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中医养生 足浴的好处和禁忌
第二章:教你最佳泡脚法
第三章:足疗DIY 消除7种身体不爽
编者按:现代人对健康的要求高,很多人周末都会选择去做一个足疗或者平时在家常泡脚,那足浴的好处和禁忌有哪些呢?泡脚的方法有什么讲究呢?
中医养生 足浴的好处和禁忌
足浴似乎会上瘾,不少人已将其列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徐永刚医生特别提醒:并非人人都可以足浴,如果足浴方法不当,反会导致其他病痛。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足浴健身原理
中医学认为“脚为精气之根”。足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将双足浸泡、洗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在浸泡过程中,除了水的浮力作用、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足部的摩擦作用之外,主要是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作用。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刺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以互相影响。温热的药物易从皮肤、腧穴和呼吸道吸收,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药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所以足浴时水温很重要,选择药物很重要,按摩手法也很重要。
足浴常用药物
到足浴房,往往会有多种足浴药液供您选择,如“玫瑰足浴”、“牛奶足浴”、“藻泥足浴”等等。其实,足浴用药从玫瑰、牛奶还是藻泥等方面来选择没有实际意义,关键看药物中含有哪些中药成分。足浴疗法的中医用药多为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毒祛邪之药物。如细辛、白芷、艾叶、穿山甲、肉桂、丁香、胡椒、麝香等。足浴所用药味必气味俱厚,有时甚至用些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半夏、附子、草乌、南星等。
足浴水温有讲究
足浴的水温多在36~43摄氏度之间,但一般不应超过45摄氏度。最低不低于36摄氏度。水温还应由个体差异来决定,初次足浴者,水的温度可以低些,并逐渐增加水温。以保健为目的的足浴水温可低些,痹症、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等治疗性足浴,水温应高些。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防止损伤皮肤。
足浴能治哪些病
足浴的适应症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足浴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作用,故适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足浴还能明显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对儿科、妇产科疾病也有独特的疗效。足浴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各种颈椎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长期低头工作容易患颈椎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足浴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足浴有禁忌
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
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稍冷即应调换药液。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应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药物引起了皮肤的过敏,应该立即停止足浴的治疗。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治疗。
足底按摩原理
中医认为,足底反射区的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那么这个部位即为病理反射区,在治疗的时候就以这些反射区作为重点。在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揉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塑料棒刺激反射区。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治疗重点,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治疗。
人的脚上有六十多个反射点,与人体的主要脏器相对应。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误以为越痛越有效而强忍着,反会导致足部损伤。受过专业训练的按摩师推拿手法得当,就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弊端。
足底按摩注意事项
足底按摩前双脚用热水浸泡15分钟,或用热毛巾擦洗可增加疗效。
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不能刺激性腺反射区。
出血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在进行足底按摩治疗的时候,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皮下组织较少的反射区,以免挤伤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按摩后半小时内患者应饮用温开水300~500毫升。
长期接受足底按摩的患者,双脚常出现痛觉迟钝现象。用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可使痛觉敏感度增强,治疗效果可以提高。
教你最佳泡脚法
现代洗浴的方便,使得很多人都嫌麻烦,不喜欢单独泡脚。但是,发挥功效的最佳泡脚方式是单独泡脚,并且泡脚时要用高一些的桶来泡,通过热力来放松脚上以及小腿处的经络,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心脑等器官的供血,而随着热力的不断增加,就会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经络,排出体内的寒气和废物,调节体温,降虚火。另外血液循环的改善,对血压有非常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专家提示:在忙碌了一天后,一定要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给身体放松、调节。只要天天坚持,仅泡脚这一项保健方法就能使你多活10年。
1、要用桶来泡脚
木桶虽然保温效果好,但太沉太贵,使用不方便,可以到超市买高一些的塑料桶代替,一边泡一边加热水。现在有很多电动泡脚盆,如果能做得高一些,像桶一样深,那就更好了。
2、最好在下午4-5点泡脚
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这样一是方便,二是利于睡眠。
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在下午的4-5点左右,也就是膀胱经和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泡脚,这时补肾的效果最好。
小提示:每次泡脚一般以泡到全身发热,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脚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一边泡脚,一边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内部多产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及时排除体外。
3、泡脚水的温度
这要视每个人具体耐热程度而定,刚开始泡时温度可以低一些,然后再慢慢地增添热水,不断加温,泡到全身发热为止。
4、泡脚的水中不要随便加东西
最好不要在泡脚的水中随便加东西,因为由于热力的作用,泡脚用的药物是很容易吸收的。身体内寒气重时可以加艾叶一起泡,但不能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叶加一小把就可以了。
小提示:记住,千万不能在泡脚的水中经常加盐,那样会伤肾,容易引起全身浮肿,已经有很多人因看一些保健报刊上推荐以后用盐水泡脚而引起全身浮肿、内分泌紊乱及原有的肾病加重的。脚气严重的人可以在泡脚的水中加入醋,能杀菌、止痒。
能坚持长年用温水泡脚已经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别老想着加各种的中药,如不适合你身体的状况,反而会适得其反。
足疗DIY 消除7种身体不爽
人的衰老是从脚下开始的,许许多多的经络和血管都在这里汇集,科学家甚至将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当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妨在家进行一些简单足疗,就能轻松化解。我们的身体任何部位不爽了,足部相应的敏感位置都会出现疼痛反应。这是因为足部汇集着我们全身一半的经络,还有丰富的血管,所以当你按摩这些敏感位置时,身体上的不爽就能被轻松化解,而且没什么副作用。
No.1 冷寒症
气温下降,一些女性手脚冰凉的毛病又犯了。中医认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加上冬季为休养生息的季节,人体的阳气本来就不如春夏旺盛,因此身体出现阳虚不能温养气血运行,导致筋脉失养。
足疗DIY:可养成每天用热水泡脚的好习惯,空闲时用精油按摩身体,特别是脚掌。
生活对策: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有效改善,手脚自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要提醒的是,手脚发凉也很可能是雷诺现象,表示身体有可能存在着疾患。引起雷诺现象的疾病有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No.2 痛经
它可不是个小问题, 80%以上的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痛经的状况发生,相对于私自吃止痛药、去医院抓药等处理方式来讲,足疗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足疗DIY:每日睡前用大拇指指腹按摩双足内踝下方处,以有酸痛感为宜;再揉5分钟,至发热为宜。治疗痛经的足疗应该在非经期,以月经前3-4天最佳,月经期间不得随意按摩。
生活对策:将月季花洗净,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冰糖及黄酒适量,可以治疗气滞血淤所致的闭经、痛经诸症。或者给自己熬一款红花糯米粥,适用于血虚、血淤引发的痛经者。
No.3 疲劳
很累?即使睡上十几个小时,醒来也不解乏?建议你去做个足部按摩吧!足部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使人感觉全身轻松,精力充沛,疲劳减轻。
足疗DIY:疲劳是全身各系统的综合表现,因此对抗疲劳最有效的是抽时间把足部全部区域都按摩一遍,然后再用热水泡脚。
生活对策:饮食清淡简单,别吃得过饱,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以便让身体轻安。也可以通过禅修静坐的方式,让身心放松,气息缓和,血液循环通畅。
No.4 胃寒
食欲不振、整天感到腹胀口淡、爱打嗝、有时甚至有作呕想吐的感觉??尤其是在冬季,被胃寒纠缠的人不在少数。中医认为,胃寒多是因不够气所致,而通过足底按摩就能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症状。
足疗DIY:每日按摩双足底下2/3部位,以微酸痛、发热为宜。
生活对策:将热水袋放在胃部热敷,也可以有效缓解胃寒,或者是喝上一碗生姜红糖水。
No.5失眠
你出现过入睡困难、早醒、易被惊醒、噩梦、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这些现象吗?这都是失眠的症状。失眠会导致很多身体不适甚至心理疾病,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失眠!
足疗DIY: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生活对策:凡失眠症之人忌吃辛辣温燥、伤阴耗气的食物,比如香烟、浓茶、咖啡、可可饮料、辣椒、大葱、胡椒、桂皮、芥末等。
No.6 伤风感冒
足部有许多穴道与上呼吸道黏膜有关,足部受凉,很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所以,脚的保暖及按摩,就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
足疗DIY:自觉有轻微症状时,每天坚持按摩脚掌前1/3部及足心5-10分钟,达到发热即可。
生活对策:如果是风寒型感冒,可以选用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来治疗;风热型感冒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
No.7 头痛
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繁多。很多头痛是严重身体疾病的表现,因此,头痛的保健治疗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如中风、高血压等方可进行,否则会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
足疗DIY:每日睡前按摩双足大脚趾足底部,足心周围,至有酸痛感、发热为宜。
生活对策:黄芪、丹参、菊花这样补气化结的药物也可以融入到头痛者的日常饮食中。
结语:睡前泡脚可以帮助我们舒缓一天的疲劳,也可以有助我们入眠,所以大家在家中不妨备一个足浴桶,平时多泡泡脚吧!(文章原载于《中华养生保健》,2012/03,作者:于伟,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