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疾病比较多见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动脉瘤样骨囊肿治疗方法有哪些吧,动脉瘤样扩张是怎么样的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肿瘤均匀泡沫明区。本病常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身上,肿瘤常位于干骺端和骨干或脊柱局部疼痛和肿胀,患处位于脊髓功能障碍,可产生脊髓压迫症状,局部穿刺血液和压力往往很高。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由大小不等充满血液腔隙组成的膨胀性溶骨性病变,囊壁为含骨样组织、骨小梁和破骨细胞型巨细胞的结缔组织。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因
其发病机制目前争论较多,多数学者认为是骨内动脉与静脉异常吻合,致内压增高,血腔扩大,骨质破坏,出血而形成的血性囊腔,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所谓原发性是指除了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变以外,没有发现其他伴随病变并存,继发性是指本病常伴随其他良性肿瘤或瘤样病损存在,甚至可与恶性肿瘤并存。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内部会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囊腔,它们会呈现出红色以及棕色,会以纤维组织作为间隔。
囊壁组织分两型
①肉芽肿型
囊壁厚薄不等,主要由丰富的多核巨细胞及间质细胞所构成。
②纤维型
主要为成熟的纤维组织,亦可见不等量纤维性骨化,囊壁的血管改变见中小静脉明显扩张充血,血管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因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大小不等的血性囊腔,囊壁不是正常的血管壁,而由反应性间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其下可见到纤维组织层,内有反应性骨质,在病理学检查时常有伴随病变的组织学特点,因此要仔细观察病理改变的特点。
检查
1.组织形态
囊壁呈宽带状,表面细胞丰富,含较多破骨细胞型巨细胞和组织细胞,后者常吞噬含铁血黄素,其下为细胞较少的纤维组织和骨样组织或骨小梁,囊壁间常充满红细胞,有时可由上述各成分组成之实区,易误诊为巨细胞瘤或其他肿瘤。
3.X线表现
采用X射线经常检查的时候,能够看到皮质的变薄以及会有吹起样的情况,在患处的边缘地方还会有硬化的情况出现。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病理改变特点确诊。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症状
根据各个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将动脉瘤样骨囊肿分为三期。
1、溶骨期表现
骨局部边缘出现单纯的骨质破坏,有轻微的膨胀,房间隔不明显。
2、囊肿期病
变明显的呈偏心性膨胀,病变区内可见房间隔,病变突入软组织,形成薄壳包绕。
3、钙化或骨化期
病变区内可见散在的斑点状,小斑块状或骨化现象,动脉瘤样骨囊肿多发于11—30岁,男多于女,四肢长骨,脊椎为好发部位,尤以股骨上端多见,临床表现为局部不适,轻微疼痛及肿胀,因为发生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位于长骨干骺端或骨干的病变时,局部膨胀性吹气样透亮区,内有骨小梁或骨嵴间隔,发生脊柱及扁骨的病变,也表现为膨胀性透光区。
并发症
本病根据病变所在部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并发症。
1、病变位于脊柱
则侵犯脊髓或压迫神经根,可以并发腰疼,下肢萎缩,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等并发症。
2、病变发生于长骨时
局部肿胀,质硬,不活动,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压痛,少数因病理性骨折才被发现,有的表现为局部持续性疼痛,皮肤温度高,发亮,表浅静脉怒张,甚至可类似肿瘤。
治疗
切除或刮除病变并植骨常可治愈。对脊柱椎体病变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应做脊柱融合术以求稳定。有时术中出血较多,术前应配血备用。对不易施行手术的部位,放射治疗也能奏效。经根治手术或部分刮除的病例复发者罕见。
预后
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有报道放射治疗后可发展为骨肉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血管肉瘤,以上几种疾病较罕见。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动脉瘤样骨囊肿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动脉瘤样骨囊肿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情况,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需要及时科学的治疗才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