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心悸气短,不少人都有经历过。引起心悸气短的原因有很多,影响的因素也有很多,但只要对症下药,很快就能痊愈。想知道心悸气短是怎么回事以及心悸气短的症状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心悸气短不分年龄层,所以无论什么年纪都要积极预防,如果遇到此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诊断
1.心悸为突出表现,检查心脏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现时,一般可诊为心动悸;心悸而有器质性病损者,应作出原发病的诊断。
2.心脏的所有病变几乎都可有心悸的表现,其常见病种及其诊断,一般为。
(1)青少年即心悸严重者,心痹等病的可能性较大。
(2)中老年感心悸明显,兼胸闷心痛者,多属胸痹;心悸日久,活动劳累尤甚,兼喘咳咳痰者,肺心病、心衰较常见;兼眩晕头痛者,多见于风眩影响及心。
(3)发热、心悸为主症者,常见于心瘅。心悸、心痛并见,多为胸痹、厥心痛、高原胸痹、心郁等病。心痛而检查证实有心包腔积液者,为支饮。
3.脑神经或全身其他疾病,亦可导致心悸。
(1)与情绪、睡眠等关系密切者,常见于神劳、神郁等病。
(2)善饥消瘦,急躁心悸,汗多者,常见于瘿气;嗜睡、畏冷、浮肿、脉迟者,常见于瘿劳、黑疸等。
(3)病久体弱者,或虚劳类、厥脱类疾病,一般都可出现心悸的症状,如虚眩、血劳、血风劳、血脱、液脱、饥厥、肺衰、晚期蛊虫病等。
(4)温热类疾病,在高热的同时也常有心悸的表现,但一般不是主症。
(5)脚气冲心之心悸则有肢麻萎软等脚气原发病症状。梅毒攻心之心悸则有梅毒病史。
辨证施治
1.心血不足
证候
常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
治则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2.心气虚弱
证候
常感心慌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晄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治则
补益心气。
3.阴虚火旺
证候
经常心慌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
治则
滋阴降火安神。
4.痰火上扰
证候
常感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
治则
清化热痰、安神定志。
5.气滞血瘀
证候
心慌,胸闷如窒,心胸刺痛,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则
活血化瘀宽心。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取穴内关、间使、心俞、膻中、神门,巨阙、三阴交、太溪等,可采用针刺、温针、艾灸等。
(2)耳针疗法
取心、皮质下、交感、神门,2~3穴/次,捻转轻刺激,留针15分钟。
西医治疗
可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如心得安、异搏定等。
宜忌食品
1.心血不足
宜食具有养血安神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2.心气虚弱
宜常食用温阳益气之物,忌食生冷滋腻物品。
3.阴虚火旺
宜食生津养阴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为您介绍的心悸气短,你们都了解了吧。这对于有心悸气短症状的人来说,真的是极好的。看了上面说的心悸气短是怎么回事以及心悸气短的症状,以后一定要养成良好习惯,拒绝心悸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