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是一种厂常见的中药材,因其明显的外部特征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钩藤功效有很多,临床运用也相当的广泛,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吧。
目录
1、钩藤的简介 2、钩藤的功效有哪些
3、钩藤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4、钩藤的附方有哪些
5、钩藤配伍应用有哪些 6、钩藤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7、新生婴儿该不该喝钩藤茶 8、钩藤的副作用有哪些
钩藤的简介
钩藤,别名钩丁、吊藤、鹰爪风、倒挂剌等。是茜草科钩藤属常绿藤本植物,攀援状灌木,茎枝方柱形纤细无毛,叶纸质呈椭圆形,头状花序。
钩藤要以带钩的茎枝入药,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功效 ,现代药理实验还证明钩藤有降压作用 ,因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四棱角,无毛。
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cm,宽3-7cm,两面均无毛,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白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mm,无毛。
托叶狭三角形,深裂达全长2/3,外面没有绒毛,里面无毛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不计花冠直径5-8mm,单生叶腋,总花梗具一节,苞片微小,或成单聚伞状排列,总花梗腋生,长5cm,小苞片线形或线状匙形,花近无梗,花萼管疏被毛,萼裂片近三角形,长0.5mm,疏被短柔毛,顶端锐尖。
花冠管外面无毛,或具疏散的毛,花冠裂片卵圆形,外面无毛或略被粉状短柔毛,边缘有时有纤毛,花柱伸出冠喉外,柱头棒形。果序直径10-12mm,小蒴果长5-6mm,被短柔毛,宿存萼裂片近三角形,长1mm,星状辐射。花、果期5-12月。
产地生境
常生于山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及江西,国外分布于日本。
生长习性
钩藤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也不严,在一般土壤中就能正常的生长,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常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溪边、丘陵地带的疏生杂木林间或林缘向阳处。
品种分类
华钩藤
木质藤本,高达3米。小枝四方形,全体光滑无毛,钩近于叶腋生,长约1.5厘米。
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7厘米,宽5.5~9.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两而均无毛,叶柄长约1厘米,托叶膜质,圆形,全缘,外反,长达1.5厘米。头状花序直径约4厘米,花序柄长5~8厘米,无毛,花萼管状,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或卵形,长约1.5毫米,密被灰色小粗毛,花冠管状,长1.2~1.5厘米,先端5裂,裂片近圆形,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比花药短,子房下位,花柱线形,伸出于花冠管之外,柱头头状。蒴果棒状,长0.8~1.2厘米,被紧贴的长柔毛。种子细小,两端有翅。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大叶钩藤
小枝和叶片均被褐色毛茸。叶片椭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10--16cm,宽6--12cm,托叶2裂,裂片较宽。总花梗被褐色毛茸,头状花序球形,直径4--4.5cm,花冠淡黄色,蒴果纺锤形,有长柄。
毛钩藤
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长粗毛。头状花序球形,单个腋生或顶生,总花梗被长毛,长3--5cm,中部着生6枚以上苞片,花冠淡黄色或淡红色,密被粗毛。蒴果纺锤形。
华钩藤
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7cm,宽5.5-9.5cm,两面无毛,托叶大,半圆形,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花绿白色。蒴果无柄,倒卵状椭圆形,具宿萼,种子具翅。
无柄钩藤
叶椭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上面光滑,下面稍带粉色;托叶2裂,裂片条形,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的总状花序,总花梗中部或中下部着生4--6枚苞片,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蒴果纺锤形。
钩藤的功效有哪些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1、《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2、《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3、《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4、《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5、《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6、《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7、息风止疼:本品味甘、微寒、入心肝二经,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经之热而息风定惊止搐。正如《本草纲目》曰:“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予肝木,风静火熄,则诸证自除”。故常用治疗厥阴抽搐、小儿急惊、小儿夜啼、妇女子痫、小儿惊风等各种抽搐疾痛。
8、清热平肝:钩藤甘微寒、入肝经,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药性赋》曰:“钩藤甘寒专解痉,功在清热息肝风”。《本草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故临床常治疗肝经有热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风热头痛,高血压,疹出不畅等证。
9、透疹:钩藤甘微寒,质轻味薄,轻能透发,寒能解热。故有透疹之功。小儿麻疹,水痘、风疹疾病,疹出不畅、均可选用。
10、鉴别应用:钩藤与菊花、两药均能平肝和疏泄风热之邪,对于肝经风火上炎之头痛目眩及风热外感头痛目赤证,常相伍为用。但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
临床应用
1、用于热证抽搐。小儿或成人的高热抽搐,都常用钩藤。小儿急惊风尤为多用,在小儿高热而有抽搐倾向者,用钩藤有预防作用,对程度较轻的抽搐也有止痉作用。但对抽搐较重者,钩藤的止痉作用较弱。又单用效力不甚显著,须配羚羊角或犀角、天麻、全蝎,以加强清热,止痉作用,方如羚角钩藤汤。
2、用于肝风晕眩,治高血压所致的头晕眩,取其有降血压的镇静作用。对改善肢端麻木感也有一定帮助。常配桑叶、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如肝阳上亢较显著,兼有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苔黄、脉弦数,则更配石膏清热、茯神镇静,方入钩藤散。
钩藤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1、镇静和抗惊厥
本品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而无催眠功效,能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增加戊巴比妥的入睡率。
华钩藤中所含的柯南因碱、二氢柯南因碱、缝子木素甲醚对大鼠脑细胞的3H-5-HT结合率有抑制作用,以柯南因碱作用最强。这可能是钩藤临床用于某些5-HT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如更年期、老年期抑郁症的药理基础。
本品醇浸剂皮下注射能防治实验性豚鼠癫痫的发生。钩藤注射液有抗电惊厥的作用。本品醇浸剂有一定的对抗戊四氮、戊四唑所致的惊厥作用,且与牛膝同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2、降压
本品水煎剂麻醉犬静注后血压可明显降低30%—40%,持续3—4小时以上。钩藤总碱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呈现降低-上升-再降低之三相变化。
本品水煎剂灌胃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陛高血压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第8周起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明显下降。
本品的降压功效与煎煮时间有关,久煎则降压作用减弱,以煎20分钟为宜,证实了钩藤后下的传统的合理性。
本品与牛膝同用有明显的降压协同作用。证实了中医认为牛膝引药下行,引肝火下降的观点。
本品降压的机制是多方面的
①钩藤可抑制高血压大鼠纹状体、视丘、海马区域内的钙通道而发挥降压作用。
②钩藤吲哚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③二氢柯南因可选择地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毛钩藤碱能抑制几种兴奋剂所致的血管收缩。
④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对心脏的负性变时变力作用,对血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2、对心脏
(1)对心律的作用
本品可减慢豚鼠离体心房的自发节律,抑制心房的收缩力,并且不被阿托品所阻断。
可非竞争性地拮抗异丙肾上腺素正性变时作用,其负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膜钙转运有关。
(2)抗心律失常
钩藤总碱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化钙诱发的室颤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3、抗聚抗栓作用
钩藤碱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和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解聚作用,并且比阿司匹林略强,与天麻合用抑制聚集的作用增强。
钩藤碱还能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这些可能都是钩藤防止血栓形成的积极因素。
4、毒性作用
小鼠1次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钩藤煎剂为29.0±0.8克/公斤:钩藤总碱为144.2±3.1毫克/公斤:钩藤碱为162.3毫克/公斤:总碱口服为514.6±29.1毫克/公斤。
在亚急性毒性方面,家兔每日用钩藤煎剂灌胃2次,每次5克/公斤(比治疗量大2.5倍),连服10天,无中毒症状。
钩藤碱50毫克/公斤连续给14天、不引起大鼠内脏的病理改变,剂量加倍,虽肝脏有轻度炎症变化,停药后即恢复正常,对饮食、体重及外观行为均无影响。
5、其他
(1)平喘:钩藤总碱可抑制组胺所致的哮喘,并可防止其窒息死亡。
(2)解痉:钩藤水煎剂对组胺所致的痉挛有解痉作用。钩藤碱对兔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
(3)对大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4)硬毛帽柱木碱对盆神经电刺激而引起的膀胱痉挛性收缩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
钩藤的性味归经
性味: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蜀本草》:"味苦。"
归经:入肝、心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
②《本草经疏》:"手少阴、足厥阴经。"
钩藤的附方有哪些
1、治小儿惊热
钩藤一两,硝石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2、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
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门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3、治诸痫啼叫
钩藤、蝉壳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4、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
钩藤、枳壳、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5、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
钩藤二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6、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
钩藤、桑根白皮(锉)、马牙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7、治全身麻木
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8、治半边风
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排风藤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9、治面神经麻痹
钩藤二两,鲜何首乌藤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
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11、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钩藤根五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2、治关节痛风
钩藤根半斤,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半身不遂
钩藤根四两,五加根皮、枫荷梨根各二两。水煎去渣,同老鸭一只炖服。
14、治精神分裂症(癫痫)
钩藤根一两,石菖蒲根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15、治小儿高热
钩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16、治妊娠水肿
钩藤根一两五钱。水煎去渣,同鸡一只炖服。
17、治跌打损伤
钩藤根三两,水煎服,白酒为引,药渣捣烂外敷。
钩藤配伍应用有哪些
配天麻
钩藤清热熄风。天麻熄风祛痰、平肝止痉、稍兼温燥。二药合用,钩藤之清能减天麻之燥,平肝熄风、两无弊害。既治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
配薄荷
钩藤甘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薄荷清热疏风、透疹、清利咽喉、头目。钩藤偏于清,薄荷偏于散。二药配伍,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钩藤入煎荆宜后下,不可久煎。
配牛膝
钩藤甘寒、质轻味薄,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并能降压。牛夕苦酸平,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引血下行以降压。两药配用,清一补,清上补下,平脬熄风。可治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麻木,膝软乏力。
配全蝎
钩藤清肝泄热雨平肝阳,熄风镇痉,治肌肉跳动,手足抽搐。全蝎熄风止抽,通络止痛,解毒散结,能弓}各种风药直达瘸所。对于频频抽动,手足震颤、止痛作用均强。二药合用,清热熄风,通经止痛。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不安等证。
配菊花
钩藤清泄肝热而平肝阳,熄风镇痉。菊花长于平降肝阳,疏散风热。二药合用,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配紫草
钩藤质轻味薄、有透发清热之力。紫草甘寒、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两药合用、透疹之力较强。用于疹出不畅。
《本草正义》:“濒潮又谓其发斑疹,则本于钱仲阳之紫草散、方用钩藤子、紫草茸等分末、温酒调服。按仲阳之所发斑,即是痘疮及瘄子,非今人时病中之能谓发斑。
钩藤轻能透发,清能解热,而佐以紫草凉血活血,助其流动,又以酒辅之,能发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稳妥之法”。
钩藤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1、钩藤散
组成
钩藤3分、白茯苓3分、黄芩3分、川升麻3分、白鲜皮3分、龙齿1两、玄参1两、石膏1两、寒水石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用法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半合,搅令匀,重煎1-2沸,分温2服。
主治
小儿忽得惊痫,壮热口燥。
来源:《圣惠》卷八十五。
2、钩藤煎
组成
钩藤1分、子芩半两、知母半两、寒水石3分、川升麻半两、沙参1两(去芦头)、蚱蝉2枚(去翅足,微炒)、蜣螂2枚(去翅足,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加蜜5两,以慢火煎炼为膏。
用法
每以熟水调1杏仁大服。日3次。
主治
小儿惊痫,体热羸瘦。
来源
《圣惠》卷八十五。
3、羚角钩藤汤
组成
羚角片一钱半、先煎(4.5g)、双钩藤三钱,后入(9g)、霜桑叶二钱(6g)、滁菊花三钱(9g)、鲜生地五钱(15g)、生白芍三钱(9g)、川贝母去心四钱(12g)、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五钱(15g)、茯神木三钱(9g)、生甘草八分(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
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来源:《通俗伤寒论》卷二
4、白芍钩藤茶
组成
白芍5g、钩藤3g、绿茶3g。
用法
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
柔肝清热,平肝熄风。
主治
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来源:传统药茶方。
钩藤泡茶的功效有哪些
钩藤茶
材料:罗布麻90—180克,钩藤90—180克,红枣。
主治
(1)肝风内动或风热上扰的眩晕头痛。
(2)惊痫抽搐。
(3)高血压,失眠。
(4)预防感冒。
制法:取罗布麻与钩藤研成粗末。每取20克,加红枣10枚(去核),置保温瓶中,冲入开水,闷泡10分钟后,代茶频饮。
宜忌:阳虚者慎用。
钩藤蜜茶
材料:蜂蜜15公克,钩藤15公克,绿茶茶叶1公克,水600㏄。
做法
(1)钩藤洗净沥干水份备用。
(2)取一陶锅,将作法1的钩藤放入锅中,加入水600㏄煮约8分钟。
(3)将作法2的汤汁过滤至碗中,加入蜂蜜与绿茶茶叶,待茶叶泡展开后即可饮用。
天麻钩藤茶
材料:天麻5克,钩藤6克,绿茶10克。
做法:将天麻、钩藤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以其汁液冲泡绿茶盖严浸泡5-10分钟即可。
新生婴儿该不该喝钩藤茶
在祖国的某些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习惯,即喜欢给刚出生的新生儿服黄连、钩藤茶等草药。据说这样能解婴儿从母体带来的“胎毒”,保证日后夏不生痱、冬不长疮疖。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而且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钩藤茶是以钩藤为主药的一个中药方剂。在许多老一辈父母的观念里,钩藤茶与新生儿要保暧避风、洗澡、尽早开乳一样,似乎成了一个新生儿的保健常规了。
人们常把钩藤茶称作“开口茶”,意在去胎毒,助消化,通利大小便,防惊风,败火热。中药房里的工作人员只要一听是给初生婴儿服用的,往往就会随手抓几味药,不用称量就放入药袋。一般钩藤茶中主要有钩藤、蝉蜕、木通、大黄、黄连、僵蚕、茯苓、金银花、陈皮等药。
钩藤,别名双钩藤、莺爪风,为茜草科藤本植物大叶钩藤的带钩茎枝。钩藤入药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将其视为小儿专用药,陶弘景就在书中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钩藤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其煎液的化学成分主要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
在临床上,钩藤广泛应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病症。钩藤茶里的主要药物大体都是些清热、通利、息风、健脾胃之类的药,药性相对较和缓,而且一般司药人员抓药的药量较轻,故还是比较安全的。但给初生婴儿特别是一些早产儿服用时还是得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出生时小儿吞咽功能是完善的,尽早“开口”对小孩饮食的规律化是很有利的。但由于小儿胃的“入口”处即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而胃的“出口”处即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故容易发生溢奶和呕吐,早产儿更是如此。故在喂食时应特别注意,早产儿一般不主张服用钩藤茶,可在体重接近足月儿时服用。
二、新生儿体内萄葡糖醛酰转移酶活力低,早产儿尤甚,这是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钩藤茶里面的清热利湿药对黄疸有一些效果,能起到退黄的作用。但当新生儿的黄疸出现得异常早及黄疸较严重时,通常属于病理性的,这时钩藤茶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需要及时就医。
三、新生儿出生时虽然肾脏已具有与成人数量相同的肾单位,但在组织学上还不成熟,其肾小球滤过功能低,肾浓缩功能差,故一些作用较强的通利药宜少用或慎用。
四、小儿服钩藤茶时通常煎汤量为30~50ml,每天分两次服用。小儿出生时味觉已发育完善,可在汤内放入少许蔗糖,但不宜太多。喂食后要用温开水清洗口腔,以免药液对口腔有不良刺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宝宝出生时非常健康,大可不必非要服用“钩藤茶”。家长觉得孩子有必要用钩藤茶时,也应该首先咨询一下医生,医生在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后,会开出一剂合适的“钩藤茶 ”药方。
钩藤的副作用有哪些
毒副作用
钩藤碱和钩藤总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62.3mg/kg与144.2mg/kg,中毒时活动减少,全身无力;煎剂每日10g/kg分2次给兔灌服10天,钩藤总碱以50mg/kg给大鼠灌胃14天,均未见毒性症状与内脏病理形态的变化。
钩藤总碱按每公斤50mg与100mg分别给幼大鼠灌服二月,低剂量组对生长、发育,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无明显影响,而高剂组的致死动物的心、肝、肾均呈明显的病理变化,因此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的检查。
钩藤煎剂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6.1±4.3g/kg或29.05±0.8g/kg,钩藤嫩枝煎剂则为35.2±5.4g/kg。
钩藤总碱盐酸盐对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514.6±29.1mg/kg和144.2±3.1mg/kg。
钧藤碱对小鼠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62.3mg/kg和165mg/kg。
家兔灌胃钩藤煎剂5g/kg,每日2次,连续10天,无明显中毒症状。幼年大鼠灌胃钩藤总碱盐酸盐50mg/kg(治疗剂量),每日1次,于14天后解剖观察,未见内脏法生病理形态改变。
但剂量加倍时,肝脏出现轻度炎性改变,停药后可很快恢复。
断乳大鼠灌胃钧藤总碱盐酸盐50-100mg/kg,每日1次,连续2月,停药后再观察1月,小剂量(50mg/kg)对动物生长、发育、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无明显影响,病理检查仅见肾脏轻度营养性障碍。
大剂量(100mg/kg)则可使动物致死。死亡的动物心、肝、肾均有明显的病变。
用药禁忌
1、《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2、《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钩藤掺假的识别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的茎枝。
具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头痛眩晕等症,是一味较常用中药。
古人认为,“用钩,取其力锐尔”,“去梗纯用嫩钩,功力十倍”。
据了解,现在钩藤的质量令人担忧,有些质量达不到药典规定。
掺假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掺有太多的非药用部位。掺假严重者,非药用部位可占2/3。
具体体现在:一是掺有不带钩的茎枝;二是带钩的茎枝过长,有的长度可达5—6厘米甚至更长。
药典规定带钩的茎枝长度应为2—3厘米。非药用部位过多会使钩藤的质量大打折扣,应引起重视。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种中药材:钩藤。钩藤和其他中药一样,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历史中有着很广泛的运用,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钩藤的功效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疾病的中医治疗中都会用到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