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中医治疗风湿病五项原则
第二章:“虚、邪、瘀”辨证治疗风湿病
第三章:风湿病的特色疗法
编者按:风湿病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不但要饱受疼痛的折磨,很多时候还要忍受肢体的变形。难道就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的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风湿病的。
中医治疗风湿病五项原则
凡事得有原则——法规或标准。中医风湿病临证时主要遵循的五项原则:即治未病、扶正祛邪、以通为用、依部施治、杂合以治等。五项原则相互为用,扶正、祛邪、化瘀贯穿始终。
一、治未病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治疗及预防、摄生、保健、调理、康复等。包括四个环节。⑴ 未病先防,平素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饮食调养、情志调摄、顺应四时、躲避邪气,注意保暖。以内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外邪侵袭。⑵ 既病防深,已病者早诊断早治疗,既治标又治本,尽快控制病情进展。⑶ 慢病防残,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控制病情防止身残、志残。⑷ 瘥(病)后防复,病后正确调治、谨慎从事,以防感复、劳复、食复和药复。
二、扶正祛邪
正邪博弈是风湿病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扶正祛邪是风湿病基本治疗大法。
(1)扶正,对正虚为主的风湿病,运用补益正气的药物或方法,达到正气存内、邪无留处之目的。方法如:补益气血、脾胃,益气舒筋、养阴,温补脾肾,滋肾养肝等。
(2)祛邪(外邪、痰瘀),对风湿病邪盛、正虚尚不明显者,运用攻逐邪气的药物或疗法以达邪去正安的目的。治法有:祛风化湿、散寒。散寒除湿、除湿蠲痹、祛湿清热、清热通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虫类搜剔等。
(3)攻补兼施,适应于疑难风湿病/虚实夹杂证。根据邪正盛衰、消长情况分清主次,采用或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或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或以怯邪为主兼扶正,或攻补并蘑等治法。需把握“祛邪勿伤正气、扶正勿碍祛邪”的原则,一般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
三、以通为用
运用相应药物和疗法使邪气散除、经络畅通,营卫复常。根据“不通”的具体病机(如邪实、寒盛、热盛、燥盛、痰瘀)选用不同的通法。正虚、阴虚、热虚,阳虚则有不同的通络。根据邪痹阻部位深浅、秉承久暂,正邪的盛衰情况区别对待。运用通法时应注意佐以理气、活血药。
四、依部施治(以部位选药)
(1)循经选药,如“臂痛者有六道经络,各加引经药乃验。……”(2)循肢体部位选药,痹着项背者用葛根、桂枝、羌活;痹着上肢者用桂枝、姜黄、威灵仙等。(3)循病位深浅选药。以病在五体何部、是否内含脏腑及病之深浅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药物和方法。
五、杂合以治(综合治疗)
风湿病涉及范围较广,致病因素多样,病变部位深浅不一,病理属性复杂。针对疾病多因素,多层次,多属性等特点,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治疗方法,把握疾病的病机变化,把各种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全面施治。除内治方法外,还有针灸、拔罐推拿、摩青、贴敷、外搽、热敷、熏洗、牵引、运动、心理,食疗、中药离子导入等。临证时应根据具体疾病及“虚、邪、瘀1的不同内容和程度,采用标本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医疗与自疗结合、治现病与治未病结合等方法,为每个患者制定一套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这一原则可渗透到风湿病的预防、调护、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中。
其他如治病求本,标本兼治、调和阴阳、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风湿病。
“虚、邪、瘀”辨证治疗风湿病
由于虚、邪、瘀三者共同为患,所以临证不可绝对化。一般说,邪实证者,多见初期,患者体质尚好,虚的征象不突出。正虚候者,一般病程较长,或患者素体虚弱多病,临床以虚的征象为主。痰瘀候,多见于中晚期。
正虚候
1、虚热型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局部热感,活动不利,发热(自觉发热、五心烦热、头面烘热、骨蒸潮热)。手足心汗出,颧红,乏力,或盗汗,口鼻干燥,咽干咽痛,口干苦,失眠多梦,纳呆;舌质红或尖红,无苔或薄黄苔,脉细数。治宜清热,通络,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2、肝肾亏虚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甚则变形,功能受限,偏阴虚者伴头晕、耳鸣,盗汗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夜间尤甚,形体消瘦,腰酸困不适,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舌质红或淡红,无苔、少苔或薄黄苔,脉细数;偏阳虚者伴形寒肢冷,喜暖喜按,食少便溏或五更泄。面色晄白,下肢肿胀,男子阳萎,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偏阴虚者治宜滋阴补肾,养血和血,壮筋骨、利关节,方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味;偏阳虚者治以补养肝肾、强筋骨,畅气血、舒利关节,方用右归丸加减。
3、气血(阴)亏虚
关节疼痛,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筋脉拘急,怕风怕冷,手足发麻,乏力,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或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慌,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心悸,活动后加重,纳呆,多梦或失眠,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或低热,头晕目眩,耳呜咽干,心烦,盗汗,口鼻眼干燥,口干不欲饮,纳呆,夜寐差。舌质淡苔白或质淡红苔薄,脉细弱;或舌胖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或细数无力。治宜益肝肾,补气血,方用八珍汤或生脉饮加减。
4、气血明阳俱亏
疾病晚期或长期服用激素后,关节肿痛,僵硬,畸形甚至强直,肌肉萎缩,骨枯、筋萎、不能屈伸,皮肤不仁或无泽色暗。形体赢瘦桔槁,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精神萎靡,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稍动则发热汗出,纳呆,眠差,服温热药则阴虚症状明显,服苦寒药则阳虚症状明显。舌淡少泽或有齿痕,无苔或光剥,脉微细而数。治宜补气血,调阴阳.方用十全大补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邪实候
1、热毒痹
关节红肿热痛,不可触摸,动则疼甚,屈伸不利,肌肤出现皮疹或红斑。高热,或有寒战,面赤咽痛且全身症状随发热、咽痛的症状加重或减轻。口渴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或绛,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痹,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
2、湿热痹
关节肿痛、重着,局部灼热或有热感,活动不利,肿胀明显。烦闷不安,汗出,或伴低热或身热不扬,咽痛,口干苦黏腻,口渴不欲饮,小便黄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方用宣痹汤加减。
3、寒湿痹
关节疼痛剧烈、肿胀,重着,局部发凉,遇寒加重,得热则减.阴雨天及夜间加重。身困乏力、重着,纳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缓或沉。治宜温阳祛寒止痛、除湿通痹,及用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痰淤候
1、瘀血痹
四肢多关节肿胀、皮色暗淡,僵痛,尤以夜间为甚,呈针刺样疼痛,疼处不移,肌肤紫黯,面色黧黑。妇女经闭或者反复出血不止,或见于手术后,或叫显外伤后。舌质紫略,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弦。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痰淤痹
关节肿痛变形,痛处不移,多为刺痛,屈伸不利,或僵硬,局部色暗,肢体麻木,皮下结节,或面色黧黑,肌肤按之稍硬,或有痰核或瘀斑,或胸闷痰多,口唇紫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祛痰除胀,方用身痛逐瘀汤俞指迷茯苓丸加减。
根据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病程分期中一般早期、中期以邪实为主;晚期邪实、正虚、痰痰并见。临床分期中本病急性活动期症状表现以邪伙为主,慢性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或以正虚邪恋。临床中常见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病情日益加重,以致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给辨证用药带来困难。
中医证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虽然肝肾亏虚多出现在中后期,但在急性发作时又可以热毒或寒湿为突出表现,即虚实相夹,因此,不仅证型不是一成不变,而日,一个证型在不同时期可以夹有其他兼证,因此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根据具体情观而辨证用药。
风湿病的特色疗法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有物理疗法、传统疗泫、娱乐疗法等特色疗法。
风湿病的特色疗法有哪些?
1、风湿病的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简称“理疗”,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治病方法。它是应用自然界的和人工的物理因素,如光、声、电,热、水、磁、蜡等来防病治病的手段。对风湿病人的防治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物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热疗、水疗、激光治疗、热敷疗法、熏洗疗法、蒸汽疗法、沐浴疗法,沙浴疗法,曰光浴疗法,湿泥疗法等等。
物理疗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减轻疼痛,是一种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比较常用的物理疗法有;①离子导入。②红外线照射;肿痛部位照射,每天1次,每次15到20分钟。
③蜡疗:将蜡袋加温软化,放到发病的部位,每日1次,每次15到20分钟。
2、风湿病的传统疗法
传统疗法对治疗风湿病有不少都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但在过去,就是在今天对治疗风湿病仍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内服法中除中药内服外还有食物疗法、药酒疗法等。而外用方法就更多了如针刺、灸泫、拔罐,推拿、气功及运动疗法,如“太极拳”等,贴敷疗法、药物外擦疗法、熏洗疗法、热熨疗法、热敷疗法、热蜡疗法、坎离砂冶法,洗足疗法、沐浴疗法、蒸汽疗法、湿泥疗法、烟熏疗法、砂浴疗法、蜂毒疗法、药棒疗法、日光浴疗法、抓火疗法、拍火疗法,矿泉疗法、麝火疗法等数十种疗法。临床上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对症选用。
3、风湿病的娱乐疗法
娱乐一般包括文娱、文艺、体育三方面的内容。唱歌、跳舞、下棋、打牌,听音乐,看戏、看电影、看电视等属于文娱活动;写诗、绘画、咏诗、读书、看报等属于文艺活动;体操、太极拳、太极剑、气功、各种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戏、骑马、骑自行车、参观、旅游、打猎等属于体育活动。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开阔患者的视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建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克服逃避环境,孤僻,衰退、离群独处等病状,减少生活的单凋和苦闷,提高病人的兴趣和热情,陶冶情操;有助于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此外,适度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及代谢,增强体质与毅力,利于改善和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预防关芾骨质疏松与强直、挛缩和肌肉萎缩。
常见的风湿病特色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指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法,因两者常常配合使用,故常合称针灸。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指应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通过腧穴的作用,促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针刺治病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刺人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针刺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但要选好适应症。一般应用于风湿病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的治疗,另外发热的风湿病人也可应用。艾灸是指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置于痹痛部位或穴位上,相距皮肤0.5~l厘米处施灸,不要烫烧伤皮肤,灸年有温热感、不烫、皮肤微红为度。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能强身防病,故在没有痹痛发作时也可应用。艾灸主要适用于风湿病人膝、踝、腕关节酸沉冷痛、屈伸不利等的治疗,常与针刺配合使用。一般来说对于病情处于急性期,血沉高,肿胀明显的患者暂不予针灸治疗。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妇女怀孕三月以内者,小儿头项部囱门未合时,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晕咯血、呕畦、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疔疖并有发热者,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2、推拿疗法
推拿,俗称“按摩”,是采用按摩法刺激患者肌体的一定部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具有舒筋活络、理气活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关节剧陶的肌肉痔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物质代谢与营养,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适用于慢性关节炎的病人,尤其对风湿病人的慢性期或恢复划,在关节疼痛控制之后施行推拿治疗,对于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作为恢复关节功能的辅助疗法,具有效果好、简便易行的特点。但对于急性炎症尚未控制,血沉较高伴有发热等关节外症状的患者,推拿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对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伴骨质疏松的风湿病患者,在实拖推拿时,切忌力量过大,以防发生骨折。
3、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近代又名“吸筒疗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用某种方法产生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刺激甚或皮肤瘀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此法简便易行,且有可靠疗效,现已发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临床多用的是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本法适应于风、寒、湿痹,尤其是颈项、腰背及四肢软组织较丰厚处的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拔罐治疗一般适用于风湿病人的肩、膝关节等大关节具有冷痛,沉莺,屈伸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另外,与火针相配合治疗指关节肿胀效果较好。但如果有下例情况的应禁止拔罐:①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患、严重心肌病变者。②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紫癜病或咯血,以及白血病等。③全身高度浮肿。④高度神经质、狂躁不安、痉挛抽搐不合作者。⑤恶性肿瘤、结核。另外,拔罐时注意不要使病人受冷受风,在前次拔罐处出现的皮肤瘀血现象尚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拔罐。
4、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指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医患之间语言、行为的交流以及治疗性人际关系的交往,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达到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治疗过程。
中医心理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情志相胜法、移精变气法、顺情从欲泫、释疑解惑法、疏导疗法、激情疗法、澄心静默法、暗示疗法、威慑疗法、音乐疗法等。西医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中医心理疗法与西医心理疗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风湿病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治疗,主要包括慢性疾病的心理治疗、疼痛的心理治疗、肢体残疾的心理治疗、神经症的心理治疗等四个方面。
结语:风湿病的治疗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治疗风湿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千万不要相信小广告。(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刊号:2012.03,作者:杨本华,娄玉钤,娄玉钤,李满意,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