指宇宙之中的气。气聚散的原因和气的物质运动,表现为阴阳二种辩证统一的内部规律。阴性凝聚,阳性发散,因此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宋朝张载日: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种气的物质聚散过程,传统理论定义为自然,丹道修炼者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这一法则。气充塞于宇宙之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收回则深幽玄远,放之则一蔚蓝天”。
清朝王夫之曰:“聚则显,显则谓之有;散则隐,隐则谓之无。” 气的聚散原理揭示了事物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运行规律。
明代王弼日:“欲言无耶,而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实际上有与无,有形与无形,形而下与形而上,是同一含义,都是讲气物质的聚散变化。《庄子·知北游》日: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为生,散则为死。可见气对修内功者之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知“天地合气命之日人”。
人身的九窍、三关、五脏、十二骨节皆通乎天气,“内外相贯,如环无端”(《内经·素问》J=孟子日:“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荀子日:“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知万物而知其情。”
所谓气大通神,是道家炼丹从宇宙以及宇宙与人来建立的丹学理论,即人要顺从自然,取法自然,道法自然,其修炼方法上往往模仿门然界。《天仙正理》曰:小周天者,取象于子、丑、寅十二时,如周一日之天地也。道家也是通过太极理论来说明炼功原理及炼功过程。丹道修炼就是这样形成的。
道家提出了上、中、下三丹田的理论,并分出了炼性功与炼命功,其性功主要是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获得智慧的提高。
道家认为人脑中有识神与元神二部分功能,其重点方法是退识神,显元神,退后天,返先天。其命功是身体健康和武功修为的方法。道家几经实践,确立性和命都得修炼,即性命双修,才能达到高级境界。丹道的修炼与老子的《道德经》有关,老子日:在太极之上的气,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并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以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是典型道家的气功修炼门径。
“神”在精、气、神中最重要,是起主导作用的。从“气”的结构来说,“神”是精、气、神三者运化关系、运化特征的确定和表现。“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旺矣。虽神自精气而生,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
神在精、气中自然产生,反过来又成为精、气的主导。所谓“得神”,就足主导符合自然之道;所谓“失神”就是主导与rI然之道相背,这种对“气”内部结构自组织是精、气、神动态平衡的结果。不同的内部结构,成为气的层次和运用基础。神足的“气”,在人体中形成五行运化的高级别,阴阳平衡的高级别。“神之与机,互相倚伏。放神有所主,机有所从;神有所决,机有所断;神为机之主,机为神之使”(《类经·图翼》)。机,指“气机”,气的动态分布。
精、气能否被神所充分地主导,是一个内功功夫问题。从理论上讲“精、气、神三宝合体,精养其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可成基,唯能合一则为基,小能合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伍柳仙宗》),《金丹大要》曰:“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成形,形乃成人。何谓道。
万物含三,三为二,二为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练精、积精、练气合神,练神还虚,金丹乃成。”练功的过程就是开发“元神”的过程,“元神”的概念现代人很少知道,而传统内功实践者早已发现并运用这一人脑的深层功能。运用“元神”的功能,充分统一精、气、神,在更高水平上“得神”,以便实现“气”中的内部转化,以气化精,充养和凝固肾精,进而从个体的人走向天、地、人的大系统,在这个层次上校正和统一“神”,加大“神”的信息量,从而用天地元气化精,添补人体真阳的损耗,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和延长人体的寿命大限。到这个内功境界上,才能像《两升经》中所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或者像明代张介宾所述:“致心于玄境,致身于寿域,气数可以挽同。”
因此,内功上注重“精气神”的修炼,在初级阶段主要是以充足为目标。在高级阶段则是以统一为目标。老子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在内功的高级阶段,特别是“后天返先天”的内丹功阶段,才能最终解决“精气神”的辩证统一,正所谓,“说破万源归一统,色身舍去道法。”
养生为人处世学学《菜根谭》
清晨,我坐在阳台上,细细品读《菜根谭》,虽隔了长长的光阴,但这样智慧的语言却让我深有同感:“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一句话道破了人生的真谛!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我也爱书,更爱好书,好书是智慧之师,是良友,是人生风雨的陪伴者。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是啊,乐境与苦境只在我们的心境,如果心境好,自然是乐境了!如果心境不好,就如同掉进了苦海,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呢?书中这样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学会处世,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经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
生活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容易被金钱、名利迷失了方向,许多人“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如果这些欲念不能清除干净而只采取压制的办法,恐怕只能压得一时,不能压得一世,就像石头下的小草,一去掉石头的压制,就会不断复发。
行走于尘世,总会多多少少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是人还是要保留本真为好,“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反复品读《菜根谭》让我明白,“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正所谓,做事先做人,好人品是尘世里的一朵美丽芳香的花。
哲学法则天下大道
宏微合一观全局
宏微合一是哲学普遍世界观,包括了中国的“天人合一”,“一”的哲学含义就是统一、和谐、稳定。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指着眼前的流水,比喻那些过去了的岁月与事物,以此劝勉弟子要十分珍惜叫时间,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所谓:“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千江百川,归入大海”。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的积累,由细向巨的变化。
人间大道在哪里?庄子说“道在矢溺”,连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真所谓无处不有。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这是一个令人憧憬的世界。其中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由解牛之术而得养生之道,就是要遵循事理与把握规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佛教中的一个故事:佛在灵山,众人问法,而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启示人们有限的认识会趋于无穷。这里面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意思,即哲学明察世界的法则——宏微合一换成谚语就是“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启悟我们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去很好地把握人生与事业。
智利诗人聂鲁达有《统一》诗:“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在哲人的眼中,统一就是简单,简单也就是统一;统一是上意志,简单是世界秩序。
有关宏微合一的哲学谚语很多,正面的有:一叶落而知秋;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楼台,起自垒土……反面的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失之毫厘,谬之于里;干里之堤,溃于蚁穴;抓住芝麻,丢了两瓜;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对立统一为中庸
对立统一的法则,启迪我们掌握辩证观或日传统的中庸哲学,因为生活与事物巾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著名作家张恨水,少年时曾在私塾学习,先生是个老秀才。一天乡里来了个戏班子,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弄得学生们都坐不住了。先生灵机一动,就问大家:“你们说,是读书好呢,还是看戏好呢?”有的回答:“读书好。”也有的回答,“看戏好”只有张恨水不声不响先生就叫他起来,谁知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读书就是看戏,看戏也是读书。”先生连连点头,称赞他的独特眼光。
王蒙告诉文学青年一个秘诀:“心在天上,脚在地上。”他要说明的意思是,搞文学既要“异想天开”,又得“脚踏实地”,两者是统一的。他提出的“中道原则”,就是“走平行四边形的中线”,两边可以同时兼顾。
矛盾无处不在,我们需要运用中庸哲学来统筹,防止认识的片面化与走极端。对于一些成语和谚语,应当实事求是地进行辩证分析。比如“知足常乐”,生活中需要“知足常乐”.是说对过度欲望的节制,可是工作呢,要不断进取,这就得“不知足才常乐”了。
又如“生命在于运动”,这只是养生方式的一面,还有另一面即“生命在于静养”,动与静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如此才能体现生命的哲学。
佛家为人处世的要义是“眼冷似灰,心热如火。”既冷静又热诚,两者合为一体。《菜根谭》曰:“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去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到许多真趣味。”禅语体现了中国的哲学,富有画意诗情,喻象往往取用自然观照。“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这是意在鼓励进取的。“任凭你三尺大雪,压不住一寸灵松”——却是褒扬坚持退守的:一个聪明人不就是知进知退、能攻能守的吗?
美国诗人布罗茨基说:“诗人要歌唱/为了忘却真实生活中的虚伪/为了记住虚伪生活中的真实。”‘忘”与“记”是一对反义词素的组合,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我们要记住那些富有意义的东西,也要忘掉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不能什么都放进脑子里。
中庸哲学是我们民族的智慧,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因为我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任务,也远远没有完成。
逆反归一属于哲学悖论,指示着人类永远的困惑,这种悖论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又在荒谬中揭示着真理。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小说《查第格》中有两个谜语。其一,什么东西最长又最短,最快义最慢,最不为人重视又最备受惋惜?(谜底——时间)。其二,什么东两得到而不知感谢,有了而不知享受,给予时心不在焉,而失掉时又不知不觉?(谜底——生命)。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有记者采访她时问道:“一个人可能遭遇到的最大悲哀是什么呢?”她回答说:“有眼睛而仍然看不见,”
香烟更是奇妙莫测的东两,克莱恩博士告诫公众:“当你吸烟时,它在无声中言语,在静止中运动;在杀害你的同时,给你生存的活力;它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曲挽歌。”
这样的悖论是生活巾不乏的现象,人们在感叹:“残疾者在做着创造性工作,而健康人却在病态运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但是快乐却越来越少”;“大楼越造越高,可人情味越来越薄”……
台湾高希均先生呼吁建立“书香社会”,他对媒体发出责问:“最应当吸收知识的人,最没有时间去吸收;最有能力买书的人,最不会花钱去买书。”
逆反归一还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独特手法,可以启迪人生的智慧,让我们来朗诵那些充满哲理的妙诗。
泰戈尔:“广阔的黑夜,比囚禁的光明,更为美丽”;“离你最近的地方/有最远的距离,”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海子:“从模糊中求得明晰,从局部中获取全息。”某报曾举办“微型诗歌大赛”,有一首获特等奖的是《生石灰》:“越泼冷水,越焕发出热情。”
佛家所谓“背心求心,面南望北。”即反常合道,殊途同归,相反而相成也,这同老庄说的“大智若愚”、“用晦而明”、“以屈求伸”是一致的,启悟我们应用逆向思维过到出奇制胜之目的。
结语:中医养生是我们传统养生的精髓所在,养好我们的精气神,也就掌握了中医养生的最重要的地方。(文章原载于《自助养生》《益寿文摘》,刊号:2012.05,2012.03,作者:孙燕玮,孙波,赵守林,黄凤婷,那秋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