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律失常造成的,因而治疗心律失常是避免猝死的关键。一次次猝死事件的发生,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提高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和预防,可有效避免悲剧的发生。下面专家提出了四个治疗心律失常的建议。
建议一:早发现早治疗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因为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获得明确的诊断,也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亲属和同事及全社会的救治水平,加以防治。
专家指出,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常见的是冠心病人,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的幸存患者。“这样的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
另一类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是房颤。在我国患病人群是数量较多,现有600万~800万房颤患者,而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建议二: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手段
据了解,心律失常的患者一旦确诊,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
许多研究表明,适应证患者寻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意义: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而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
目前,美国每年仅ICD植入量高达十几万台。“我国在这个数字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专家认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无论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我国的水平都还需不断提高。
建议三:术前术后都要重视
医疗界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疾病管理理念。医生和患者在选择了先进的科技疗法后,应建立和利用科学的疾病管理手段,发挥医疗科技的最大价值。
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或ICD植入后普遍存在的误区通常有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小心,另一种则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存在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的问题。
专家认为,心律失常疾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提高医院和医生对疾病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不仅让患者直接受益,也会增强人们对治疗心律失常的信心。
建议四:加强医患沟通
在心律失常的治疗领域,亟须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然而在中国,患者获取科学的医疗科技资讯和与医疗专家或医生沟通仍然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慢性疾病的管理和控制,更需要医生和患者的持续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