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强身祛病 18个穴位按摩秘籍胜吃补药
第二章:要想不生病 常按七穴位
第三章:夏季养生 舒肝养肝按摩七大“撒气穴”
编者按:每当我们身体不适时我们都想着吃些药来缓解一下,可是无论什么药都有副作用,那么有什么方法既能祛病而且又没有毒副作用呢?下面小编就教你按摩18个穴位胜吃补药哦!
强身祛病 18个穴位按摩秘籍胜吃补药
穴位是人体的天然药库。全身都是阿是穴,哪不舒服就按摩哪个部位。这些穴位常按摩,不仅可养生保健,还能强身祛病,胜似吃中药,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下面与您一起分享比吃中药更管用的穴位按摩秘籍。
1、六味地黄丸
复溜穴:有中医专家称此穴滋肾阴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2、十全大补汤
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
3、逍遥丸
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和吃中药逍遥丸效果一样,且更为迅捷。
4、牛黄清心丸
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如果心中发热烦燥,常用牛黄清心丸,但这药若常吃,“是药三分毒”,不用说也可想而知了。
5、牛黄清心丸
少府穴,它有清心泻火、行气活血的功效,最强的功效是清心除烦,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一味“牛黄清心丸”。
6、 补钙药
脾经大都穴,是补钙要穴。同时,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7、麦味地黄丸
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相当于麦味地黄丸。具有润肺、滋阴、去心火、纳气、平喘、止咳嗽等功效。
8、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9、牛黄解毒丸
内庭穴,人体自生的牛黄解毒丸。内庭是去胃火的,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10、补中益气丸
肺经有个穴叫中府,此乃中气之府,是中气汇集的地方,因此为调补中气的要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土能生金,其补中气之气最强,按摩、艾灸都有显效。此外,只要按摩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就会有补中益气的效果。
11、纯阳大药
按摩申脉穴,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12、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13、大补阴丸
有人心烦不寐,老想喝水,还总爱起急,属于阴虚火旺的体质。那么一旦口干舌燥,不妨赶紧揉揉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
14、 吗叮啉
吃完饭不消化,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相当于西药吗叮啉,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吃的太多喘不上气来,肚胀,揉公孙穴可促进肠子的蠕动。
15、杞菊地黄
曲泉穴,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按摩曲泉,可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6、二妙丸
曲泉,另一方面它还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17、开塞露
商阳穴。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治疗什么类型的便秘呢?它的作用有点像开塞露这种感觉,就是好像大便已经到了肛门这块了,这个穴就管用了。
18、消炎大药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
要想不生病 常按七穴位
生病带给人们或轻或重的痛苦,每个人都不想生病。其实,平时我们多了解一些知识,是可以预防疾病的。下面小编告诉你长按七个穴可预防疾病的方法。
补肺益肾——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常按该穴不仅可保健肺经、大肠经,还可补肺肾之阴虚。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对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有效,还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还可调节心律失常。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用太大力气,稍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该穴对心慌、心悸、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护理腰背——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对此穴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可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酸麻和疼痛,对下肢疾病有很好的护理作用。
补血养肝——血海穴
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常按血海穴有补血养肝之功效。
增强胃动力——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天枢穴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由于与脏腑是“近邻”,所以有内外病邪侵犯,天枢穴都会出现异常反应,因而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穴正好对应肠道,因此按揉此穴可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夏季养生 舒肝养肝按摩七大“撒气穴”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的时候,然而脾气大易伤肝,不利于养生保健。中医认为,脾气大易引起肝气郁结,按摩向上的七大“撒气穴位”既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避免伤肝。舒压除了调解心情外,还可按摩向上的七大“撒气穴”。
头上的3个“撒气穴”
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胸肩部的两个“撒气穴”
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下肢的两个“撒气穴”
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结语:穴位按摩养生真正做到了无成本、无副作用,而且它的保健功效丝毫不比药物差!(文章原载于《养生阅刊》,刊号:2012.04,作者:段福英、上止,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