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热扰胸膈证辨识

阅读:357

□ 江淑安 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

热扰胸膈证,即栀子豉汤证,近人因其是热郁胸膈、邪热内扰所致而称其为热扰胸膈证。现根据《伤寒论》原文以及教学和临床中的体会,对热扰胸膈证作一初步探讨。

本证成因

《伤寒论》中共有8条原文论及本证的成因,即第78、79、80、81、82、231、274、392条,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误治。如太阳病误用汗、吐、下法后,邪热内陷,留扰胸膈而成;或阳明病大下之后,余热未尽,热扰胸膈而成。二是病后。如厥阴病热利止后,余热未尽,热扰胸膈而成。

另外,不经误治,外邪入内,化热留于胸膈,或外感热邪郁于胸膈均可致本证,这是后世温病学家对本证成因的补充。

主证及治疗

《伤寒论》共有三条原文论述了本证的临床表现。如78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79条云:“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80条云:“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下结痛者,未欲解也……”由此三条不难看出,热扰胸膈证主要有以下的主证。

虚烦不得眠 表现为心中发烦而难以入睡,此为本证的一般见证。成无己曰:“谓之虚烦者,热也,胸中烦热,郁闷而不得发散者是也。热气伏于里者,则喜睡,今热气浮于上,烦扰阳气,故不得眠”。

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表现为自觉心中烦郁无奈,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较虚烦不得眠证为重,故原文说:“若剧者”才出现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医宗金鉴》说:“不得失眠者,烦不能卧也,若剧者,较烦尤甚,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也。心中懊憹者,即心中欲吐不吐,烦热不宁之象也,因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所致。”

烦热,胸中窒 表现为自觉心中烦躁,且有灼热感(虚烦,则只觉心中烦而无灼热感)和胸中痞塞不舒(比心中懊憹证稍重)。张令韶曰:“窒,窒碍而不通也。热不为汗下而解,故烦热,热不解而留于胸中,故窒塞而不通也。”

身热不去,心中结痛 表现为持续低热不退,自觉胸中如有物支撑,闷而痛。较胸中窒为重,但不同于结胸证。程郊倩说此:“痛而云结,殊类结胸。”心中结痛与结胸证的鉴别要点是:在病机上,前者是无形热邪内郁扰胸,后者是有形的水热互结;在病位上,前者在胸膈偏上,后者在心下(即胃脘);在证候特点上,前者是胸膈处持续疼痛,痛而不剧,按之心下濡软,即使按之痛,痛亦轻微。后者心下疼痛,痛之较剧,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

上述四方面的主证,均为热扰胸膈证的不同见证。其中以虚烦不得眠证最轻,心中懊憹证较甚,胸中窒又甚之,心中结痛最重。由于均是热郁胸膈,邪热之扰所致,故治疗上针对病因病机,治以轻宣邪热,解郁除烦,方用栀子豉汤:栀子14个,香豉4合。 药味虽少,配伍精练。方中栀子苦寒,能清胸中热而除烦,其功在清;香豉辛散,能解胸中郁而除烦,其功在宣。二药相伍,清宣透热,故可解郁除烦。

热扰胸膈证虽多为误治或病后所见,笔者认为,临证时只凭热扰胸膈的“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等主证有无便可定之,不必拘于误治后,或病后出现才能定之。如《名医类案》记载: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余诊视曰,此懊憹证也。按以栀子豉汤一剂,病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此案并未经汗吐下等误治,但根据其中怫郁懊憹之表现,用栀子豉汤即效。本案例虽不太典型,但足以说明不论是汗吐下前,或汗吐下后,只要是有其证,就可按其论治。

方药煎服法

仲景十分重视方药煎服法,每方之下必作论述,这对保证和提高疗效是必要的。本证主治方栀子豉汤的方下云:“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根据仲景原文和笔者临床体会,栀子豉汤的煎服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下栀子,后下豆豉:栀子需打碎后先下,以利煎出有效成分;豆豉需用布片包裹后下,因豆豉辛散,久煎易挥发。

2.本方是凉药疗热证,加之其病位在胸膈,故第一服必须温服,以防格拒。

3.原文“得吐者,止后服”,某些教材认为是衍文。当时指服药后出现呕吐,待呕止后再服,或药后呕吐而证减,即可停药。因仲景言:“得吐者,止后服,”是紧接“温进一服”之后,且知本方如服用法不当有出现格拒之可能,亦有些注家如成无己、柯韵伯,认为本方是吐剂。

兼证及治疗

兼腹满证 81条云:“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此即言伤寒下后,余热未尽,邪热内扰胸膈兼腹满的证治。邪热内扰胸膈,致心烦、卧起不安;又因热滞于腹,气机不利,故又兼见腹满。治宜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方用栀子厚朴汤。

本证心烦与腹满并见,较栀子豉汤证只多了一个腹满证,但腹满证较心烦为重,故方中理气者有厚朴、枳实两味,除烦只栀子一味。因热已入里及腹,故不用豆豉之宣透,而取厚朴、枳实之利气除满。热得清则烦自解,气得行满自除。

兼中寒证 82条云:“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此言太阳伤寒证,误用丸药攻下以后,损伤了脾胃,邪热乘虚,内入胸膈,形成膈热兼中寒的证候。其证候除有身热不去、微烦等热扰胸膈见证外,以方测证,当有食少纳呆,腹痛便溏等中寒之象。治宜清上温中,方用栀子干姜汤,即栀子豉汤去豉加干姜而成。

陈蔚曰:“栀子性寒,干姜性热,二者相反,何以同用之?而不知心病而烦,非栀子不能清之,脾病生寒,非干姜不能温之,有是病则用是药,有何不可,且豆豉合栀子,坎离交媾之义也,干姜合栀子,火土相生之义也。”故本方用栀子清热除烦,干姜温中散寒,同用能清上温中。另外,不因误下,素体中虚,而证见热扰于上,寒在于中者,亦可用本治法方药。

兼心下痞塞证 392条云:“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此言病后余热未尽,又未很好调理,劳作过早,以致复发,形成热扰胸膈兼有心下痞塞的证候。原文虽未言证候,以方测证,除有虚烦不得眠、发热口渴等热扰胸膈之证外,当有心下痞塞或胸脘胀满等气结心下之证。与81条之兼腹满证相较,虽同有热郁胸膈,彼证是气滞于腹而致腹满,表现为整个腹部胀满,而本证是气结心下,致心下(即胃脘处)痞塞或胸脘胀满,部位较局限。治疗上本证当清热除烦,行气消痞,方用枳实栀子豉汤,即栀子豉汤加枳实而成。因枳实下气消痞,善治心下痞塞。如有宿食者,可加入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另外,本方与栀子厚朴汤,药仅一味之差,而主证不同。彼方厚朴、枳实同用去豆豉,重在行气宽中,消胀除满,故知其证以腹满为重。而本方去厚朴入豆豉,并增大用量为一升,意在清宣胸膈之郁热,仅用枳实一味,以下气消痞,故知其证心下痞塞较轻。

兼少气、兼呕证 78条原文在论述了热扰胸膈证的“虚烦不得眠”和“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证及治疗后曰:“若少气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此即言热扰胸膈兼少气、兼呕的证治。热扰胸膈,如邪热损伤中气,就会感觉呼吸时气息不足,治宜佐以补益中气,故于栀子豉汤方中加入甘草以补益中气,而名栀子甘草豉汤;如邪热扰胃致胃气上逆,就会兼见呕吐,治宜佐以和胃降逆,故于方中加入生姜以和胃降逆,名栀子生姜豉汤。

成无己曰:“少气则气为热搏,散而不收者,甘以补之可也。呕则气为热搏,逆而不散者,辛以散之可也。”即言仲景加甘草、加生姜之义。

相关文章

  • 从鞋底磨损情况辨识身体疾病

      鞋子,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一年365天,每天都要穿的东西,当然,更换的速度也很勤快。但你一定不知道,我们所穿的鞋子的磨损情况竟然与我们身体健康有关系。有医生表示,如果你的鞋子才穿3个月,但磨损情况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那说明你的身体一定出现某些健康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说?什么样的磨损情况预示着身体的什么疾病?关于这些问题,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半年磨损百分之二十以内是正常的   医生

  • 中医教你从“指纹”辨识小儿疾病

      “‘指纹’其实是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一条青筋。看‘指纹’是传统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一般用于3岁以下的孩子。”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郝宏文对《生命时报》记者解释说,想要通过“指纹”辨别疾病,先要了解“虎口三关”。正常孩子的&lsqu

  • 中医讲 服用膏方须辨识体质

      膏方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主要针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长期调理以及滋补养生,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的作用。   一代名医秦伯未曾称“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祛病之义”,很好地诠释了膏方之本。

  • 多彩舌头并不美 教你轻松辨识身体情况

      冬天来临,温度越来越低,对于很多忙于工作的人而言,除了身上裹的衣服多了一些,晚上盖的被子厚一些外,似乎和其它的季节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干燥的空气和开着暖气的房间让人们的身体内燃起了“一把火”。也许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刻,通过镜子看见自己发红的嘴角,继而又瞧见了更红的舌头,才大惊失色。这种不正常的舌头颜色是不是在预示着什么呢?   一、 正常的舌头   舌头位于口腔的最底部,

  • 养生膏方 使用中医膏方需辨识体质

      膏方也是中医养生保健中的一种,它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分类,能够治疗高血压病、月经不调以及还有补血补气的作用。但是不是说任何体质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也不是越贵越好,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下养生膏方吧。   目录   1、中医膏方的组成与分类 2、膏方使用需要辨识体质   3、高血压病膏方 4、补气养血膏方   5、通便类膏方 6、自制膏方的步骤   7、膏方怎么服用效果好 8、膏方并非越贵越好   9、

  • 省中医体质辨识中心主任李晓琳 辨清体质 养生保健更省力

      上火、湿热、气虚、阳虚……这些在市民口中常听到的词汇,其实是中医概念中的“体质”,人们常常会根据这个来调整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比如上火了,就喝点凉茶,阳虚了就多次点狗肉等等。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体质辨识中(体检中心)李晓琳主任主讲的《体质与养生保健》讲座,生动以及详细地为广州市民讲解了中医体质的划分、概念以及特点,还给不同体质的保健养生提出多种

  • 肾精不足证的表现 什么是肾精不足证

      什么是肾精不足证  【概念】  肾精不足证是指由于肾精亏损,表现以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早衰为主症的一类证候。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元气不充,或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所致。本证多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及早衰而且无明显的寒象与热象为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低下;成

  • 血崩证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徐姓妇,年十八岁,得血崩证。   【病因】   家庭不和,激动肝火,因致下血不止。   【证候】   初时下血甚多,屡经医治,月余血虽见少,而终不能止。脉象濡弱,而搏近五至。呼吸短气,自觉当呼气外出之时,稍须努力,不能顺呼吸之自然。过午潮热,然不甚剧。   【诊断】   此胸中大气下陷,其阴分兼亏损也。为其大气下陷,所以呼气努力,下血不止,为其阴分亏损,所以过午潮热。

你可能感兴趣

  • 行李箱标识牌行李牌登机吊牌辨识挂牌防丢失牌拉杆箱托运姓名牌子


  • 不莱玫定制行李箱行李牌辨识绳旅行箱防丢标签识别挂牌旅行周边


  • 多肉植物图鉴(观赏·辨识·种植)常见多肉多浆植物园艺图集零基础养多肉这样养养护完全图鉴书籍


  • 篙奢辨识度 设计师三宅压皱短外套+高腰阔腿裤套装女春天家5M55


  • 多肉植物图鉴 观赏·辨识·种植 常见多肉多浆植物园艺图集零基础养多肉这样养养护完全图鉴书籍


  • 【3折包邮】多肉植物图鉴(观赏辨识种植)常见多肉多浆植物园艺图集零基础养多肉这样养养护完全图鉴书籍


  • 【3折包邮】多肉植物图鉴(观赏辨识种植)常见多肉多浆植物园艺图集零基础养多肉这样养养护完全图鉴书籍


  • 医疗护理员证应急救援证课程报名学习培训初中高职业等级证书报考


  • 结婚证相框情侣新人创意礼物夫妻领证周年纪念日婚姻证登记照摆台


  • 结婚照相框夫妻领证周年纪念日婚姻证登记照情侣礼物结婚证件摆台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