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是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脏移植具有很高的手术风险,而且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手术,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那么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心脏移植的相关知识,赶紧来看看吧!
目录
1、心脏移植是什么 2、心脏移植的发展历程
3、心脏移植患者的症状 4、心脏移植的方法
5、心脏疾病的预防 6、心脏移植的条件与禁忌
7、心脏移植后的饮食准则 8、心脏移植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
心脏移植是什么
心脏移植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
是将已判定为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类心脏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体胸腔内的同种异体移植手术。
受体的自体心脏被移除(称为原位心脏移植)或保留用以支持供体心脏(称为异位心脏移植)。
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3年。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100余例,三年生存率大于90%,五年生存率大于85%。
心脏移植并不是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而是作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个治疗手段。
心脏移植的发展历程
历史在古代中国神话和圣经的文献中有几处提到了心脏移植,直到20世纪初,Alexis Carrel的先驱工作才使外科医生能够移植心脏这样的器官。
通过许多富有想象力的实验,Carrel证明心脏官能够被移植,并且在新的宿主体内恢复功能。Carrel不仅移植心脏,而且也提出和进行了心和肺联合移植。
这些手术都是异位移植,将器官移植至受体狗的颈部。随着50年代成功心脏外利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最终集中到胸腔内原位心脏移植的问题。
近年来最常用的心脏移植技术源于1959年Lower和Shumway的工作。有关移植的许多重要问题,包括免疫抑制的方案拟定,体表心电图与移植物排异的关系,以及加强免疫抑制后这些改变的逆转都是早期研究的课题。
尽管有这些早期工作,当在1967年12月,南非Capetowm的Christian Barnard进行首例人心移植时,许多人都感到惊奇。
这次移植引起了全世界其他中心的极大兴趣,从1967年12月到1971年3月65个外科小组进行了170例心脏移植。
但一年的存活率仅15%。因此,到1971年底,心脏移植的热情迅速降低。只有斯坦福大学和弗吉尼亚医学院的外科小组继续心脏移植计划。
经过70年代l0年的实质性的工作,这些研究人员重新修订了受体选择标准,观察了经静脉心内膜活检在诊断排异中的作用。
制备了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作为急性排异的有效治疗,明确了许多晚期移植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免疫抑制治疗心脏移植的广泛应用依赖于更好的免疫抑制治疗的发展。环孢素A的发现达到了这一目标。
环胞素A(一种由霉菌产生的环型的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能选择性阻断白介素2(IL-2)对T细胞的刺激作用。
心脏和肺移植已扩大到许多其他的受体,包括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新生儿和60-70岁的老年人及原发性肺病的病人,如肺气肿和囊性纤维化。
移植计划的组织在1994年,全世界有257个中心进行心脏移植。经验显示成功的移植依赖于公共机构的保证和多种专业组人员的共同参与。
精心关注移植计划的细节对获得和维持好的移植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心脏移植计划的有效开展需要周密的组织以及临床和非临床人员的合作,一些但不是所有州对开展新的心脏移植计划需要得到批准。
1984年全国器官移植条例(NOTA)规定了加入移植计划全国计算机配型系统某些最低标准。
为了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阻止一些结果不良的中心进行移植,该组织确定了器官共事联合网络(UN0S),其成员仅限于每年至少进行12例次移植手术,且存活率至少达70%的那些中心。
此外,中心还必须有适当的手术室设备,训练有素的内科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是当地器官获得组织的参与单位。
计划必须确定病人选择的方案和手续、供体器官的评价和分配,手术后的处理以及长期随访。
参与病人处理的内、外科医生均须符合在训练和既往经验方面的要求。每个中心从医疗照顾方案中获取基金的能力也基于上述条件。
1967年,报纸和电视播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纳德博士把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身上。
在此之前也曾经做过许多尝试,但却没有取得成功。
1961年,诺曼·沙姆韦在狗之间进行过心脏移植。新的心脏工作了3周后,受到机体排斥。
3年以后,一位密西西北的病人接受了一个黑猩猩的心脏,但黑猩猩的心脏不够大,适应不了人的需要,不久就告失败。
1967年,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将一位因头部损伤将要死去的24岁妇女的心脏,移植给了另一位因患心脏病生命垂危的54岁的刘易斯·沃什坎斯基。沃什坎斯基活了18天后死于肺炎。
20年后,医院里给病人进行心脏移植,他们通常可在术后存活5年或更长的时间。
1984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露玛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将一颗狒狒的心脏移植到了出生两周的女婴体内.
2001年7月3日,美国一家医院完成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这一机械心脏移植手术是最近20多年来人工心脏移植历史上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它将为千千万万个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到2001年底全球心脏移植总例数已超过5万。存活率:1年存活率79%,3年存活率70%,5年存活率63%,10年存活率48% 。
2007年1月30西班牙马德里格雷戈里奥·马拉尼奥医院心脏科主任费尔南德斯和一名美国心脏外科专家共同主持完成世界首例间质细胞移植心脏手术。
2007年3月美国洛杉矶锡达斯—赛奈医疗中心成功进行心脏再移植手术。
移植术受到供体短缺和经费不足的限制。在印度,人们把他们的肾脏卖给医生;但在南非这个国家里,这种做法被称为是“不道德的”。
人与人之间器官的移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克服免疫系统的反应,即使他们之间的血型和组织尽可能做到匹配,机体的本能反应仍会排斥被移植的器官,可用药物来抑制这种免疫反应。
人类心脏移植虽然开始于1967年,但仅在80年代初才被接受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剂治疗和移植物处置的进展才使心脏移植成为可能,并导致了心肺移植的成功和不断发展。
胸腔内器官移植逐渐广泛应用,使这种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许多中心得以开展,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病人。
据1994年国际心脏移植协会的登记,在257个移植中心,心脏移植手术累计超过30200例。
而在1980年前,心脏移植总数不到360例,这进—步表明心脏移植术是在近期发展起来的。
心脏移植患者的症状
一、症状
1、先天性心脏病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蹲踞体征、杵状指(趾)、肺动脉高压、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明显紫绀。
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部分有胸痛、晕厥。部分排汗量异常。
2、冠心病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
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严重患者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
3、风湿性心脏病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肺性心脏病
1.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病程漫长,基础病变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又往往伴有多种疾病,使其症状不典型,常被掩盖或与其他疾病混淆,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2.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常突感呼吸困难、明显发绀、窒息、心悸、剧烈咳嗽和咯血。
多有中等程度发热。严重者常致猝死,或因心力衰竭、休克、心脏停搏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肺大块梗塞区域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伴有湿啰音。如病变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的体征。
3、心肌病
发症状通常是活动后气促以及易于疲乏等,当心肌病是由感染引起时,患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突然发热和类流感样症状。
患者的心率增快,同时伴有血压下降或正常、在大腿和腹部有液体潴留以及肺中液体淤积。借助于听诊器常能闻及心脏杂音。
4、 肿瘤性心脏病
可有胸痛、昏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内分流、缩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
可产生广泛的非心脏性全身表现:发热、恶液质、全身不适、关节痛、雷诺现象、皮疹、杵状指、发作性古怪行为、全身及肺栓塞。
由于心脏表现常呈非特异性,并且可能很轻微、甚至缺乏。
以致心脏肿瘤的全身表现有时可误诊为结缔组织血管病变、感染、或非心脏性恶性肿瘤。
三、其他疾病导致的心脏病
1.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
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2.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时心律失常最常见,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房纤颤,其中最常见者为房颤。
久而未治的甲亢可引起突出的心脏形状改变,包括心房或心室扩大、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间隙增宽,这些改变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改善或逆转。
甲亢患者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大约6%,年龄大于60岁,病程长者更易发生。
3.糖尿性心脏病
糖尿病早期心率常有增快倾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可达24%~42%。
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现为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
有些仅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故易于漏诊与误诊。
直立性低血压,常伴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昏厥,甚至休克。
心脏移植的方法
心脏移植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心脏被取出,捐赠者的心脏被重新缝合到病人胸腔内。心脏移植手术可延长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的生命。
大约80%的病人术后可存活2年。与其它器官移植手术一样,心脏移植手术的最大问题是移植排斥反应。
如果移植排斥反应得到控制,病人的存活可达10年以上。术后病人需不定期地服用免疫抑制剂。
当病人感觉身体情况好转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进行适当的日常活动。但必需避免剧烈的体力劳动。
手术分类
1.原位心脏移植
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是从胸骨正中开胸,暴露纵隔,打开心包,切断大血管后通过体外循环机进行辅助循环。
供体的心脏在取出之前,给予氯化钾注射处理使心脏停搏,取出后放入冰中保存。通常供体心脏可以在冰中保存4-6小时。
衰竭的心脏被切断周围大血管和部分左心房后从受体胸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左心房组织保留肺静脉。
将供体心脏修剪后植入原心脏部位与受体的血管和剩余左心房组织吻合。
供体心脏复跳后,脱离体外循环机,缝合关胸。
2.异位心脏移植
异位心脏移植指保留受体心脏,且将供体的心脏植入胸腔,并将两个心脏和血管连接形成一个“双心”系统。
这种术式能够给受体心脏一个恢复的机会。如果移植失败(如出现排斥反应),可以将出现排斥反应的供体心脏切除。
异位移植一般用在供体心脏功能不够强健(受体体重远较供者体重大,供体心脏较弱,或患有肺动脉高压)。
适用人群
由于下列因素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适用心脏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原发性心肌病。
2.心脏瓣膜疾病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3.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病人合并有下列疾病时,禁忌行心脏移植术。
1.肾、肺、肝脏疾病。
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3.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
心脏位于胸腔,把血液从肺部泵到全身。
心脏移植术在美国是第三位最普遍的器官移植手术(第一、二位分别是角膜移植术和肾移植术),每年在美国有超过1500的病人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健康的心脏来源于器官捐赠者脑死亡后。取出的心脏用特殊的盐溶液保存。
病人全身麻醉后,医生在病人胸部胸骨正中作手术切口。
中断心脏的血液供应,病人的血液通过人工管道被输送到心肺旁路装置,这装置暂时代替病人的心肺功能,维持病人血液的正常氧化和循环。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治疗无效、心功能Ⅳ级的晚期心脏病病人。
1.各种严重的心肌病。
2.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无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机会者。
3.无法矫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4.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伴有广泛的心肌病变者。
5.供体要求同前。
手术步骤
(一)供体心脏的取出
1.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出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和主动脉。静脉注射肝素2mg/kg。
2.主动脉灌注冷心肌麻痹液。
3.将上腔静脉在右心房以上4cm处切断;下腔静脉于其根部切断,并由此向上剪开右心房。
4.在肺静脉开口处切下左心房后壁,使其成为方形开口。
5.自无名动脉起始部横断主动脉。
6.肺动脉在其分叉处切断。
(二)受体心脏的切除
1.胸骨正中切口。肝素300U/kg静脉注射,建立体外循环。
2.切除左、右心房前壁,保留左、右心房后壁及部分房间隔用于吻合。
3.贴近半月瓣切断主动脉及肺动脉。
(三)供体心脏的植入
1.用3-0 Prolene线连续吻合左心房。
2.用3-0 Prolene线连续吻合右心房。
3.用4-0 Prolene线连续端端吻合主动脉。
4.用4-0 Prolene线连续端端吻合肺动脉。完成植入吻合。
术后护理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需在ICU监护治疗,当患者苏醒后需转入特殊病房进行康复护理。
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一般状况、移植心脏功能,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由于住院时间延长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医生们通常希望患者能在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应该定期返院复查,患者也需要一定的情感和心理支持。
当患者逐渐适应后,返院复查的周期可以延长。由于手术时迷走神经被切断,供体心脏去神经支配后一般每分钟跳动100次左右。
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定期检查评价移植心脏功能,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及有无免疫排斥反应,并积极防治感染。
免疫抑制剂需长期坚持服用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需要定期进行心肌活检明确有无排斥反应。
1.无菌隔离室特别监护。
2.异丙肾上腺素2.2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4天。
3.选用有效抗生素。
4.每日查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
5.加强营养支持。
6.抗免疫排斥药的应用。环孢素(环孢霉素A)4mg/h,抗人体胸腺免疫球蛋白10~ 25mg/(kg·d),由静脉滴注。
7.于3周后可加用激素。
术后并发症
心脏移植是高风险手术,在院死亡率在7%左右。心脏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败血症、供心衰竭、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衰竭、免疫排斥反应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因为心脏移植属于异体器官移植,受体对其具有免疫排斥可能,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出现免疫排斥的风险始终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但是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出现感觉异常、易发肿瘤等。还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
心脏疾病的预防
1.适龄婚育
医学已经证明,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基因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最好在35岁以前生育。
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建议高龄孕妇必须接受严格的围产期医学观察与保健。
2.准备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状态的调节
如果准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最好至少在怀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孕妇应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如必须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怀孕的时候要远离辐射
孕期尽量少接触射线、电磁辐射等不良环境因素。
5.孕期避免去高海拔地区旅游
因为已经发现高海拔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可能与缺氧有关。
心脏移植的条件与禁忌
1.终末期心力衰竭,经系统的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使其治愈。如果不进行心脏移植,预测寿命达到1年的可能性小于50%。
2.其他脏器(肝、肾、肺等)无不可逆性损伤。
3.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与积极配合移植手术治疗。
4.适合心脏移植的常见病症。
①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
②无法手术和其他措施治疗的冠心病;
③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
④无法用纠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⑤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⑥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近年人们比较公认的心脏移植指征:心衰存活指数(HFSS)<8.1;峰值氧耗(运动试验最大耗氧量测定VO2)低于10ml/kg/.min。
内科无法纠治的顽固性3~4级心衰,内科与手术均无法纠治的心肌缺血;药物、起搏、手术均不能纠治的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禁忌
并不是所有的心衰患者都适合作心脏移植手术,当合并心脏以外的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时被认为存在心脏移植的禁忌证。以下情况将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患有不可逆的严重的肝脏、肾脏或肺部疾病以及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严重糖尿病伴有终末器官损伤(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
3.严重外周血管/中枢血管疾病,不能介入/手术治疗的外周血管疾病。
4.肺动脉高压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5.5年内活动性或近期发现的实体器官、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6.病理性肥胖(体重指数>35Kg/m2)或恶液质(体重指数<18Kg/m2)。
心脏移植后的饮食准则
食盐的限制
当某些病人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以及心脏扩大伴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体内水份和钠离子潴留。
此时,如不忌盐,钠离子增加,加重水的潴留,使浮肿更明显。
因此限制盐的摄入是防止体内水份潴留的关键。心脏病人应当注意像调味品、腌制品、腊味、罐头以及速食面等食品。
进食量宜少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败,消化系统大不如以前,所以一天之总热量应限制。
每天饮食量应该要平均适宜、亦或者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减轻身体负担。
“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也不是没有道理,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进,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头脑保持清醒。
高胆固醇、油脂的限制
高胆固醇、油脂等食物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心脏病发病风险。肉类尽量用瘦肉部份,勿食肥肉、家禽皮以及动物性内脏。
避免像油炸、油煎的食物,烹饪时最好采用植物油,比较健康。
均衡的饮食
均衡饮食,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不仅仅是心脏病人需要,想拥有健康身体正常人都应该均衡饮食。
摄入食物像蔬菜、水果、五谷类、鱼肉(瘦)、蛋、奶以及豆类等。
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心脏病患者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预防肥胖
肥胖的时候,外周的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容易诱发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还容易发生高脂血症,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避免摄取过多的醣类及淀粉,注意食物如砂糖、糖果、馒头、面包、蕃薯、芋头以及玉米等。
多摄高纤维的食物
心脏病人便秘是相当危险的。心脏病发作时主要症状为胸闷和胸痛,有些人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昏迷,甚至发生抽搐。而解决这样的办法,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玉米,红薯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
心脏移植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
黑芝麻
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燕麦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同样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鱼类
比大多数肉类所含的脂肪和饱和脂肪酸都低,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胆固醇,协助清除“坏”的胆固醇。
黄豆及其制品
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
菠菜和胡萝卜
菠菜中富含叶酸。有研究表明,服用叶酸可以降低25%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而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保持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
黑木耳
由于黑木耳具有独特的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剂”之美称,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
绿茶
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和血脂、防治血栓等作用。
椰菜
椰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钙、钾等。一棵中等大小的椰菜可以提供220%每日所需维生素C以及15%每日所需维生素A(以β胡萝卜素形式),并且具有低脂肪、低能量的优点。
坚果类
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于保护心脏,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约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土豆
也称马铃薯、洋山芋。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
结语: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心脏移植到底是什么了吗?你知道心脏移植手术有哪些注意事项了吗?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术前的准备工作,让医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并且要找到跟自己相配的心脏供体,让自己的心脏再次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