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保护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眼睛也会生病,例如沙眼,沙眼的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如果患有沙眼要怎么治疗呢,下面小编给你介绍沙眼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沙眼症状
1.结膜滤泡症
常见于儿童。皆为双侧,无自觉症状,滤泡多见于下穹隆部与下睑结膜,滤泡较小,大小均匀相似,半透明,境界清楚,滤泡之间的结膜正常,不充血,无角膜血管翳,无瘢痕发生。
2.慢性滤泡性结膜炎
常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皆为双侧,颗粒杆菌可能为其病因。晨起常有分泌物,眼部有不适感,滤泡多见于下穹隆与下睑结膜,但不肥厚,1~2年后自愈,无瘢痕形成;无角膜血管翳。
3.春季结膜炎
此病有季节性,主要症状为眼痒,睑结膜上的乳头大而扁平且硬,上穹隆部无病变,分泌物涂片中可见嗜酸细胞增多。
4.包涵体结膜炎
以急性起病,滤泡皆以下穹隆部与下睑结膜为著,无角膜血管翳,数月至1年即可自愈,并不形成瘢痕。
并发症
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常见的有睑内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溃疡、上睑下垂、沙眼性眼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
临床表现
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睑结膜,可有充血及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最后以瘢痕形成而告终。
(一)我国沙眼的分期
1.Ⅰ期(进行期)
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隆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2.Ⅱ期(退行期)
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为止。
3.Ⅲ期(完全结瘢期)
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其分级的标准:根据活动性病变占上睑结膜总面积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二级,占1/3面积以下者为(+),占1/3~2/3者为(++),占2/3以上者为(+++)。
(二)国际上较为通用者为MacCallan分期法
1.Ⅰ期(浸润初期)
睑结膜与穹隆结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滤泡与早期角膜血管翳。
2.Ⅱ期(活动期)
有明显的活动性病变,即乳头、滤泡与角膜血管翳。
3.Ⅲ期(瘢痕前期)
同我国第Ⅱ期。
4.Ⅳ期(完全结瘢期)
同我国第Ⅲ期。
(三)角膜血管翳的分级法
将角膜分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以内者为(+),达到1/4~1/2者为(++),达到1/3~3/4者为(+++),超过3/4者为(++++)。
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1.急性沙眼
呈现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因乳头增生睑结膜粗糙不平,上下穹隆部结膜满面滤泡,合并有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数周后可转为慢性期。
2.慢性沙眼
可因反复感染,病程迁延数年至十多年,充血程度减轻,有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滤泡大小不等,可显胶样,病变以上穹隆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同样病变亦见于下睑结膜及下穹隆结膜,严重者甚至可侵及半月皱襞。
治疗
1.药物治疗
沙眼衣原体对四环素族、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类抗菌药物敏感。局部可滴用0.1%利福平或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晚上用四环素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口服多西环素或红霉素。
2.手术治疗
用于眼部并发症,如严重的内翻倒睫、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引起的化脓性淋巴结炎、象皮肿等。
预防
沙眼衣原体常附在病人眼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对沙眼病人应积极治疗,并注意水源清洁。
结语: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经常揉眼睛,或者做一些伤害眼睛的事情,这些事情极大的危害到眼睛的健康,患有沙眼等疾病也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