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第二章:如何煎煮中药
第三章: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第四章:中医分型治下肢静脉曲张
编者按:痛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它的发病都伴随着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而且根治也比较困难。如何才能有效的防治痛风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中药如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
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症状表现。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当机体内嘌呤产生过多时,超过了肾脏的排泄量,导致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沉着于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部位,以致关节产生炎症变化。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痛风发病急骤,大多在半夜或凌晨发作,初为单发性,多在第一跖趾关节,次为指趾关节和中小关节,局部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经治疗数天或数周后症状消退,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可复发转变为慢性。关节呈局部肿大、畸形或僵硬,大多有痛风结石,并可出现于耳壳等部位,如破溃会形成瘘管,排出白色尿酸盐结石。也常导致肾脏病变和高血压。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主要是先天不足,脾肾虚衰,膀胱气化功能下降,使湿浊之邪排泄减缓。加之平常嗜吃膏粱厚味,致湿热内生,湿热流注于关节,蓄积成结而导致关节炎。所以,不管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治疗应重视利尿排石、清解热毒。
●一、痛风急性期治疗
由于关节红、肿、热、痛剧烈,治疗以利尿排石、清解热毒、化湿通络为法。基础方:金钱草15克、海金沙18克、车前草15克、防己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2克、知母10克、赤芍10克、威灵仙30克、银花藤30克、稀莶草15克、土茯苓20克。其它如牛膝、宣木瓜、海风藤、秦艽、赤小豆等,可随症加减。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可清热利尿排石,促进尿酸排泄:防己、薏苡仁、土茯苓健脾除湿利关节,与前面三种药配合,有利于抑制和清除尿酸结晶,预防痛风结石的形成;桂枝、威灵仙、稀莶草舒筋活络,宣痹止痛;赤芍、知母、银花藤清热消炎、活血消肿。
●二,痛风慢性期治疗
日久湿热瘀血人络,关节大多出现局部肿大、畸形、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而热毒表现则有减轻。故治疗大法应在清解排石的基础上,重视化瘀消肿、化痰通络。基础方:金钱草15克、海金沙18克、车前草15克、防己10克、薏苡仁30克、枝枝15克、威灵仙30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稀莶草15克、赤芍10克、乳香10克、姜黄10克、伸筋草15克。其它如桑寄生、木瓜、秦艽、土鳖虫、蜈蚣、全虫、乌稍蛇、山甲片等可随症加减。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防己、薏苡仁作用与前方同;桂枝、威灵仙与地龙、稀莶草、赤芍、姜黄、乳香、伸筋草等相配,具有化瘀消肿、化痰通络功效,利于关节肿硬消散;久服可改汤为丸。肾虚血亏者,可与济生肾气丸配服。
为控制与减少痛风复发,一定要严格控制含嘌呤较高的食品摄入,包括红肉(猪、牛、羊)、家禽(鸡、鸭等)、鱼、虾蟹、贝类、海参、骨髓、豌豆、扁豆、花生、蘑菇、菜花、菠菜、海带等。禁饮酒,多饮水,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如何煎煮中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痛内科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蕞则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那么您知道如何煎煮中药吗?下面就向您进行介绍。
1、浸泡
把药物倒入药锅内摊平,然后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3—4厘米,浸泡0.5~l小时,冬天若用20~30C能蔫7K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在外层形成致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浸出。浸泡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在夏季,以免引起药物酶解和霉变。如果方中花叶类药物较多,吸水量较大,煎煮前应补充加水,使水高出药平面约5厘米。
2、加热火候
一般煎药的火候掌握“先武后文”,即开始用武火,也就是大火,在煮沸后宜改为文火(小火)。火候也与药物有关,一些治疗外感快疾病的中药也可在煮沸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5~10分钟即可。而补益药为主的,比如大多数肿瘤病人的中药,往往多用文火。
3、煎煮时间
应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辨易和用药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一-20分钟。治疗外感疾病的药物(解表药)适当缩短时间,,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l0分钟。治疗慢性病,以滋补为主的药物,头煎煮30~40分钟,二煎煮25~3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10~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
4、二煎(复煎)
头煎结束后,将药汁滤出,茧重新加冷水至高出药平面2—5厘米,继续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为文火煎煮上述时间即可。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
脓耳:凡耳内红肿焮热,鼓膜溃破、耳道出脓的称为脓耳,脓水呈黄色者叫“聤耳”(音停)白色者叫“缠耳”;多因肝经火热引起。患者有耳窍突发疼痛,听力减退,并伴有周身寒热,脉象弦滑而数等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小儿。类似急性中耳炎。
耳聋:耳为肾的外窍,胆及三焦等的经脉会于耳中,所以一般耳病与此三者关系最为密切。耳聋有虚证和实证之分。虚证耳聋,发病较缓慢,初起的先有听力减退,称为“重听”(deafness),其病因为“下元亏损”,肾精不足。实证耳聋,发病骤然,称为“暴聋”,多因外伤、外感风火,或内火上炎所致。
耳痔:凡外耳道内长出小肿块者,统称“耳痔”。多由于肝、肾、胃三经积火酿成,患耳有胀塞,听力减退,耳鸣作痒等感觉。本病类似外耳道乳头状瘤。依肿块形状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如樱桃或桑椹的,称为“耳痔”,状如枣核的称为“耳挺”,头大蒂小如蘑菇的称为耳蕈。
鼻渊 :俗名“脑漏”。本病多由外感风寒,内因胆经之热影响及脑而起,其主要症状为鼻塞,经常流带恶臭味的脓浊鼻涕,有的患者鼻頞(音饿)部有辛酸感(《素问·气厥论》称之为“辛頞”),并可出现头晕,目眩等症。本病相当于鼻窦炎。
鼻痔 :凡鼻腔内生赘肉肿块,统称鼻痔,又称“鼻瘜肉”。本病是由于肺经风湿热诸邪郁滞而成。轻者鼻塞气堵,重者鼻大畸形,甚或垂出外鼻孔。
耳后疽 :本病系由三焦及胆两经火毒引起,其症状为耳后肿痛溃破流脓,并常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等周身症状,类似急性乳突炎。
鼻鼽:是一种由于肺气虚亏,卫气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症,其表现为经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喷嚏。类似过敏性鼻炎。
鼻疳:此症多发生于小儿,常因乳食不调,致上焦有积热引起,也有因风热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症状为鼻孔赤痒,溃破生疮,疼痛。
鼻疖:鼻内或鼻外因肺经壅热而出现小疖肿,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疖肿成熟后顶口出现脓头。同时,可出现唇颊部红肿和全身不适症状。
鼻衄:即鼻窍出血。引起鼻衄的原因颇多,但以实热症为多见。如风温外感,肺素有热,或胃经积热,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鼻衄。此外也有阴虚火旺引起的。
中医分型治下肢静脉曲张
您的小腿肚上是否有许多血管,弯弯曲曲的像蚯蚓一样,有的还可以用手摸到?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初期仅见患肢有静脉扩张、伸长的外表改变,加重时下肢沉重、酸胀、易疲乏和隐痛;中后期静脉扩张、弯曲更加严重,常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溃疡形成。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擅长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甚好。
气滞血瘀型
常表现为患肢青筋迂曲,状若蚯蚓,局部可有压痛或色素沉着,伴有精神抑郁或者烦躁易怒,舌紫暗,或舌面有瘀斑、瘀点。治宜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桃仁酒
炒桃仁15克(中药店有售),优质白酒(38度左右即可,下同)500毫升,先将桃仁打碎,然后浸泡于白酒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每日摇晃1-2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次取泡好的桃仁酒10-15毫升,每日1次,佐餐服用。
红玫饮
在中药店购买玫瑰花60克、红花30克。每日取玫瑰花6克,红花3克,加水浸泡20分钟后,常法煎取药汁,每日l剂,分2次服用。
络归酒
络石藤20克,当归25克,优质白酒1000毫升。将中药店买回的络石藤、当归浸泡于白酒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每日摇晃1-2次,15天后即可饮用。每次取泡好的络归酒10-15毫升,每日1-2次,佐餐饮用。
寒湿凝滞型
常表现为患肢青筋迂曲,下肢微肿,按之凹陷,畏寒怕冷,肢体酸胀,沉重乏力等。治宜温阳利湿,活血通络。
千年健酒
千年健15克(中药店有售),优质白酒500毫升。千年健浸入白酒中,密封保存,每日摇晃1-2次,l周后即成。每次取10-15毫升饮用,每日2次。
高梁牛膝饮
川牛膝6克(中药店有售),高粱米100克。高梁米提前浸泡一晚上,牛膝用纱布包裹,一同人锅煎煮至高粱米软烂,去药包,食高梁,并饮用药汁。每日1次,分2顿服完。
湿热蕴结型
患肢青筋迂曲,局部红肿有硬结,用手指按压有明显的压痛,大便黏滞且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舌苔黄腻,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赤小豆汤
赤小豆30克,提前浸泡4小时,加水煮至熟烂,食豆饮汤,每日1次。
薏苡仁粥
薏苡仁50-100克,浸泡于500毫升的清水中1小时,入高压锅中加水800-1000毫升煮粥,煮至薏苡仁熟烂即成。每日分2次食用。
结语: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小编还是不得不提醒一下大家,骑车上下班一定要注意保护您的关节,以免受凉。(文章原载于《益寿宝典》《抗癌之窗》《益寿文摘》,刊号:2012.02,作者:孙清廉,吴煜,孔凡黎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