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其影响较为严重,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是腰部受到一定的负重力而导致的,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主要为身体关节疼痛难忍。当然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也是有的,那么应该怎样治疗呢?
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是多样复杂的,身体脊椎的各个部位都很容易患上这种病症,一旦患了椎间盘突出症后,就会使脊椎出现肿痛的现象,还会影响着患者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腰痛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腰痛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2.下肢放射痛
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3.肢体麻木
多与前者伴发,表现为麻木而没有疼痛的患者仅占5%左右。其主要是因为脊神的经根内本体感觉和触觉的纤维受刺激的原因。其范围与身体疼痛的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的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
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
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与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
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
临床上表现主要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以及姆长伸肌等受累所引起的足下垂症为主要特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骶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
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
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
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 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并小腿及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
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一、病因
1.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5.职业因素,如上班族长期处于久坐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二、发病机制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
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
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间隙。
三、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
按发病部位可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1.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
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但是在临床上常可遇到突发性颈椎间盘突脱出症,大多数是以瘫痪为首发症状。
2.胸椎间盘突出症
胸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40~50岁左右成年人,年龄大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明显种族差异,常见的发病部位为T8~L1,以T11~T12、T12~L1最多见。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变,其诊断也较困难。近年来由于一些先进诊断方法的应用,如CT、MRI,尤其是MRI,使得本病能早期诊断,也发现了较多的无症状突出。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穴位达到舒筋活血、止疼理气的作用。对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而且设备简单,易行,比较安全。
2、推拿、按摩
按摩、推拿疗法对颈椎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可疏通脉络,止痛止麻;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解除神经压迫。
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缓解肌肉紧张,恢复颈椎活动;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可以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按摩效果与手法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安全和疗效最好去正规的医院按摩科就诊。
3、牵引
通过外加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脊椎椎体之间间隙增宽,通过恢复突出髓核,恢复正常椎体排列,使韧带松弛,减少对脊椎、脊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牵引疗法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对病期较久的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进行颈牵引,有时可使症状加重,故较少应用。
4、物理治疗
通过如磁、电、泥、石蜡等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物理治疗操作比较方便,症状较轻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家中可以应用。
主要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有什么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结语: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不同的病症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的问题,另外,由于这种病症对患者们会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家人在生活中注重病人的护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