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作为六腑之一,又称为太仓、天仓、水谷之海,主机体之受纳、通降。胃与五脏之脾互为表里,二者相互协作,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共同完成机体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辰时,胃经当令,是养胃的最好时机,此时健康饮食不仅为机体补充营养,还可补益胃气。本文以六腑之胃为主体,论述胃之功能及如何养胃。
六腑之胃
胃,字从田从肉(月为肉之古写),依形来看,胃为肉上有田,其意便是人体之中有农田,田承受五谷之土,故胃有太仓之称。
胃与五脏中的脾相通,对应五行中的土,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其在整个消化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素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这是因为胃主受纳、腑熟水谷,能够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继而下传于小肠,完成进一步的消化吸收过程。此外,脾胃同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前者的功能为后者的功能提高良好的物质基础。
胃主通降,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嗳气、口臭、食欲下降、便秘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胃失通降。胃主通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食物在胃中的整个作用过程都有依赖胃气的通降作用,而这里的通降主要是指降浊。
辰时,胃经最旺,应按时吃早餐
辰时即清晨7点至9点,此时胃经得令,人体阳气最旺,脾胃运化能力最强。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吃早饭。经过一夜的消耗,此时胃经营养缺乏,又因此时胃经当令,若无营养补给,则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长期以往便会导致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等胃部疾病。另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无营养供给,便无法生化气血,从而影响其他各脏腑的生理活动。
喝清粥养胃
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提到“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清晨虽然胃经最旺,但是也很娇弱,此时食清粥可有效减轻胃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消化不良、胃疼、腹泻后,我们都会煮清粥,这是因为清粥不仅易消化,还可养胃、补益胃气。《黄帝内经》中曾提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建议大家多喝清粥,尤其是早晨,从而达到补益胃气的目的。
胃,喜温怕寒,故早晨少食凉食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意思是足阳明经(胃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所谓足阳明经,即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喜温怕寒,遇冷则气血凝滞,影响其他脏腑之运行,从而造成身体不爽。所以早上,即辰时要忌食寒凉食物,早餐一定要吃温热的东西。
辰时胃口不好多为肝火旺盛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运化在于脾,若早晨胃口不佳,多半是因肝火旺盛影响了脾胃受纳运化,我们都知道肝主疏泄,若肝火旺盛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
脾胃是生命之本
五脏之脾与六腑之胃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机体的受纳运化。其中脾喜燥恶湿,主升;胃喜润恶燥主降,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所以,养胃的同时记得健脾。
胃好,气血才好
如上文所说,胃经为阳明经,多气又多血,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鼻梁),还系目系,所以,胃经循于面部,如果胃经通畅,则气血运行不受阻滞,各脏腑均能得到滋养。
结语:《素问·五脏别论篇》有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胃与脾作为生命之本,是其它脏腑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饮食不节等生活恶习使得胃失和降,出现了各种胃部疾病,通过此文,希望各位朋友能养成护胃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