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病症,每个人都害怕感染上它。那么你知道白斑病的症状有哪些吗?你知道如何判别口腔白斑病吗?你知道白斑病传染吗?今天小编帮大家总结了口腔白斑病的诊断,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白色水肿
中年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面颊部丰满者发生的可能性更多。
白色水肿少自觉症状,故极少因此而就诊,然而却很容易在口腔科临床上发现。
白色水肿可能是正常粘膜变异,也可能与烟、酒、烫食刺激有关,双侧颊粘膜呈半透明苍白色,状似手指在水中侵泡过度后的皮肤。
颊粘膜间线区往往是水肿最隆起的部位,水肿区域表面光滑,界限模糊,有时可扩散至口角区与上下唇;
但有时由于水肿明显而出现若干纵型或不规则皱褶。触诊柔软也无压痛。白色水肿一般不需治疗。
白色水肿的镜下所见,主要是棘层明显增厚而无角质层,棘细胞肿胀,越近浅层越明显,核消失或浓缩,胞浆不染色。
深层棘细胞与基底细胞无异常,上皮钉不规则伸长,结缔组织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2.白色皱襞性龈口炎
本病在出生时已经存在,但不明显。
至青春期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保持稳定状态,但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皱襞性龈口炎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除了口腔粘膜外,还可发生在鼻腔、肛门与外阴。本病也称白色海绵状痣。
损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表现为皱襞状、海绵状、鳞片状粗厚软性组织。
触诊时,这些部位虽仍保持粘膜的柔性与弹性,但状如海绵。
颊粘膜损害较多见,其它部位也可罹患,甚至波及整个口腔粘膜。
较小的鳞片状组织能被揭去,揭去时无痛并露出浅粉红色、光滑、不溢血的“表面”而类似正常粘膜。口服维甲酸疗效显著。
白色皱襞性龈口炎的镜下所见:鳞状上皮显著增厚,甚至可达40~50层以上而无粒层,角化不全,棘细胞肿胀。
越近表面越明显,胞浆不染色,结缔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口腔白斑病 防治需有方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
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也应除去。严禁用苛性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处理白斑。
2.在确认已经纠正吸烟等有害习惯后而损害尚未消失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治疗,并进一步寻找致病因素。
3.口服维生素A,每日5万U,或维甲酸35~50mg/d,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
从第2~3周起,逐渐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疗程约1~2个月。
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
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
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红粘膜。
软膏制剂因不能粘附于润滑的口腔内侧粘膜故不适用。新型制剂isotretinoin与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与维生素A酸相同。
主要优点是剂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应少(唇红干燥、脱发),但有致畸作用。
4.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
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5万U。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5.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口腔白斑病局部用药法则
1.维生素A
局部病变粘膜下注射,亦可用鱼肝油局部涂擦或敷贴治疗白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维甲酸类药物
局部治疗白斑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较安全,治疗时应以低浓度为宜,不宜过高,以减少不良反应,一般以0.05%-0.2%为佳。
通常该药只适用于均质型或部分疣状型白斑的保守治疗,而不宜用于颗粒型与溃疡型的治疗。
3.5—氟脲嘧啶(5—FU)
常用5%的软膏局部涂抹,每日2次,有一定的疗效,病变消失后即停药。
4.抗真菌类药物
部分白斑与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密切关系,因而对白斑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合用抗真菌类药物的局部治疗,常可提高疗效。
目前常用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锭剂或克霉唑口含,也可用2%-4%的碳酸氢钠或0.2%洗必泰溶液等含漱。
总结:通过小编上文的介绍,你知道口腔白斑病的诊断有哪些了吗?你知道白斑病的症状了吗?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的一些症状,就算特别细微也不要忽略,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