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足则血无力,五脏也会没精神。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气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人的形体和精神都根源于气,中医认为:“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意思是说,气是决定人生死的基本物质,人体内的气机只有有条不紊地积聚、发挥作用,人才得以生存。因此,体内气旺则健康,一旦失去了气,人就失去了生命。气在人体中运行,发挥着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和气化的作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所以,气是人存在的根本。
气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就是说,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人体的气化作用变成红色的液体,就叫做血。气推动着血液在人体内循行不息,当一身的气不足时,血液就无法滋养、濡润人的脏腑、形体、感官,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形成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者以全身之气不足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气息微弱,脏腑功能低下,适应能力较差,不耐风邪、寒邪、暑邪,易患感冒和内脏下垂等疾病。而且一旦感冒或生病,持续时间较长,恢复也慢。由于气息微弱、呼吸短促,气虚体质者一般“懒”得说话。气虚体质者的,五脏中某一脏的气血不足都有具体体现,下面我向大家做具体介绍。
心气虚
心主血脉,其面在华。心气虚则血不足,气虚体质者面色萎黄或淡白。心主神明,人的七情六志都由心所主统,所以气虚体质者易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精神不振的现象,性格较内向。心为脏,小肠为腑,两者在五行中都属火,心与小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心气虚则气血推动无力,小肠易腹胀或便秘。
肺气虚
肺主气。肺气虚,气虚体质者气息低弱,并且气短,说话语音低。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寒邪、风邪最易通过口鼻、皮毛侵入人体,所以气虚体质者易患感冒和哮喘。肺为脏,大肠为腑,两者在五行中都属金,肺与大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肺气不足,气虚体质者易便秘或者腹泻。
肝气虚
肝开窍于目。肝气虚,气虚体质者易出现目眩、视物昏花现象,并且目光少神。肝为脏,胆为腑,两者在五行中都属木,肝与胆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肝主疏泄,如果气血不足,气虚体质者易情绪不稳定,并且胆小不敢冒险。
肾气虚
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肾气虚,气虚体质者毛发不泽。肾为脏,膀胱为腑,两者在五行中都属水,肾与膀胱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肾气不足,膀胱受影响,气虚体质者小便较多。
脾气虚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虚,气虚体质者唇色淡白。脾主肌肉和四肢,气虚体质者的肌肉松软,常感觉肢体疲乏无力。脾为脏,胃为腑,两者在五行中都属土,脾与胃构成脏腑表里关系,脾气血不足,气虚体质者易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