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本病以青少年及10岁以下儿童多见,30岁以下患者占80%。发病部位多在活动度大、负重多、易损伤部位。发病部位以脊柱最多见,约占50%,其次为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长管状骨及脊柱附件少见。
常规疗法
辨证论治
1.阳虚痰凝
治法:补肾温经、散寒化痰。
方药:阳和汤加减:熟地黄30克,麻黄2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炒研)6克,肉桂(去皮研粉)3克,生甘草3克,炮姜炭2克。
外用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配合隔姜灸。
2.阴虚内热
治法: 养阴清热托毒。
方药:六味地黄丸和清骨散、透脓散加减:熟地黄24克,怀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9克,银柴胡4.5克,胡黄连3克,秦艽3克,鳖甲(醋炙)3克,地骨皮3克,青蒿3克,知母3克,甘草2克,生黄芪12克,穿山甲片(炒)3克,川芎9克,当归6克,皂角刺5克。
脓已成可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3.肝肾亏虚
治法:补养肝肾。
方药:左归丸:熟地黄240克,山药(炒)、枸杞、山茱萸各120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鹿角胶(敲碎,炒珠)、龟板胶(切碎,炒珠)、菟丝子(制)各120克。若窦道管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不易收口,可外用贴敷生肌玉红膏。
抗结核治疗
正确使用抗结核药,严格按照“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原则用药。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以上3种或4种药同时应用,配合服用复合维生素B以期保肝。服用9个月以上,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病灶清除术适应证为:①病灶内有大块死骨,或有巨大脓肿不能吸收者;②单纯骨结核,有穿破到关节内可能时;③单纯滑膜结核,经非手术治疗1~2个疗程无效者;④全关节结核久治不愈,或结核病灶稳定,遗有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者;⑤脊柱结核有神经刺激症状及对脊髓产生压迫者;⑥窦道或瘘管经久不愈者。
禁忌证:①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不能承受手术;②患者其他脏器有活动性结核或严重疾病;③年老体弱或年龄过小不能承受手术者。
适宜技术
外治法
初期:用温经活血,软坚散结的膏剂或散剂,如阳和解凝膏、回阳玉龙膏加桂麝散、活血散等外敷。
中期:即成脓期,穿刺抽脓。保护针孔,继续用上述药物。
后期:脓溃后或形成窦道,可用五五丹或七三丹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收口。对窦道较大的,主张用五五丹或七三丹包在盐水纱条内作引流,避免丹药直接与肉接触形成硬性窦道。窦道亦可用白降丹或三品一条枪腐蚀,待肉芽新鲜后改用五五丹或七三丹引流,对久不愈合的管壁,用白降丹效果不好者,可用手术切除窦道。
抗痨丸(董静安治疗结核病的处方)
组成:黄芪100克,骨碎补100克,制乳香50克,没药50克,黄连80克,三七30克,泽漆120克,牡蛎100克,蜈蚣60条,全蝎40克,炮山甲50克,子午虫40克,鳖甲80克,龟板80克。
功效与适应证:祛邪抗结核。治骨痨。
用法:每次1.5~10克,口服。长期服用至骨痨痊愈为止。
结核丸系列(包括结核丸与生鹿角)
组成:龟甲(醋制)、牡蛎鳖甲(醋制)、生地黄、熟地黄、天冬、百部(蜜炙)、阿胶、北沙参、龙骨、紫石英(煅)、麦冬、熟大黄、白及、川贝母、蜂蜡。
功效与适应证:滋阴降火,补肺止嗽。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咳痰咯血、胸胁闷痛、骨蒸痨咳,肺结核,骨结核。
特色:①具有快速激活吞噬细胞的“清解酶”。滋阴降火,快速起效。②阻碍菌体蛋白的合成,杀灭不同酸碱环境及不同部位的结核菌、缩小空洞,骨结核病灶钙化,迅速补肺,调节脏腑功能。③配合生鹿角扶正补虚,标本兼顾。
用法:口服,一次一丸,或每日两次。骨结核患者每次用生鹿角15克煎汤服药。适合长期服用。
预防调护
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结核病环境,增强体质,注意饮食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注意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定时足量服用抗结核药,未遇特殊情况下不要随意停药。有窦口经常排脓的患者,要及时换药、更换敷料、更换床单;用石膏保护肢体者,观察肢体血循环,有无压疮;并发截瘫患者要按截瘫常规护理。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输液、输血。服用利福平后排尿与汗均为棕红色,服用异烟肼后有些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跳动,需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其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