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炎炎夏日各种疾病也在悄无声息的靠近我们,如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等等。你知道如何吃药吗
夏季种种疾病来袭 你做好准备了吗
急性肠炎怎么吃药夏季来临,吃东西稍有不慎就会拉肚子。如果病人出现恶心、呕吐,频繁腹泻,每天3—5次,大便深黄色或带绿色,同时还有肚子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那就是得了急性肠炎。
大多数人拉肚子后都是到药店买点药一吃了事。但由于止泻药种类繁多、病因不明很容易用错,起不到药效,因此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后再按医嘱用药。
一般急性腹泻的首选药不是止泻药,而是补液盐,特别是小儿患者。因为腹泻容易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危及生命。夏季肠炎大多数是细菌感染,如果做完检查,诊断为细菌引起的,医生会给开抗菌素。如果腹泻严重,还会给开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由于这三类药成分不同,联合用药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及时间间隔。
抗菌素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黄连素、庆大霉素等,主要用于杀灭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肠黏膜保护剂又叫吸附剂,常用的有药用炭(活性炭)、蒙脱石等,主要用于吸附肠道内的病原菌、毒素、毒物、水分、气体,而起到止泻作用。它能够吸附胃肠道的致病因子,连同大便一起排出,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抵挡致病因子的损伤;微生态制剂如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贝飞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片)、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能调节肠道菌群,这类药需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当病情需要以上三类药物一起联用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顺序服药。首先使用抗菌药物,尽快控制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其次,间隔1小时后加用肠黏膜保护剂;再过1小时后服用微生态制剂,这样可以避免抗菌药减弱微生态制剂中的活菌而降低疗效。以上三类止泻药物采用按先后顺序的给药方法,使三者之间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病人常见的眼部异常
高血压是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身多种疾病的导火索。“眼表出血”、“眼底缺血”、“眼底出血”是高血压病人最常出现的眼部异常。
“眼表出血”-------眼科常见的“小病”
高血压病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其眼球表面的球结膜的血管容易破裂造成出血。球结膜下出血常被眼科医生们戏称为“眼科最小的病”,由于“眼白”表面的球结膜透明,其下的出血往往呈大片鲜红色,非常醒目,所以病人来诊时常常十分恐慌、担忧。梁医生提醒,球结膜下出血本身并不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但如经常发生者,需关注是否有全身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另外,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紫癜、肝脾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导致病人频繁“眼表出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妇女月经期等也可能是出血的病因。
“眼底缺血”-----导致眼睛突然看不见
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变细,血流相对缓慢;动脉内皮受损,血管内壁粗糙、狭窄,易于形成血栓,一旦栓子阻塞动脉,可使患者“眼睛突然看不见”。我们的视网膜依靠中央动脉供血,一旦动脉阻塞,会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90分钟是抢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病人的黄金时间。超过90分钟,视网膜神经组织常常发生不可逆性损伤。视网膜动脉阻塞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多为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偶见于年轻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液粘滞度高等一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也是危险因素。梁医生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史者,如果单眼突然看不见,甚至没有光感,一定要迅速来眼科就诊。对于眼底动脉血管阻塞性疾病,治疗时机至关重要,医生和病人都需“与时间赛跑”。
“眼底出血”-----造成迅速、无痛性视力下降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患者眼底出血较为常见的病因。高血压是该病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曾有学者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后发现,高血压占57.8%。其他危险因素尚有心脑血管疾患、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眼底出血典型的表现是患者突然出现迅速、无痛性的视力下降,严重者视力仅存光感。梁医生说,我们的眼睛就像一部照像机,视网膜可以比作底片,如果底片出了问题,即使相机其他部分再好,也拍不出好照片;眼底出血目前主要有药物、手术、激光三种治疗方式,但是治疗后“底片”能否恢复正常很难保证。所以“底片”的疾患重在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大家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患等全身病。如果突然出现短期内视力急剧下降、看东西大小形状发生变化、颜色偏暗或偏黄或是眼前有闪光感和固定的黑影等,那么可能是“底片”出问题了,需迅速来眼科就诊。
结核并非肺的专利
谈到结核病,大家一般都想到肺结核。其实,人的机体除了头发、牙齿、指甲外,都可以发生结核病,而发生在肺组织以外的结核病,就称为肺外结核。如:淋巴结核、肠结核、肾结核、骨结核等。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1.淋巴结结核 最为常见的一种肺外结核,以颈部多见可占80%左右,其次为腋下及腹股沟处。这些部位是我们所能触及的,而深处的纵隔及腹膜后淋巴结结核不容易被发现,但并不少见,只有通过CT等检查才能发现。
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感染初期为淋巴结肿胀,以后蔓延至多个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融合、液化、坏死,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或留下明显的疤痕。
2.肠结核 在消化系统结核病中最为常见,多见于青壮年,大多继发于肺结核,以回盲部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呈糊状或水样,有的可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
肠结核因其表现多样性,常被误诊为克罗恩病、机械性肠梗阻或阑尾炎等。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查、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结肠镜检查等手段予以明确诊断。
3.支气管内膜结核 又称结核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的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变。多见于中青年及老年,女性多见。除全身症状外,还表现为刺激性咳嗽,止咳、抗菌治疗效果差。病人可有咳血,痰中带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伴哮喘音,因此,病人可能长期以为是支气管炎或哮喘而延误治疗。
由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咳嗽剧烈,痰中多带有结核菌,因此传染性较强。对于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应及早就诊于专科医院,明确诊断,规范治疗,争取早日治愈。
4.结核性脑膜炎 最为严重的结核病。本病一般起病缓慢,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为主。病情加重可有头痛、呕吐、高热、嗜睡,甚至昏迷。部分病人可有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如复视或失明、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诊断以脑脊液化验检查及头颅影像检查为主。
总结:夏日疾病处处留“情”小编提醒网友朋友们,在畅享美味与冰品的时候为自己的身体像想要适量而行。(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8,作者:谢瞻,孙广红,王光强,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