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侧重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炎和肾病的研究,多数按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急性型的湿热蕴结膀胱型(八正散加减)、肝胆郁热型(小柴胡汤加八正散化裁)、三焦湿热型(三仁汤加减);慢性期分为肝肾阴虚型(知柏地黄丸加减)、气阴两虚型(八珍汤加减)、脾肾两虚型(四君子汤加菟丝子汤化裁),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治疗组主要用多巴胺、川芎嗪静滴,并给与中药附子、人参、黄芪、丹参、坤草、生大黄、炒杜仲、猪苓、葶苈子等。形寒肢冷,肿重,下肢不温,脉沉迟者加仙茅、仙灵脾;血压高者加钩藤、天麻;呕吐重加姜半夏、吴茱萸,去附子;少尿者加二丑、车前子、炙甘遂;多尿去猪苓、葶苈子,加沙参、麦冬;恢复期加熟地、山萸肉,益肾固本。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
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的医院用肾综颗粒(含黄芪、茯苓、生地、当归、水蛭等)进行实验,证明本药对阿霉素大鼠肾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尿蛋白排出,并能提高血清白蛋白。某些专家用马兜铃酸制成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分组用川芎嗪、泼尼松、贝那普利进行实验治疗,结果证明川芎嗪与泼尼松作用相当,但其毒副作用则较泼尼松为低。
在单味中药及有效成份调节细胞因子的研究上,发现急性肾衰患者尿中IL-6含量高于健康人,应用大黄后,病人血IL-6和肌酐均明显下降,推测大黄通过抑制IL-6的分泌而减轻免疫炎症,保护肾脏。还有人报告大黄可抑制急性肾衰病人外周单个核细胞产生TNF-?琢,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区基质的堆积。实验和临床证明黄芪注射液也有类似的作用,可使IL-6含量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也减少。有报道称,黄芪注射液可使CRF病人已升高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TGF-?茁、TNF-?琢、IL-6下调。川芎可抑制肾病综合征病人TNF-?琢的分泌,抑制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丹参可降低肾病综合征病儿血浆中SIL-2R的水平,从而减轻肾损伤。冬虫夏草能增强急性肾衰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淋巴细胞产生IL-2,增加淋巴细胞IL-2的吸收率等。仙灵脾可增强淋巴细胞转化,产生IL-2的能力增强,增强CRF大鼠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