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体质,这是由于人体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表现。那么你知道痰湿体质是怎样造成的吗,痰湿体质的症状有哪些呢,应该怎样去治疗痰湿体质呢,痰湿体质的预防手段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常随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应以燥湿化痰为治疗大法,平素注意调护改善痰湿体质防止痰湿病证发生。
临床表现
①肥胖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也就是西医说的超重,并容易中心性肥胖的人。
②眼胞微浮
“脾为生痰之源”。
③胸满痰多
“肺为贮痰之器”。
④身懒乏力
就是懒、不爱动,身体发沉。
⑤嗜睡
睡觉总睡不够,早上起来就觉得疲倦。即使天天睡够了,还是觉得没睡够。
病因
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病因如下。
1.寒湿侵袭
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2.饮食不节
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3.先天禀赋
素体胃热,过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5.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鉴别诊断
寒性体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具体表现为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
特禀体质
所谓特禀体质,其实包涵两个意思,先天的、特殊的体质。常指的是有一些先天性禀赋或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体质,包括过敏体质、先天性畸形或生理性缺陷等等。
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从而出现一系列体质特点。
辨证施治
1.痰湿蕴肺
证候
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
主方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
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方
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
证候
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
主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
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调理
①防油腻
痰湿体质最需要预防的是防油腻、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的食物和少喝水,痰湿体质的人天生不容易排水,所以不能喝很多水,一天就不能喝够八杯水了。夏季注意不同贪凉。
②不熬夜
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舒展情志、不熬夜、尤其不要熬夜吃夜宵,早上起来要注意吃早餐。
③多运动
多做有氧运动,微微出汗。
④喝体质养生茶
不从体质、体征入手,即使用了再多的办法,效果也不够好。
⑤食疗
注意适当吃生姜 薏米 山药 白扁豆 红小豆 鲫鱼 冬瓜皮 西瓜皮等适合痰湿体质的食物。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痰湿体质的相关知识了,大家在看完之后应该对痰湿体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造成痰湿体质的原因,知道了痰湿体质应该怎么去治疗。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积极参加运动,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