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人都非常的重视自己的健康,但总会有很多的疾病会困扰着我们,尤其是现在很多的食品安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你们知道骨质酥松是什么吗,许多人误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有骨质酥松症状,其实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也会有这种症状,那么骨质酥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
目录
1、什么是骨质酥松 2、骨质酥松的检查有哪些
3、骨质酥松的诊断鉴别 4、什么原因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5、骨质疏松有哪些类型 6、骨质疏松如何诊断
7、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8、如何自测骨质疏松
9、女性为什么容易骨质疏松 10、骨质疏松应避免几大误区
11、骨质疏松危害有哪些 12、骨质酥松吃什么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⑪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⑫其他原因 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2.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骨矿含量)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骨质减少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或BMC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脆性骨折。该诊断标准中BMD或BMC可在中轴骨或外周骨骼测定。
鉴别诊断
1.骨软化症
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线(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
(1)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磷减少。
(2)肾性骨病变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同时有肾小球病变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由于血钙过低、血磷过高,患者均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2.骨髓瘤
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表现常有边缘清晰的脱钙,须和骨质疏松区别。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血钙、磷变化不定,但常有血浆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增高及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3.遗传性成骨不全症
可能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较少,结果状如骨质疏松。血及尿中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患者常伴其他先天性缺陷,如耳聋等。
4.转移癌性骨病变
临床上有原发性癌症表现,血及尿钙常增高,伴尿路结石。X线所见骨质有侵袭。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多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治疗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1)激素代替疗法
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
①雌二醇
建议绝经后即开始服用,在耐受的情况下终身服用。周期服用,即连用3周,停用1周。过敏、乳腺癌、血栓性静脉炎及诊断不清的阴道出血禁用。另有炔雌醇和炔诺酮属于孕激素,用来治疗中到重度的与绝经期有关的血管舒缩症状。
②雄激素
研究表明对于性激素严重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给予睾酮替代治疗能增加脊柱的BMD,但对髋骨似乎无效,因此雄激素可视为一种抗骨吸收药。
③睾酮
肌内注射,每2~4周1次,可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的BMD下降患者。肾功能受损以及老年患者慎用睾酮,以免增加前列腺增生的危险;睾酮可以增加亚临床的前列腺癌的生长,故用药需监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还需监测肝功能、血常规以及胆固醇;如出现水肿以及黄疸应停药。用药期间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供应。另有外用睾酮可供选择。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该类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SERMs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类药物有雷洛昔芬,为非类固醇的苯骈噻吩是雌激素的激动药,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髋部的BMD,能使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40%~50%,但疗效较雌激素差。绝经前妇女禁用。
(3)二磷酸盐类
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禁用于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第一代命名为羟乙基膦酸钠称依替膦酸钠,治疗剂量有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因此主张间歇性、周期性给药,每周期开始时连续服用羟乙基膦酸钠2周,停用10周,每12周为一个周期。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近年来不断有新一代的磷酸盐应用于临床,如氨基二磷酸盐(阿仑屈酯)、利塞膦酸(利塞膦酸钠)、氯瞵酸(氯甲二磷酸盐)(商品名骨膦)以及帕米膦酸纳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特强,治疗剂量下并不影响骨矿化。阿仑膦酸钠(商品名福善美)证实能减轻骨吸收,降低脊柱、髋骨以及腕部骨折发生率达50%,在绝经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
(4)降钙素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Miacalcin,鲑鱼降钙素)和依降钙素(益钙宁)。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5)维生素D和钙
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
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特乐定(Tridin)的有效成分为单氟磷酸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酸钙,与进餐时嚼服。本药儿童及发育时期禁用。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药物应减量。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什么原因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1.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可能是多基因疾病,这些基因可能参与骨量的获得和骨转换的调控,有明显的种族差异,白种人、黄种人易患,而黑人的发生率低。
2.营养因素钙是骨质中最基本的矿物质成分。钙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均会造成骨质疏松症。随着机体的衰老,人对钙的摄取、吸收减少,而且室外活动也逐渐减少,日照时间缩短,维生素D合成不足,这些都促使骨质疏松。
3.生活习惯足够的体力活动与骨峰值的形成有关,适当机械性负重促进骨路发育和再塑。不活动的人比活动的人容易产生骨质疏松。老年人往往肌肉缺乏锻炼,骨能内血液循环减慢,代谢功能降低,促使骨质疏松。
另外,高蛋白、高盐饮食,酗酒,吸烟,大量饮咖啡,光照少等,也与骨质疏松症发生有关,其中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内钙的丢失,研究证明蛋白质摄入昌增加1倍,尿钙丢失增加50%。
4.药物影响长期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抗凝剂、含铝制酸剂、利尿剂、甲状腺激素等,以及癌症病人进行化疗,均会影响钙吸收与代谢,造成骨质疏松症。其中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比较常见。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风湿免疫病等。
激素一方面加强骨吸收,使骨形成减少,另一方面减少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尿钙的排出。激素引起骨星丢失的多少与激素使用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5.内分泌变化进入老年后,人体内分泌发生很大变化,甲状旁腺激素升高降钙素和生长激素降低,破骨细胞的涪骨和吸收作用显著增强,骨细胞成骨能力下降。对于女性而言,生理闭经引起雌激素水平突然低落,加速了骨钙的丧失,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高于男性6—倍。70岁以上妇女患病宰可达80%以上。
骨质疏松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待发性骨质疏讼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持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ⅡE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低转换型,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国外把70岁上老年妇女骨质硫松症列为Ⅱ型骨质琉松症。
对骨质琉松症进行户格的定义、分类和分型,便于根据临床症状、病史、家族史调查及临床各项检测结果,作出确切的诊断,这又对后续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骨质疏松常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原是中老年之后容易病发的疾病,随着现在年轻人不重视自己的健康,而且学习、工作的人生活习惯都不好,导致了骨质疏松向年轻人群蔓延,骨质疏松不致命,但是是一种长期危害着患者的疾病,其治疗很漫长,容易复发。要知道怎么对付这种疾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的症状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骨密度测量
公式帮你计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早期症状不显,很多朋友直到到了一定年龄,发现自己经常腰酸背痛了才知道骨质疏松的出现。因此很多人以为,只要是老人就会骨质疏松,其实并不是这样。
专家指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人体的骨量有关,而老年人骨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此后的骨丢失率。也就是说,如果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具有骨质疏松的倾向,只要及时调整与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在峰值前提高骨量,避免后期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骨质疏松的及早检查与发现十分重要。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检查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检查呢?到医院太麻烦,时间也不灵活,别急,小编就交给你一个简单的诊断方法,如果你用此方法发现有异常倾向的时候,就可以到医院进行确诊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方法呢?
方法一:公式法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亚洲人的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他们推算了一个简单的公式,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检查骨质疏松。
(体重-年龄)×0.2=骨质疏松风险指数
如果结果大于-1,就说明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较低;
如果结果小于-4,则说明是高风险,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算
出来的结果在-1和-4之间是中风险,最好也去医院咨询一下。
举例来说,一个65岁的人,体重58公斤,那他的骨质疏松风险指数就是(58-65)×0.2=-1.4,说明他处于中风险阶段。
方法二:对比法
当然,如果你对于上述的方法存在疑虑,还可以对比下面的常见症状。如果你经常出现下列的情况,而骨质风险又在上面的公式范围,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检查了。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就发生髋部骨折?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每天吸烟超20支吗?
6、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怀孕期除外)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骨质疏松症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据世界卫生组织近来发表的一项公报说,骨质疏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预计到2050年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数将从1990年的170万人增加到630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教育运动,使人们了解骨质硫松症的危害,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目前,世界上以欧洲和北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居多,总数大约230万人,每30秒钟就有一起因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每年医疗费支出高达270万美元。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未来50年发展中国家中的骨折患者将占世界总数的75%。我国有近13亿人口,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30年来一直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老年人口总数和比例都相对较高。
据估计,我国有骨质琉松症患者8400万人,骨质硫松症患者总数和比例也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如果不及时、及早预防和治疗,将会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增加严重的负担,应该及早行动从现在开始来维护、善待我们的骨骼。
骨质疏松如何诊断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脆件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那么,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呢?
1.骨质软化症为骨质钙化不良,骨样组织增加,骨质软化。骨骼自发性疼痛、以腰痛和下肢疼痛为甚,可产生压力晌形和不全骨折,全身肌肉多无力,少数病人可发生手足抽搐。X线片可见骨质广泛疏松、压力畸形、假骨折线、横骨小梁消失、纵骨小梁纤细、骨皮质变薄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钙、磷较低而碱性磷酸酶则升高。
2.多发件骨髓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出血、关节痛。骨骼病变多见于脊椎、颅骨、锁骨、肋骨、骨盆、耾骨及股骨近端,骨质破坏处可引起病理性骨折。X线片可见脊柱、肋骨和骨盆等处弥漫性骨质疏松,溶骨病变,可出现单发或多发呈圆形、边缘清楚如钻凿状的骨质缺损阴影。实验室检查骨髓象呈增生性发应,骨髓中出现大量骨髓瘤细脑。高球蛋白血症。
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腺癌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临床表现为高血钙、低血磷症,病久后出现骨路畸形,身长缩短,可有病理性骨折。x线片可见骨膜下皮质吸收、脱钙,弥漫性骨质疏松,骨囊性变。实验室检查血钙增高,血磷低,尿钙增多,血清免疫活性甲状旁腺激素明显高于正常值。 4.成骨不全症本病有家族遗传史,由于周身骨胶原组织缺乏,成骨细胞数量不足,致使钙化软骨不能形成骨质,因此骨皮质菲薄、骨质脆弱。由于该病患者的巩膜变薄,透明度增加,使脉络脱色素外露而出现蓝巩。因听骨硬化,不能传达音波,出现耳聋。
骨质疏松的自测与日常保健
骨质疏松虽然高发于老年人,但并不是老年病,不管哪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几率,并会对身体造成其他损害。
如何自测骨质疏松
1、测量身高时发现身材变矮,如比年轻时矮了若干厘米。
2、逐渐出现驼背或胸廓畸形。
3、逐渐出现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同时伴有腿抽筋。
4、行走不稳,必须小心翼翼;有时轻微外力甚至咳嗽即可出现骨折。
5、全身乏力,肌力下降。
6、呼吸功能下降,可因胸廓畸形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7、X线检查时发现有椎体压缩性骨折。
虽然以上方法有助于自测是否患上骨质疏松,但还是建议大家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确诊并及时治疗。
骨质疏松的日常保健
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饮食调理,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①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②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以帮助吸收钙质;③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质促使钙质排出,而导致钙质流失;④减少盐量,以免愈多的钙质随着钠在尿液中被排出;⑤注意磷酸的摄取量,理想的摄取量钙质与磷酸应是1:1。
3、生活习惯调理。节制使用酒精;戒烟;限制咖啡因用量。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较易溶于胃里,若无,应更换其它品牌。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常用X线检查部位包括吸气的胸椎侧位像(排除肺纹理)、腰椎侧位像、骨盆及股骨近端正侧位像及双手像。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变细、分支消失,甚全完全消失。
2.骨密度测量:包括射线光密度测量及光子吸收测量。骨密度的减低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及观察骨质疏松的进陡程度及治疗效果。
3.生化检查:血清钙、磷一般在正常范围。由于骨吸收增加血清钙亦可升高,伴有骨折时mL清钙显著低于无骨折者,而血清磷显著高于无骨折者。碱性磷酸酶一般在正常高限,若伴发骨折则可升高。
4.尿经脯氯酸可增高。
5.骨活捡:可观察骨代谢及骨量的微纫改变。骨活检的常用部位为髂前上棘后方及下方各2厘米处,此处可同时得到两层皮质骨及其中间的小梁骨。
女性为什么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本是“老人病”,但是近年来,却越发显示出年轻化的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人数也开始逐渐增多。为了查明情况,吉林某医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了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下这次成果吧。
据了解,这次调查涉及了20—89岁阶段的31237名汉族人,调查从峰值骨量、骨质疏松发生率以及骨代谢指标与国内外同性别、同年龄、不同种族人群进行的对比,对此,专家指出了女性骨质疏松的以下特点。
女性为什么容易骨质疏松
1、女性绝经10年骨丢失率达11.5%
研究显示,女性45岁以后骨密度开始下降,绝经后骨密度迅速下降,绝经后10年骨丢失率11.5%,绝经20年骨丢失率达33.42%;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缓慢下降,70岁以后骨丢失率为19.6%,80岁以后骨丢失率达28.8%.在对50—79岁长春女性与日本女性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各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均低于日本。
2、生育次数多骨质疏松率高
该项调查还对8342名已婚已育妇女生育次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育次数与骨质疏松患病率正相关,女性妊娠、生育及哺乳造成体内钙的流失,不仅影响峰值骨量,而且使骨的储备能力降低。
该项研究发现父亲骨折病史与骨质疏松无关,母亲骨折病史与骨质疏松相关。母系骨质疏松家族低骨量患者应作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治疗。
此外,吸烟、嗜酒、母亲骨折病史、慢性胃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病史及女性绝经、生育次数、低体重指数、少运动等都是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来说,做好均衡营养、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女性减少骨质疏松风险。
骨质疏松症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骨质疏松症是指以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质总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和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病变。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生两种,原发性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继发性见于内分泌疾病、血液病、妊娠哺乳期妇女、长期卧床考等,各年龄时期均有。临床常见的为原发性骨质琉松症。
病因
骨质硫松症与遗传因素(种族和家庭史)、内分泌因素(雌激索缺乏,降钙累减低,甲状旁腺素增高,1,25一二经维生素D减低)、钙的摄入与吸收、年龄以及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正常的骨代谢是骨组织不断吸收旧骨、良出新骨的平衡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骨量在40岁以后有生理性丢失,骨再建单位的骨吸收不能为相同量的新骨形成所代偿,加之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钙平衡紊乱,使得全身骨量变少。到一定程度时,骨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小梁骨稀少、变细、萎缩;皮质骨内部骨侵袭。
骨质疏松应避免几大误区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老年人很容易得此病。患骨质疏松的人体质不好,骨骼健康没保障。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我天天喝骨头汤和吃钙片还会得骨质疏松呢?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存在很多误区。那么骨质疏松的误区有哪些呢?
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具有普遍性。但大家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还是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1、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造成的,简单讲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相关科室规范治疗。
2、喝骨头汤能够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的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少盐,不宜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3、减肥就是减体重
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降下来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因此专家提示,减肥是减掉体内脂肪,不要同时减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过适量运动来保持体型。
4、适当喝饮料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有人认为损害骨骼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过多的磷酸盐,或者认为是喝饮料导致骨质疏松。但医学研究表明,损害骨骼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食物中钙的缺乏、女性荷尔蒙的变化以及缺乏负重锻炼。
早在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对有关磷酸盐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审查,结果发现磷酸盐并不会对钙的吸收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对于大多数年龄段的健康人群而言,将钙的吸收与磷酸盐的摄入量联系起来是没有必要的。磷酸盐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矿物质,不仅在人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所以,在钙摄取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地喝汽水并不会直接和额外地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危害有哪些
绝经后女性以及7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腰背疼或腰腿疼,常被忽略,有些四五十岁的人也出现骨质疏松现象。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活动少,锻炼少,接触太阳少,加之吸烟饮酒、喝过多咖啡、吃肉多、营养不均衡、长期使用激素药物等,都会不知不觉促发骨质疏松的发生。那么骨质疏松危害有哪些呢?
骨质疏松危害有哪些
轻度时没有明显感觉,但骨钙和骨量在慢慢流失,骨密度和骨强度逐渐下降,骨的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逐渐会出现腰背疼痛或腿疼,慢慢发展到关节疼痛、全身骨骼疼痛,上楼、负重或用力时疼痛。
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甚至脊柱变形或伸展受限、身高缩短、驼背,内脏功能受影响,还可导致便秘、腹痛、腹胀、食欲改变等。更重者会出现脆性骨折,即轻微创伤或者在未受伤的日常生活中就可发生骨折,比如跌倒常会发生大腿根、股骨颈、髋骨骨折或因支撑致手腕部骨折;咳嗽或抱孩子容易肋骨骨折;下楼梯踩空脚后跟跟骨骨折;弯腰、抬物等椎骨骨折。
其中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多见,也最不容易被发觉而漏诊。压缩轻者没感觉,重者会有腰背疼痛,但椎骨压缩后不错位,数月后稳定下来,疼痛自行缓解,多数人以为劳损或不重视而忽略,常常在看其他疾病拍片时才发现压缩骨折,但风险是该处椎骨或其他椎体还会继续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不良的并发症或危害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不良的并发症或危害,即使能够手术治疗,老年骨折的愈合也是困难的,并需要卧床、家庭照顾和护理,加重医疗和社会负担。而且长期卧床不便活动,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便秘,免疫力下降,肺炎及褥疮等感染风险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脱落栓塞风险增加、原有老年合并症改善难度加大。
最终危害是,约20%因骨折的合并症死亡,而存活者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因此,中老年朋友都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50岁以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或腿疼,应该及早就医明确,而且有不少方法可以合理并有效治疗和预防。但不少患者反映常吃钙片并没有缓解疼痛。这可能是方法不当,或手段单一,或者有其他疼痛原因,需要进一步就诊和检查,科学防治。
骨质疏松饮食有诀窍
骨质疏松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妇女比较容易得的疾病,此病以预防为主。骨质疏松的症状根据严重程度也表现不一,严重的骨质疏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所以老年朋友最好不要一个人呆在家里,有人作伴是比较安全的。骨质疏松患者在饮食方面也是特别要注意的,那么骨质疏松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骨质疏松吃什么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豆类及豆制品、面筋、大米、花生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牛奶、鱼类、虾蟹、青鱼、鸡蛋、红肉、虾米等。
3、蔬菜的选择
油菜、胡萝卜、青椒、西红柿、西兰花、黄瓜、西芹等。
4、水果的选择
苹果、香蕉、猕猴桃、橘子等。
饮食禁忌
1、不能吃得过咸
吃盐过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在实验中发现,每日摄取盐量为0.5克,尿中钙量不变,若增加为5克,则尿中钙量显著增加。
2、不能多吃糖
多吃糖能影响钙质的吸收,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
3、要注意适量摄入蛋白质,但不能过多
摄入蛋白质过多会造成钙的流失。根据实验发现,妇女每日摄取65克蛋白质,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摄取98克蛋白质,则每日增加26克钙的流失。
4、不宜喝咖啡
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实验发现,一组停经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有31%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而另一组骨质正常者中只有19%的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
5、不能长期饮浓茶
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日久诱发骨质疏松。
6、不宜用各种利尿药,抗癫痫药、甲状腺旁素、可的松一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加快钙盐的排泄,妨碍钙盐在骨内沉淀。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必须严格禁止使用上述药物。如因别的疾病需要用,也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看看骨质疏松错误食谱
1.狂吃肉和蛋,流失铁。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类,就是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蔬菜水果吃不吃无所谓。结果是:不但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窜”,而且一检查照样患有缺铁性贫血。
2.月经量过大:流失铁。月经流量过大会失去许多铁,导致缺铁性贫血,引起疲倦。
3.常喝咖啡:窃走钙。咖啡过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咖啡因会溶解骨头里的钙。
4.爱喝酒:偷走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叶酸、B族维生素。
酒精会损耗身体储存的水溶性维生素,而且也有长期的并发症。因为酒精会伤害胰脏,还会提高罹患乳癌的几率,强烈建议,少喝为妙。
5.经常运动:偷走铁、维生素C和E。运动时,需要更多的铁帮助运送氧气到肌肉。而且运动也会带给细胞压力,产生自由基,这时就需要维生素C、E帮助修复。
治疗骨质疏松从饮食开始
(1)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 补充钙质
膳食中应给予充足的钙,正常成年人每日达800毫克,老年人应给予1000毫克。
(3) 注意烹调方法
烹调方法也相当重要,一些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再则谷类中含植酸酶,可分解植酸盐释放出游离钙和磷,增加利用率。植酸酶在55℃环境下活性最高,为了增加植酸酶的活性,可以先将大米加适量的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豆粉中加发酵剂发酵并延长发酵时间,均可使植酸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4) 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
(5)补充适量钙质
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要注意钙的结合形式。如碳酸钙,吸收较差,乳酸钙的含量很低。不要盲目的补充维生素A、D丸,服食超量可引起中毒症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建议每日250克牛奶,即补充约250毫克的钙。但最近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过多地饮用牛奶,能促进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中5%是乳糖,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半乳糖,过多的半乳糖能沉积在眼睛的晶状体中,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促进老年白内障的发生。所以补钙不能仅从牛奶中摄取,还应从其他含钙丰富的食品补充,如谷类、豆制品、黄、绿、红色蔬菜,虾皮等。
结语: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现在很多的人都非常关注健康,但还是有很多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骨质酥松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多了解这些常识,这样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