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推荐4款雨后养生粥
第二章:秋雨凉疾病来 打好健康很重要
第三章:秋雨过后注意“三温暖”
编者按:初冬冷雨过后,湿度增加,温度下降容易引发很多疾病,对健康无益。因此下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健,下面咱们就来看看,雨后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好的膳食能帮我们调理身体吧!
推荐4款雨后养生粥
又是一场冷雨过后,顿时丝丝凉意袭身而来,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有许多的因素在不经意中都会影响着身体健康,所以初冬下雨要注意,应多防范。此时,养生应吃什么好?中医为你推荐4款最适合雨后养生的养生粥。
在深秋过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会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还要多注意多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像苹果、橘子、橙子、山楂等都是酸性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在房事方面,宜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一、南瓜小米粥
南瓜小米粥
南瓜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营养不良、肺痈、水火烫伤,小米能开肠胃、补虚损、益丹田,可用于气血亏损、体质虚弱、胃纳欠佳者进补。所以南瓜小米粥适合血气亏损、身体虚弱者,术后和产后尤其适宜喝南瓜小米粥,胃口不好,体内有热毒也可以多喝南瓜小米粥。
二、红枣桂圆黑米粥
红枣桂圆黑米粥
红枣桂圆黑米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的功效,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三、红豆莲子粥
红豆莲子粥
红豆莲子粥有健脾补肾,利尿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乏力、肾虚尿频、遗精、心虚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红豆莲子粥还可作为病后体弱者的保健膳食。也可作为保健强身药膳。
四、山药安神粥
山药安神粥
此粥补气补血,改善肤色,补肾温胃。山药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这大家都知道,但是治疗失眠的药膳里为什么也要用山药呢?
这是因为经常失眠的人,往往肠胃功能都不太好,而新鲜的山药中含有大量含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以及消化酵素,这些物质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可以帮助长期失眠的患者恢复胃肠道的功能。
秋雨凉疾病来 打好健康很重要
隐患1:关节痛
连绵的小雨,气压降低、湿度增高造成关节炎病人局部疼痛加重,一位60岁的大伯今天特意打车和老伴一起赶到了医院,老伯有多年的关节炎,今年天气刚出现阴凉,关节疼痛就出现了,今天碰到下雨天症状加剧,甚至走路都有困难。
医生解释:关节炎病人的周围血管收缩和扩张时间比普通人要长,且收缩、扩张得不充分,因此在较冷环境中皮肤温度下降要比健康人慢,进入温暖环境时皮肤温度上升也较健康人慢。因此,关节炎病人在突然寒冷时,往往会发生关节痛。同时,寒冷还可使关节的滑液黏度增加,关节活动时也就增加了阻力。
专家建议:关节炎患者听到气象预报有突然降温或阴雨的消息,应及时做好保暖等预防工作,以减少关节疼痛的发生,户外活动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
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干燥。要多摄取蛋白质营养。鲜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预防关节炎,减小关节炎疼痛都具有辅助作用。老年人还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加肌肉力量,这样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都是较好的活动方式。
特别提醒:关节疼痛用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用药一定要慎重。
隐患2: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又是一个心血管意外的老人,一大早在杭州市三医院急诊室看到医护人员为一位躺在抢救床上的老人忙着。据了解,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位突发血管意外的患者。由于老人送来的及时,经过抢救生命暂时脱离了危险,而前面两位却没那么幸运,一位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另一位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医生解释:秋雨绵绵,天气冷暖变化无常,气温降低时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收缩,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就会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张压会升高0.6毫米汞柱。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和心绞痛发作,血压波动较大时又容易诱发脑梗死。
秋季往往温差较大,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的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密切关系,常常会诱发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专家建议:这个季节首先要加强耐寒锻炼,增强身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以避免疾病的发生。日间着装不宜过厚,早晚外出注意保暖。室内要做到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湿度,室温最好在22-28℃,湿度在50-60%左右,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做到早睡早起。
其次,在饮食上要以“滋阴润肺”为主,另外还应“少辛多酸”。多食可以起到滋阴润
肺养血的作用的食物,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
另外,早晚喝杯水,每天吃1—2根香蕉。晨起一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香蕉可降压、润肠通大便并富含钾盐,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每天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锻炼30-60分钟。运动时不要穿得太厚,搞得大汗淋漓,也不要一热即脱,或者穿着汗透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慢跑、快走、做体操、打太极拳、登山、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可根据身体条件选择适合的项目。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同时多吃梨、西红柿、柑橘、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
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降压药物等急救药品,以做到有备无患。
隐患3:精神抑郁
阴雨天气,患心理疾病的人明显较以往增多。其中由抑郁转为狂躁的病人和女性患者占大部分。
医生解释: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是大多数人在阴雨天的典型症状。原因之一是气温变化,雨天的气温要比相同天气条件下低2℃左右,气温的突然降低会使人怕冷、情绪低落、工作效率相应降低。此外,阴雨天气压较低,使人们的血压、血沉、尿量都随之产生细微变化,加上长时间阴雨天气,如体质稍差,就会出现沮丧、抑郁的情绪,压抑感特别强烈。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有一种“褪黑激素”,可使人消沉抑郁。连续下雨,光照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情绪容易低沉消极。这种气候状况下,抑郁情绪就会乘虚而入。
另外,对一些本身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来说,阴雨天气会使身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垂体、肾上腺等内分泌功能紊乱。生理失调加剧了心理失调,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睡觉多梦,整天忧郁沉闷,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冷冷清清。而再加上绵绵阴雨,他们往往会“触景生情”,从而引发狂躁症。
专家建议: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
在饮食上可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减轻忧郁,但糖尿病患者除外。还可以适当服用复合维生素B类、谷维素等,可调节精神情绪。此外,咖啡、浓茶等有一定的提神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忧郁现象。
此外,可以通过运动来摆脱抑郁心情,比如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身操等,都能调动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特别提醒: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抑郁的危害,不能积极调整心态,长时间持续笼罩在低落、沮丧的情绪状态中,直至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能力。因此,即便是健康人,当抑郁状态持续存在或频繁发生时,也有必要进行心理治疗。
秋雨过后注意“三温暖”
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不生。然而,在这寒凉的秋雨天,保健专家提醒,脖子、腰肾、脚踝均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受寒,便会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因此,要给这三部位做好保暖。
暖颈: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长时间保持低头或固定姿势,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长期僵持,会引起慢性劳损。一旦受寒,还会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保护方法: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此外,还可以做做扩胸仰头抻筋骨的动作。即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面,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这样可以锻炼头颈部的肌肉。
暖腰: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中医认为,腰乃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因此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保护方法:除借助戴腰围增加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双手互搓,快速把手掌搓热后,将手掌捂在肾俞穴上,用手掌上的热量来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肾俞穴就是我们俗称的“腰眼”,是护肾的重要穴位。
暖脚:寒邪生于足下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因此,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脚,说的就是在白露节气后,人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需要穿上袜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袜子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很好方式。
保护方法: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要询问医生。
结语:年轻人身体硬朗,只要平时做好保健,几场雨对他们并不能造成多少威胁。而中老年人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颈椎、腰腹、和头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