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低热的描述
症状表现: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慢性低热。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慢性低热的诱因
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
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
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
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另外,还有产生功能性低热的原因情绪性低热: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变化,可能导致丘脑下部的产热和散热中枢功能暂时紊乱,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下降。
运动性低热: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过度劳累后,体内产热增多,但散热相对缓慢,因而使体温高于正常。如5公里越野长跑,体温甚至可超38℃。
环境性低热:长期在热环境下工作,或婴幼儿衣着过多,也可导致体温明显高于正常。这种情况只要改变环境后,体温便会很快恢复正常。
手术后低热:胃,胆囊切除、剖腹产、输卵管结扎等大小手术后1―2天,体温会升高,如果创口没有感染,一般不会超过38℃,这是机体对创伤的反应,一般维持3-5天。
排卵期低热:成年女子常在两次月经之间,或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开始排卵。排卵后的体温较排卵前要高o.3一o.5℃,直到月经前1―2天才恢复正常。
妊娠期低热:有些妇女在怀孕一月后,体温会比怀孕前增加o.5℃左右,维持时间长短不一,个别直到分娩后才消失。这被认为是与体内孕激素的代谢和分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