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骨科疾病,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患上这个疾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们都很急切地想摆脱腰间盘突出。那么,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1、腰背部疼痛
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
2、麻木及感觉异常
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后,神经根接触区域的神经就会受到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3、下肢放射性疼痛
主要先从臀部开始,而后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保健
1、加强脊柱锻炼
运动同样对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强。运动改善了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了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
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强有力的背部肌肉 ,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 ,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应注意检查有无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椎弓崩裂。
从事剧烈腰部活动的人,应该加强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3、改善姿势,劳逸结合
注意自我调节,避免长期做反复固定动作,劳动部门应规定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以免促使和加速退变。
某些需要长时间弯腰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会相应提高。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来改变坐姿,坚持工间操,使疲劳的肌肉得以恢复。
4、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四肢。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往往会影响人体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和肌肉萎缩,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
起居亦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应起居有时、房事有节,以免损耗肾气、耗精损液,导致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而致腰痛病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原因
1、外伤
对临床病例的观察表明,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发病,与之密切相关。在脊柱轻度负荷和快速旋转时,可引起纤维环的水平破裂,而压应力主要使软骨终板破裂。
亦有人认为,外伤只是引起椎间盘突出的诱因,原始病变在于无痛的髓核突入内层纤维环,而外伤使髓核进一步突 出到外面有神经支配的外层纤维环,从而引起疼痛。
2、职业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者因过度负荷更易造成椎间盘退变,因在弯腰状态下,如果提20kg的重物,椎 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kPa/cm2以上。
3、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在国内材料较少;此外,统计数字表明,印第安人、非洲黑种人和因纽特人的发病率较其他民族的发病率明显为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腰骶先天异常
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损伤的因素之一。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腰间盘突出的相关知识,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患者需要长期做一些运动,增强对腰的保护能力。还需要得到适当的休息,要避免劳累过度。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