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大家知道是谁吗,相信很多中医学者都认识吧,他是一位伟大的中医,有很多关于中医的理念以及独特的见解。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路志正如何叫我们学好《难经》一书的,一起来看看吧。
《难经》一书一共有八十一难,主要是通过质疑的形式解释《内经》的理论性著作。它的注释发挥到理,剖析疑问,以示范后面学习的人,确实是学习《内经》的桥梁。
在解释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补《内经》之所未发,扩前圣而启后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难经》的概况
《难经》一书,大多数注家认为是秦越人所作,杨玄操、吕复、王祎、李马间、冯承熙、滑伯仁、陈修园等人都持此说。杨氏云:“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渤海秦越人所作也,越人受长桑居之秘术,遂洞明医道,至能洞彻脏腑,刳肠剔心,以其与轩辕时扁鹊相似,乃号之为扁鹊。”
《旧唐书·经籍志》也说:“《黄帝八十一难》二卷,秦越人撰。”但也有人认为《史记》未言越人有著作传世,《汉书·艺文志》亦未载《难经》之名,且其内容受五行纬说家的影响非常明显,据此推断其为后世伪托之书,成书于西汉之后。我认为,仲景既称《八十一难》为古训,可见其成书于汉朝之前。盖秦汉之前医书多是口传心授,其后又辗转传抄,讹误在所难免,改动亦属必然,特别是经过后世医家的编次,已非原貌。因此可以说它与《内经》一样非出一时一人之手笔。
《难经》全书八十一节,分为六章,分别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荥俞经穴、针灸补泻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和发挥。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主要讲脉法;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主要谈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重点阐述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主要论述病因病机与部分病症;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主要介绍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主要讨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难经》对后世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确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难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早在宋代就被选作医学教育的教材之一。今将《难经》的学术成就择其要以示一二。
一、独取寸口,为后世不祧之祖
《难经》脉法具有独创性,在《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的基础上,根据《素问·五藏别论》气口“独为五藏主”的理论,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对中医脉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的称誉。独取寸口给后世以很大的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素问·经脉别论》认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素问·五藏别论》指出:“……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在此基础上,首先论证了“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的原理,“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肺与十二经脉有密切的关系,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动脉,是十二经脉经气汇聚之处。因此,通过寸口脉象变化,可以诊知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邪正盛衰,确立了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
《难经》把《内经》的全身遍诊简化为寸口的三部九候诊脉法,《十八难》指出:“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在确定寸、关、尺的部位时,首先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有人认为这是《难经》“独得之秘”。三部各有浮、中、沉,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候以“菽”之多少的轻重来说明诊脉时下指取脉的轻重手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难经》的三部九候虽与《内经》的三部九候名称相同,但名同而实异。
其次,《难经》还强调了尺脉的重要性,《十四难》说:“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十八难》进而讨论了寸口三部脉所配合的脏腑,这样“独取寸口”诊脉法初具规模,达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后世脉学,如王叔和的《脉经》、李时珍的《濒湖脉学》等虽对中医脉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基本大法,仍不出《难经》所述的范围。《难经》“独取寸口”被近人张山雷氏誉为“后世不祧之祖”。
二、归纳经络、奇经八脉,补《内经》之未备
《难经》在继承《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撷其要点,对经脉的长度、流注次序的运行规律、手、足三阴、三阳经经气绝的症状和预后诊断,作了论述,使之更加简明扼要,条理愈趋清晰。《二十五难》还提出“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的问题,认为手少阳三焦与心主相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有十二经。提出了三焦“有名而无形”的问题,引起了后世的争论和研究。
奇经八脉,在《内经》中散见于《素问·骨空论》、《灵枢·脉度》等多篇,记述简要,不够全面和系统。《难经》始明确提出奇经八脉的说法,特别是对奇经八脉的名称,与十二正经的关系、起于何处、止于何部以及为病等均作了较系统的论述,真是条分缕晰,一目了然。如《二十七难》具体列举了奇经八脉的名称:“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蹻,有阴蹻,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二十八难》则进而补充了奇经八脉各自的循行部位及起止点,《二十九难》则更列举了奇经八脉的发病证候。
《难经》中有关奇经八脉的理论,弥补了《内经》的不足,又丰富了中医经络学说的内容,对于后世经络学说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两肾有异,开命门学说之端
《三十六难》提出了“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为生命之门户,是“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具有“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重要生理功能,《三十九难》指出“其气与肾通”。《难经》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理上的重要性,开创了命门学说之先河,给后世医家以很大影响,如薛立斋、孙一奎、张景岳、赵养葵等辈都重视命门,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了《难经》的有关理论。命门学说为《难经》所首创,后世有关命门部位和其实质的研究探讨更活跃了学术空气,温补命门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四、伤寒有五,承《热轮》而启仲景
《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把“伤寒”作为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难经》此论,把“伤寒”分为广义、狭义两种不同概念,指出广义之伤寒有五种,其病因不同。并以脉象为例,略示了五种伤寒的鉴别要点。本难还提出外感寒热证有病在皮毛、病在肌肉、病在骨的不同发展阶段。
《难经》在《素问·热论》的影响下,奠定了用汗、下法治疗外感热病的病理基础,指出了“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王履认为,《难经》此论,为“伤寒汗下枢机”。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影响和启迪下,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创立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有着较高的疗效。
五、广其治则,垂法后世于无穷
《难经》在治则治法方面有许多新的建树,给后世以很大启发。如《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肝病实脾之论,《金匮要略》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后世医家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受邪之地,在治疗中采用了许多预防性措施,从而发展了《内经》“上工治未病”的理论,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
《十四难》“治损之法”,提出“损其肺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发挥了《内经》“虚则补之”之旨,丰富了治疗虚损病症的方法,对临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指导着中医对五脏虚损的治疗。又如“泻南方,补北方”的治则,并不单单施用于针灸,推而广之,各科皆可应用。仲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以及《证治准绳》“泻南方刚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即是在这一治则的指导下进一步的发展。
六、敢于创新,丰富了针灸疗法
《内经》虽对五脏五俞、六腑六俞做了叙述,但对五俞穴主治病症未做明确交待。在《六十八难》中总结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从而分主五脏疾病,尽管尚属简略而不全面,但不失为辨证取穴法之一,为后人进一步钻研五俞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刺法,《内经》中有关针刺手法已较繁多,如以经气之顺逆往来、呼吸出入,而用针锋之向背等作为迎随补泻;但《难经》并不囿于前人的经验,敢于质疑,提出创见。以本经前后穴位(如手厥阴心包之俞大陵,俞属土,泻俞即泻子;手厥阴井中冲,井属木,心之母也,针井即补母)作为迎随补泻,两者义虽相近,而方法各殊,使针灸手法得到了充实和发展。特别是提出了“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的见解,对针灸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临床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盖一般针灸工作者偏重于刺手(右手)的作用,往往轻视甚至忽视押手(左手)的价值。殊不知左手有爪切、循按、弹弩、候气、补泻等功能,对于加快进针,减轻疼痛,促进得气,提高疗效等方面,有不可思议之议之妙。如无丰富的临床实践,很难有这样的体验。
《难经》的校勘和注释
《难经》成书既早,年久日深而辗转相传,其间脱简、衍文、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又兼文辞古奥,义理深邃,读者探微索隐,自是不无障碍。这就需要进行校勘和注释。历代校勘、注释《难经》者不乏其人,最早注释者为三国之吕广,唐杨玄操有补注本。其后,宋有丁德用、虞庶、杨康候、周仲立、庞安时、李子野,金元有纪天锡、张元素、袁淳甫,谢缙孙、滑伯仁,明有熊宗立、张世贤、虞天民、马莳,清有徐大椿、丁锦、黄坤载、叶霖、周学海等,日本人如名古屋玄医、丹波元胤氏等也曾注释《难经》。近人张山雷、孙鼎宜、蔡陆仙、陈璧琉等也进行过这方面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达数十家之多,其中有些注本已经失传。
学习《难经》选择较好的注本非常重要,可谓学者之舟楫。
《难经集注》,是明代王九思选撰,集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杨康候等人的注释而成。原书自明以来即已散佚,流传日本,后由林天瀑依原版用活字排印,收入侨佚存丛书,而各家注释赖此得存。是现存较早的注本,集各家之论,互相补充,有助于对原文的理解,是学习《难经》 较好的参考书。
《难经本义》,是金元滑伯仁的注本。滑氏从《难经》源本于《内经》的角度出发,将篇首备列“经言”二字的各条,一一考之于《素问》、《灵枢》以探其源。凡《内经》不载者,滑氏认为非别有古《医经》的存在,便是《内经》一书在流传过程中有脱简,并设“缺误总类”一篇,对《难经》进行校勘。是书说理条畅,言之有据。
《难经经释》,为清代徐大椿所著。本书以《内经》的基本理论来解释《难经》,主要阐明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不以后人的主张来证前人,这是比较科学的态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难经汇注笺正》,是近人张山雷编著。此书汇选了诸家之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有考异一项,对《难经》做出了一定的校勘工作,值得参考。
《难经》一书,“理趣深远,非卒易了”,因此学习时要讲究方法。
通读原著,参阅注释明文意
一般学习《难经》者,多作选读。但《难经》全文不长,分为八十一节,故我主张学习时不要急于取舍,还是以通读原著为好。只有通读,才能全面了解《难经》之原貌。
首先明其句读,借助字典词典以掌握难僻字词的读音和词意,然后熟读原文。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声可以帮助记忆,反复朗读以体会文中意义,有些重要章节,熟到朗朗上口,能够背诵才好。
熟读后在借助注释参考书籍,逐节逐章地弄通文意。参考各家注解释义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原文不能代替诵读原文。在读和释的过程中,读原文是学习的重点。初学时宁拙勿巧,宁慢勿快,宁涩勿滑,不放过一字一词,务在弄通原意。若有所体会,即择其要作好学习笔记。
狠抓要点,深钻精研重实践
对于《难经》中的重点内容,即其对中医理论有重大发展的部分,要深入进去,深钻精研,探微而索隐,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学习,或做专题研究。如独取寸口、治损之法、命门理论、三焦元气、七冲门、八会穴、针灸刺法等内容,都应做深入研究。以治损之法为例,其理论渊源是什么?历代医家有何论述、发挥?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方药,其实用价值怎样?必须一一明悉。
“损其肝者缓其中”则可结合学习《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则可知其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又如“八会穴”是《难经》对针灸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古代针灸医疗经验的科学总结,今日临床尚广泛应用。八穴与脏、腑、血、气、筋、骨、髓、脉的内在联系,八会穴治疗疾病机理的探讨,则是学习《难经》的专题研究之一。
这里我引《难经汇考》东坡楞伽经跋作为结束语,他说:“如医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后世达者神而明之,如珠走盘,无不可者。若出新意而弃旧学,以为无用,非愚无知,则狂而已。譬如俚俗医师不由经论,直授药方以之疗病,非或不中;至于遇病辄应,悬断生死,非与知经学者,不可同日而语矣。世人徒见其有一至之功,或捷于古人,因谓难经不学而可,岂不误哉!”
溯源析流,尊重历史发展
学习《难经》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难经》是以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理论性著作,故学习《难经》要结合《内经》的有关章节,溯本于《内经》以探其源。如《难经》的脉学部分,源于《内经》,要参阅学习《脉要精微论》、《玉机真藏论》、《三部九候论》以及《五藏别论》等篇章。《内经》或言而未明,或引端未发,而《难经》或有所发挥,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贡献。
学习《难经》同时还要参考后世各家学说对《难经》的发展发挥以析其流。如学习《难经》有关奇经八脉的论述,则应参阅《十四经发挥》、《奇经八脉考》;学习《难经》有关命门的理论,应结合后世薛立斋、孙一奎、张景岳、赵养葵等人的论述。这样才能了解《难经》自出机杼,在理论上的创新及对后世的影响。再者,《难经》中的有关章节,前后互参,则更易了。
《难经》成书于古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必有不够恰当之处,如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木得水而浮,肝得水而沉;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等,对此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不责备于古人,而是吐误茹真,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医大师路志正教大家怎样学好《难经》的知识,看完之后,你现在知道如何学习《难经》了没,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的话,不妨多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 一定的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