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小儿惊厥 中医治疗惊厥效果好

阅读:411

  小儿惊厥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而且一般发病的情况比较严重,危害很大,但是什么是惊厥?高热惊厥的症状如何?中医如何治疗惊厥的? 带着这些问题随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小儿惊厥病因及症状 2、惊厥诊断鉴别

  3、中医辨证分型 4、中医治疗惊厥

  5、针灸治疗惊厥 6、中医其他疗法治疗惊厥

  7、惊厥的预防及护理 8、惊厥的注意事项

  小儿惊厥病因及症状

  病因

  惊厥可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引起,但这种异常放电可由许多原发性颅内病变(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脑炎,颅内出血,肿瘤)引起,或继发于全身性或代谢性(如缺血,缺氧,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疾病。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对诊断很重要,是进行特殊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主要病因如下:

  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严重的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的脑病,主要发生在满月的婴儿身上,主要变现的特点就是惊厥,还有意识上的障碍。

  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

  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是常见的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

  因难产或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

  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1~2天内死亡。

  4、感染

  以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大多为生后感染,发病在生后1周以后。

  临床表现是非常的异性的,一开始惊厥变现的是微小型的,慢慢的变为强值性的或者是多灶阵挛性。

  胎儿在宫内感染风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

  不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

  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

  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钙:定义为血清钙水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

  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和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镁: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

  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钠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6、其他原因

  撤药综合征、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色素失禁症等均可在新生儿期出现惊厥。

  症状

  新生儿惊厥常见的是局灶性的,可能难以辨认。

  游走性阵挛性肢体抽动,交替性半侧肢体惊厥或原发性大脑皮质下惊厥(呼吸骤停,咀嚼运动,持续性眼偏斜,肌张力发作性改变)都是常见的。很少有癫痫大发作。

  阵挛性肌肉活动伴肌张力增高和烦躁不安必须与真性惊厥相区别,烦躁不安只有在刺激后才会产生阵挛,握住肢体不动可制止阵挛。

  而惊厥是自发产生的,握住肢体时仍感觉到肢体的抖动。

  惊厥诊断鉴别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疑颅内感染者需做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必要时做涂片染色和培养等,这是诊断、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对颅内感染、出血的诊断十分重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第一次惊厥的患儿应争取做脑脊液检查。

  2、头颅影像

  疑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和颅脑畸形者,可选做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等检查。

  3、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怀疑心源性惊厥者可选做心电图,疑有婴儿痉挛症及其他类型癫痫或脑占位性病变可做脑电图。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癫痫在脑电图表现为棘波、棘慢波和多棘波以及阵发性高幅慢波。EEG对癫痫的诊断阳性率约60%,诱发后阳性率可提高到70%~80%,但脑电图阴性也不能排除癫痫的诊断。

  4、选择性进行的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①、血、尿、大便常规

  白细胞增高伴核左移提示细菌感染,但需注意部分病毒感染(如乙型脑炎)和单纯惊厥亦可有白细胞增高,白细胞伴原始或幼稚细胞增多则是提示脑膜白血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提示脑寄生虫病。尿常规发现有蛋白质、血尿和各种管型时,特别患儿有高血压时,应考虑肾炎所致高血压脑病。值得注意的是对突然高热伴惊厥和严重全身中毒症状的患儿,肛诊或盐水灌肠检查大便是及早诊断中毒型痢疾的重要手段。

  ②、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血钙、血镁、血钠、血磷、肝功能、肾功能等测定。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可查找相关病因,如血糖过低考虑低血糖或瑞氏综合征,血电解质异常提示可能系电解质紊乱所致惊厥,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则血胆红素特别是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

  ③、其他特殊检查

  如生化、组织化学或染色体检查,常用于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尿三氯化铁试验检查苯丙酮尿症。还有如免疫学检查、毒物检测等。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期

  惊厥发作往往不典型,须与以下现象或疾病相鉴别。

  ①、震颤

  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运动不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而惊厥的幅度大小不等、低频率、无节奏抽动,不受剌激影响,并常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两者较容易区别。

  ②、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

  正常新生儿的睡眠,约有一半时间处于活动睡眠期。常在入睡开始或将近觉醒时出现,眼球在合拢的眼睑下转动,有节奏的嘴动,面部微笑或怪相,头部和肢体伸展或扭动,但在清醒后这些动作都消失并不再出现,故与惊厥易于区别。难于区别时,可借助于脑电图检查,活动睡眠期的脑电波正常。

  ③、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生后1个月内起病,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REM期少见,偶可为声音等刺激诱发。肌阵挛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抽动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次/s的频率成串出现,持续数秒。此种成串的肌阵挛性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持续20~30分钟,或长达90分钟,可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是正常的。偶有家庭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前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④、早产儿呼吸暂停

  这种呼吸暂停一般持续20s或稍久,常伴有心率减慢,而由于惊厥的呼吸暂停则心率一般保持原状,并不减慢。

  2、婴幼儿期和儿童期

  ①、癔病性抽搐

  见于年长儿,女多于男,有情感性诱因,可表现为惊厥,常呈强直性,持续时间较长,不会发生跌倒和跌伤,无舌咬伤和大小便失禁,面色无改变,不发绀,心率、脉搏、呼吸、血压正常,眼球活动正常,瞳孔不扩大,对光反射正常,意识不丧失,无发作后睡眠,脑电图示正常。用精神暗示疗法能终止发作,而周围有人围观时不易停止发作。在情感因素下有再发倾向。应注意观察发作时表现,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谨慎诊断。

  ②、晕厥

  神经性暂时性脑血流减少可致晕厥,多在疲倦、神经紧张,受恐吓等情况下发生,特别是突然站立时发生。发作时面色苍白、出汗、手脚发冷、心跳缓慢、血压下降、意识短暂丧失,甚至短暂肢体发硬、痉挛。平卧后常会迅速清醒,持续时间较短。

  ③、屏气发作

  常因情绪反应引起,多在6~12个月龄起病,大多在3岁后消失。发作前先有啼哭,后有屏气、呼吸暂停、发绀,甚至短暂强直或阵挛,发作1min左右自然终止,呼吸恢复,发绀消失,并再啼哭,随后入睡,发作频度不一,脑电图无异常。有发作先兆者,转移注意力后可中止发作。部分患儿年长后可发生晕厥。

  ④、情感交叉腿综合征

  指发作性两腿交叉摩擦,同时面颊潮红、出汗、双眼凝视、会阴部有分泌物,带有性色彩,常使家长极为恐慌。一般发生在睡前或刚醒后,也可白天发生,发作时将小儿注意力转移到有兴趣的方面去,能够中止或减少发作。有时会阴部搔痒或蛲虫病为其发作诱因。脑电图无特异性异常。一般这些症状仅持续一段时间,能自行缓解,年长后大多停止发作。个别病人日后可能出现行为问题。

  ⑤、抽动障碍

  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不自主重复快速痉挛,常见眨眼、面肌抽动及颈、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精神紧张刺激是促发因素。有意识地控制可暂停,睡眠时消失。发作时意识始终清楚,抽动发作时不会出现跌倒,脑电图无异常。

  中医辨证分型

  急惊风

  一、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突然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方药

  疏风清热,息风镇惊。银翘散加减。

  2、感受暑邪,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迷,四肢抽掣,惊厥不已,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方药

  祛暑清热,开窍镇惊。清瘟败毒饮加减。

  3、感受疫邪

  1)、气营两燔,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谵妄,神昏,惊厥,舌深红或绛,苔黄糙,脉数有力。

  治法方药

  清热解毒,凉血息风。白虎汤合紫雪丹加减。

  2)、湿热疫毒,突然壮热,神志不清,或烦躁谵妄,反复抽搐,惊厥不已,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挟脓血,舌红苦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化湿,解毒息风。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痰食惊风

  先见纳呆、呕吐、腹痛、便秘、痰多等,继而发热神呆,迅即出现昏迷痉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苔黄厚而腻,脉弦滑。

  治法方药

  消食导滞,涤痰镇痉。玉枢丹合保和丸加减。

  三、惊恐惊厥

  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脉多数乱。

  治法方药

  镇惊安神。抱龙丸或安神丸。

  慢惊风

  1、土虚木亢

  形神疲惫,面黄不饮,嗜睡露睛,粪稀青绿,时有腹鸣,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时或抽搐,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方药

  温运脾阳,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汤加减。

  2、脾肾阳衰

  面色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凉,额汗,抚之不温,四肢蹶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方药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固真汤或逐寒荡惊汤加减。

  3、阴虚风动

  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或强直,时或抽搐,大便干结,舌光无苦,质绛少津,脉细数。

  治法方药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或三甲复脉汤加减。

  中医治疗惊厥

  1、感受风邪

  主证: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镇惊熄风。例方:银翘散。

  常用药: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甘草、钩藤、菊花、僵蚕、羚羊角(或骨)、蝉衣、石决明。

  应急措施:针刺人中、合谷穴,强刺激,高热配曲池,十宣放血,热盛者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牛黄丸。

  2、感受暑邪

  主证:夏季暑热天气,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四肢抽搐,惊厥不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祛暑清热,开窍镇惊。

  例方:清瘟败毒饮。

  常用药:石膏,知母,甘草,黄芩,黄连,山栀,星角,生地,赤芍,丹皮,羚羊角(或骨),钩藤,菖蒲。

  应急措施: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百会、涌泉、配曲池,十宣放血,热盛者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抽搐较频者可加止痉散内服,亦可用鲜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或白糖摊于纱布上,盖贴囟门以缓解痉挛。

  3、感受疫邪

  主证:起病急骤,壮热,烦躁,口渴,神昏,谵语,惊厥不已,或呕吐,腹痛,或大便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例方:黄连解毒汤。

  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甘草、白头翁、秦皮、钩藤、全蝎、羚羊角(或骨)、木香。

  应急措施:针刺人中、合谷、百会、涌泉配曲池,十宣放血,热盛者可选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抽搐频繁者可加入止痉散内服,呕吐频繁者可加玉枢丹。

  4、痰食积滞

  主证:证见呕吐,腹痛,纳呆,伴神昏,惊厥,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涤痰镇惊。

  例方:保和丸。

  常用药:神曲、山楂、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木香、大黄、僵蚕、胆星、钩藤。

  应急措施:针刺人中、合谷,配丰隆穴,痰盛者可选用至宝丹、苏合香丸内服,呕吐频繁者可加玉枢丹。

  5、惊恐惊厥

  主证: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甚至惊厥,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苔无异常变化,脉多数乱。

  治法:镇惊安神。

  例方:抱龙丸、安神丸。

  常用药:人参、茯苓、五味子、酸枣仁、橘红、半夏、甘草、胆星、朱砂、天竺黄。

  应急措施:针刺人中、合谷,抽搐较频者可加止痉散,痰盛者可加小儿回春丹、琥珀抱龙丸。

  针灸治疗惊厥

  1、针刺疗法

  (1)、针刺人中、合谷、涌泉,强刺激,并酌情留针。

  (2)、急惊风,取人中、合谷、内关、太冲、涌泉、百会、印堂,高热取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取丰隆,牙关紧闭取下关、颊车,均用中强刺激手法。

  (3)、上肢抽搐取内关、曲池、合谷,下肢取承山、太冲,牙关紧闭取下关,颊车用补法,中强刺激手法。

  2、耳针疗法

  取穴:神门、皮质下、枕、内分泌、肝,针用泻法,强刺激,留针30~50分钟。

  3,三棱针疗法

  取穴:少商、人中。操作:用三棱针点刺上穴,出血少许,一般操作结束后,可使上火下降,则热退搐止。

  4、指针疗法

  (1)、配方

  第二、三、四指间尺、桡侧横纹至中央四缝穴处。

  治法:用指掐、推压法,术者以左手握住患儿的右手或左手,使患儿手掌伸平,右手拇指沿患儿食指第二指间关节尺侧横纹起始端掐起,并逐渐推到中央四缝穴处,然后再沿第二指间关节桡侧横纹起始端掐起,逐渐推中央四缝穴处,故也称“挤掐四缝穴”。

  以下中指、无名指的操作方法同上述。按次序连续掐完三指为治疗一次。每日一次。

  (2)、配方

  中指根部(双)。

  治法:用掐压法。术者用手大拇指甲掐患儿中指根部(双),停留片刻,即可定惊、开窍。

  (3)、配方

  颊车、人中。

  治法:用掐压法。以食指指尖掐压人中,再以拇、食指掐压双侧颊车穴,逐渐加力,口开即止。

  (4)、配方

  人中、大都(双)、合谷(双)。

  治法:用掐压法。以双手拇指指尖强力掐压双侧大都、合谷穴和人中穴(食指掐),逐渐加力,每穴1.5~3分钟,病情缓解即止。

  (5)、配方

  涌泉、人中、十宣、合谷。

  治法:用掐压法。自上到下依次掐压穴位,逐渐加力,每穴1.5~3分钟。必要时可点刺十宣穴。

  (6)、配方

  合谷、太冲、涌泉。高热配十宣(刺血),晕厥配人中。

  治法:用掐压法。自上至下强力掐压主穴或配穴。指力由轻到重,逐渐加力,每穴1.5~3分钟。

  中医其他疗法治疗惊厥

  1、搐鼻疗法

  通关散吹鼻取嚏,以止惊开窍,若牙关紧闭可用生乌梅一个搽牙。

  2、药浴疗法

  (1)、配方:银花20克,薄荷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放入清水中浸润,然后蒸馏收集药液,药渣加水适量,温浸一小时,浸液沉淀并浓缩至适量,合并馏液加入乙醇15毫升,再加蒸馏水100毫升,用以重点擦洗曲池、大椎、风府及腋上。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发热所致高热惊厥。

  (2)、天麻、朱砂各3克,乌蛇肉(酒浸)5克,白矾、青黛各6克,麝香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为散,储瓶密封备用。使用时,每次取本散6克,桃枝(枝叶)1握,加清水适量煎10沸,待温用毛巾蘸药水外洗前胸、腹、头面及四肢,每日一次。

  功效:清热息风、开窍护脑。适用于惊风及伤风不治,渐传风证、僵仆等证。

  3、刮痧疗法

  背部刮大椎至胃俞区域,头部刮百会穴,手部刮内关与合谷穴,足部刮太冲穴。

  急惊风者,加刮人中、大椎、曲池、丰隆穴。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术者以中等力度先刮背部,后刮头与手足部,刮至局部出现潮红或痧痕为宜。

  4、脐疗

  (1)、雄黄15克,砂仁2克,栀子5个,冰片0.2克,共压细粉。麝香0.2克。

  用法:先将麝香粉放入脐中,再用鸡蛋清调药粉成膏,外敷脐部,涂药直径为6厘米,常规法固定。主治急惊风。

  (2)、羌活、防风、天麻、薄荷、黄连、甘草、全蝎、僵蚕、胆南星各9克,犀角粉、朱砂各3克,牛黄1.5克,冰片、麝香各1克,共研细粉。

  用法:取上药3克,水调成膏涂脐,常规固定。主治急惊风。

  (3)、芙蓉叶30克。

  用法:上药捣烂敷脐,常规固定,主治急惊风。

  (4)、蚯蚓2条,麝香0.2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敷脐,常规法固定。主治急惊风。

  (5)、嫩芙蓉叶20克,鸡蛋一个。

  用法:芙蓉叶捣烂,和入鸡蛋煎熟作饼,贴脐上,冷则更换。主治急、慢惊风。

  妙招

  妙招一

  小儿惊厥如伴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妙招二

  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

  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在家里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

  妙招三

  如果采取以上两种方法处理后,小儿惊厥痉挛仍是不能平息,以至引起呼吸停止,家长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同时专家提醒,如果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小儿惊厥痉挛平息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家长仍需将惊厥宝宝送到医院检查。

  惊厥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

  及时退烧是防止高热惊厥出现或反复发生的制胜法宝。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时,妈妈就要及时为宝宝采取降温措施,尤其是曾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宝宝。

  1、理方法降温

  可以用20℃左右的凉水毛巾湿敷宝宝的头部。

  此外,买些冰垫放在冰箱最冷的地方,一发热就敷在头上或其他大动脉的地方,如脖子下、大腿根等地方。同时,高热不退时还可以洗温水澡,全身用温水擦拭,促进外周血管扩张,利于热量散出。

  2、药物退热

  家中应常备宝宝退热药,如美林、泰诺等。

  当物理降温法没有效果时,要及时用药物降温。也可以二者同时进行。另外,服药后还应多喝温水,以利出汗排热。

  如果在家中不能退热,要及时去医院。

  温馨提示

  1、平时要预防感冒

  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宝宝少接触,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2、提高宝宝免疫力

  营养均衡、经常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宝宝抵抗力。

  3、宝宝退热后,要观察体温、出汗情况

  若汗出热退,则病情好转,及时为宝宝擦干身体,更换衣服及被褥,以防受凉。

  护理

  1、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解松领扣,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现窒息时,应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

  2、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

  3、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4、有高热时,应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

  5、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

  6、必要时可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

  7、迅速送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药物护理

  大部分宝宝之所以患上该症,通常是因为身体发热所致,因此家中应该储存适合幼儿的退烧药,给他喂食,但使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在采取家庭护理无效的情况下。

  当然也可两者配合进行,食用药物后,得常给宝宝喂水,来帮助他排汗。

  药物用量需严格按照医师要求,不可盲目喂食,否则会造成诸多伤害。

  如若送去医院治疗,医师会首先对孩子惊厥的原因做出排查,确定具体病因后(如中毒或是缺钙),再使用相关的药物来有效处理。

  惊厥的注意事项

  一、惊厥预后要注意若惊厥患者服药后3年内都没有再发作

  那么,此时可以到正规医院咨询一下专家,并做好相关检查,若发现没有什么异常现象,一般是可以停药的。

  但是在停药也需要一个过程,此过程大约需要1年,其是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将惊厥复发几率降至到最小。

  二、惊厥预后应注意饮食要清淡不刺激

  惊厥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尤其是对辛辣刺激的食物要禁止食用,因为辛辣的食物有可能刺激到惊厥患者,进而促使惊厥发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的粗粮补充能量。

  三、惊厥病跟别的疾病有些不同,患者在治好之后就没事了

  惊厥病不是这样的,患者治好之后还要一个漫长的预后工作要做,有的患者在控制病情之后就不吃药了,这样是不对的,很多患者就是这样,然后疾病复发,治疗又要从头来过。

  四、惊厥预后要注意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

  惊厥疾病虽然治疗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惊厥患者不能思虑过多,尤其是对自己的疾病不要做过多的遐想,乐观的心态对惊厥预后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五、若患者彻底停药后,千万不要以为什么事都可以做了,惊厥预后要注意在平时该注意的还得注意,尤其是饮食起居方面,尽量避免一些刺激性的运动。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小儿惊厥的有关内容,惊厥的症状,临床表现,引起惊厥的原因你是不是都知道了?中医治疗惊厥的方法简单有效,副作用比较小,非常适合治疗小儿惊厥。

延伸阅读: 中医常识 按摩五穴位赶走春困 中医常识 居家常备的15种甜中药 中医常识 什么是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常识 中药乱用伤眼睛 中医常识 中医阳经与阴经 中医常识 火气气重按摩三个清火穴

相关文章

  • 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的描述   症状表现:   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   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等症状,必须仔细观察;   伴随症状:   有的小儿惊厥同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症状;有的小儿惊厥不省人事

  • 惊厥是什么意思 惊厥症状和治疗方法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总会有许多的疾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你们知道小儿惊厥该怎么办吗?惊厥是什么意思呢,很多的孩子会出现高温惊厥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还不了解的朋友们赶紧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惊厥病症的概况介绍 2、惊厥的发病原因   3、惊厥的检查有哪些 4、惊厥的鉴别诊断   5、惊厥的疾病预防 6、惊厥发作的家庭处理   7、引

  • 高热惊厥 穴位点刺放血治疗高热

      针灸是我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方法之一,针灸主要是通过针刺刺激人们的穴位,从而缓解人们的疲劳。针灸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针灸治疗发烧的症状,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穴位点刺放血治疗高热   高热中医学谓之“壮热”“但热不寒”,中医学认为不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高热其根源在于邪毒侵袭,正邪交蒸。或热盛伤津、气机郁滞;或湿邪阻滞

  • 高烧惊厥 高烧惊厥是婴幼儿的常发病

      高烧惊厥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高烧惊厥多发生于婴幼儿,婴幼儿由于身体素质的低下,高烧后容易出现惊厥的现象,那么大家知道高烧惊厥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吗,知道高烧惊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烧惊厥大多是小儿时期常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的全身或者局限性肌肉群的抽搐,高烧惊厥多数会伴有意识的障碍,而婴幼儿的发病率是成人的十倍。   一、病因   小儿惊厥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 高热惊厥 它有哪些临床表现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高热惊厥这种疾病,这是一种发生在小儿身上的疾病,由于小孩子体质较弱,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高热惊厥的发生。那么大家知道高热惊厥有哪些临床表现吗,高热惊厥该怎样治疗,预防高热惊厥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

  • 小儿多动症 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效果好

      小儿多动症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动症表现也十分的明显,多动症的症状非常容易判断,所以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方法,帮助患儿慢慢的调理身体,渐渐的回复健康。   目录   1、小儿多动症简介 2、推拿治疗小儿多动症   3、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 4、治疗小儿多动症食疗法   5、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多动症 6、小儿多动症的预防   7、小儿多动症患儿的

  • 小儿感冒怎么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效果好

      阿嚏!这样的声音是很多家长不愿意听到的,每每孩子发生疾病,最担心的就是家长了。看着自己的孩子忍受疾病的痛苦,心理就是很悲伤的。感冒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中医上,对于中医也是有很多的解释的,不同的感冒症状,就会有不同的治疗措施。那么,在生活中怎样进行小儿感冒的治疗呢?  发生不同的感冒情况,就会有不同的感冒症状,对我们健康的伤害也是很不一样的。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感冒常以风夹寒、夹热而发病,因此

  • 用拔罐治疗小儿厌食效果好

      小儿厌食   临床表现   脾失健运:不思饮食、或食不知味、拒进饮食、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一般无异常,二便均基本正常,舌质偏淡、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欲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亦有光红少津干、质偏红、脉细。   脾胃气虚:厌食或拒食,进食稍多或食物较难消化,则大便中夹有未消化残渣,或便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易汗出,精神尚可

你可能感兴趣

  • 脱发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病因病机原因分类预防治疗常用中药与食疗


  • 加厚加固中医正骨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床小儿推拿门诊诊疗检查床


  • 电动美容床高级按摩院多功能理疗升降手术床纹身床小儿中医推拿床


  • 钟士元 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 第三版+人体经筋病治疗与扳机点图解 治疗脊椎病骨科学脊柱知识全解经筋疗法正骨推拿中医骨科医学


  • 告别抑郁症 饮食理疗中医调理少年抑郁症治疗书籍森田疗法 缓解焦虑的人睡眠障碍中医养生食疗药膳家庭保健养生食谱穴位按摩书籍


  • 2本套钟士元教授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第三版第3版+人体经筋病治疗与扳机点图解脊椎医学骨科学书籍中医康复运动书广东科技出版社


  • 【扫码视频】4册 美容护肤实作+美容皮肤科学+营养与美容+走进中医 美容美体与健康管理丛书 面部护理流程操作 治疗技术书籍 按摩


  • 美容养颜药膳大全药膳知识常见美容中医知识辨证施治美容保健美白护理皮肤去皱美容药膳常用中药药膳配方制作方法功效食法治疗调理


  •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 符仲华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针灸科 推拿科 内科等专业工作者参数书 可搭浮针医学纲要


  • K浮针书共2本 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浮针医学纲要 浮针学 符仲华 浮针书 中医针灸学手册书籍 浮针疗法 浮针医学临床精萃浮针视频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