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雅培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众所周知,中药五味各有其阴阳属性。早在汉代《内经》中就已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认识,明代李时珍亦言“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如麻黄、桂枝、荆芥、薄荷、菊花等味辛轻扬,具有发散解表作用,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香附、木香、红花、川芎等味辛善行,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证。然而,在众多中药里,也有部分药物的作用和应用与上述理论有相悖之处,如生姜、半夏、紫苏叶等具有明显辛味的药物却有“降逆”、“下气”之功。辛属阳,性升浮发散向上,而“降”则指向下或向下的趋势,理应属阴。如何理解其特殊现象?
药物质地、取药部位
蕴含阴阳升降之理
一般来讲,重实药物多沉而降,如果实、种子、根茎、矿石、贝类。另外,药物功效与疾病在空间构想上有相关性和趋同性,接近地面或生于地面以下的药材除了应用于人体中下部的部位特征外,大多还有下行的特点,古人有“本乎地者亲下”之说。如半夏使用块茎、生姜使用根。从上述意义上讲,半夏、生姜虽为辛味之品,但质重沉降,具有降逆下气之功尚可理解。再以厚朴而言,其取材于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虽有辛散之性,然还兼苦泄之味,辛散之中兼有降泄功能,加之用“皮”,可行于肺之肌腠肤表,故而能宣降肺金郁结,以调畅肌腠肤表周身气机,达到“降逆”的效果。此也含有取象比类之意。
然而,丁香、旋覆花皆用花,本于天且质之轻者应上行,对于呕吐等证,顺应了病理性的气机逆乱上冲之势,不能以质地和取药部位解释,还需从其他角度来认识。
阳升有助阴降
核心在于调理气机
笔者发现,具有“降逆、下气”功能的“辛味”药物,多数归胃经,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证;其次入肺经,主要治疗痰饮壅肺之咳喘证。
对胃而言,胃本体中空,受盛化物,为阳明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体阳而用阴,贵在“通”且“畅”。若有外邪侵袭、饮食积滞或胃腑本虚,便会使中焦阻滞,影响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就药物而言,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可促进胃升发清气。上焦受气诸阳,促进经脉之气的流通。另外,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饮停于心下胃脘,则必致气血不通利,阳气郁滞,则饮气逆乱致呕。而通过调畅气机,顺从脏腑本身具有的下降之性,则逆乱上冲的病理现象得到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何种证型的呕吐,均可适当配伍辛味药来调理气机。胃上注于肺,下接于肠。辛味本能行散,畅胃口而开痰下食驱寒,则必无滞留之痰食、寒饮。如治疗痰饮呕吐之主方小半夏汤。
对肺而言,肺主气,司呼吸,生成宗气而营运全身。肺又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宣发为阳,肃降为阴。辛属阳,性横行而散,阴阳互根,升降相因。在增强肺气宣发的阳性功能的同时,肃降之阴性也不可避免的增强,推动和促进了一身之气的运行,以此梳理气机,使之升降出入恢复正常。如《金匮要略》用麦门冬汤治疗由津液耗伤,致肺胃阴虚,阴火上逆刑金之虚热肺痿证,症见喘咳,故咽喉干燥不清利,痰黏难咯,舌红少苔,脉虚数者。在用大量麦冬养阴润肺,清虚热的基础上,配伍一升半夏重在涤痰,痰结消则气机通畅,则肺体升降气机恢复正常,喘咳咯痰现象得以缓解,气不上逆则已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