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窗

  1. 首页
  2. 中医养生

心静神安老而不衰 试试中医“五气”养生

阅读:301

  目录:

  第一章:心静神安老而不衰 试试中医“五气”养生

  第二章:中医养生方法之顺时摄养

  第三章:中医养生 每天7个小动作防病保健

  编者按: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活动的能量,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养气呢?中医养生有哪些方法呢?

  心静神安老而不衰 试试中医“五气”养生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安静通气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天天白天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浑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2、平心静气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平心静气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3、长啸舒气

  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起按摩和刺激作用。饭后茶余,闲庭信步,或低吟自己喜欢的诗词,或哼唱小调,可舒畅心情,排除杂念,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4、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5、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胃肠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饮食无节,烟酒无度,可以使胃气不足,气血虚衰。

  中医养生方法之顺时摄养

  人类有着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中医学称其为“天年”,据《左传》记载,天年应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左右。一般认为,寿限是两种过程的结果:一为同时间紧密相关的生量性改变,另一为躯体、精神疾患或应激所致的病理性改变。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均是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是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内部因素。中医养生学的各种方法,实践证明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期望的寿命可大为延长。

  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人类具有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有着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能使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脏腑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因而,养生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长时期的养生活动中,不断地研究致病原因与发病条件,研究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不断深化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并在预防疾病与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和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全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精神调养上可结合踏青春游等室外活动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饮食上宜选取用辛甘微温之品,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其阳;并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户外锻炼项目,运形以养生,以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使人体气体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安宁的心境,使神气收敛;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要根据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饮食上要防燥护阴;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宜静功锻炼。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精神调养上应采用适宜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尤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待日光为宜,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中医养生 每天7个小动作防病保健

  梳头

  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梳头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平时每天可梳头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头一次。

  伸懒腰

  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体肌肉收缩和舒张、增进肌肉本身血液流动的同时,还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踮脚尖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脚时,由于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可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酸胀及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具体做法: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保持2~3秒,可重复多次。

  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促进人的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环。

  叩齿

  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轻轻叩击。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齿坚固,并能预防牙病的发生。

  转目

  双目从左向右转14次,再从右向左转14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常年坚持,可使眼睛运转灵活,去内障外翳,兼能矫正近视、远视。

  搓足心

  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这是因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结语:养生能帮助我们让身体更健康、精力更充沛,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学些中医养生的知识哦~

相关文章

  • 中医强调以气养生 注重五气让你老而不衰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

  • 中医养生之道之五气养生 可以老而不可衰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安静通气   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

  • 中医养生先养“心”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目录:   第一章: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第二章:中医养生 教你传统健脑八方法   第三章:中医养生先养神 让你远离疾病和衰老   编者按:养生即养心,养心就是注重心神的养护,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神呢?面对记忆力衰老等症如何健脑呢?   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养生,古代又谓“养性”,换言之,即性命之学。 “性”指心性,包括

  • 中医养生 坚持五气养生保健康

      中医养生现在开始很流行,中医养生讲究的是一种生活意识,讲究的是生活观念,中医养生要顺天而行。那么,你知道中医养生有哪些注意点吗?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文章,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认为,人的一切都是由气而来。管子《内业篇》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渊之不涸,四肢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这说明,精气不仅与人的生命起源

  • 中医养生不能忽略五气的培养

      中医强调的以气养生,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元气   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养元气。   心平气和   中医认为,情欲与内脏有直接关系,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心平气和可平衡阴阳,调和六脉,祛病延年。   宽胃养气   人类依靠肠

  • 中医养生 静心宜神促进气血平和

      中医养生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多运用中医的方式来调理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你知道中医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吗?中医保健知识又是什么呢?下面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中医养生   齿宜常叩   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可令人牙齿坚固不痛。   口宜常闭:每日经常闭口调息,舌抵上颚,呼吸均匀和缓。   津宜常咽:每日清

  • 中医调神养生法 舍小欲怀大欲

      目录:   第一章 养生的流派   第二章 国医释读欲望养生法   第三章 戒除7种不良心理   编者按:欲望,主要指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它是世界上所有物质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种本能。所以,人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么欲望和人的养生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养生方法——欲望养生法。   养生的流派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素为百姓所重视。从春秋战

  • 中医告诉你 强肾不衰的秘密

      衰老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虽然衰老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为抗衰益寿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探索。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重视五脏(心、肝、脾、肺、肾)养生保健,特别关注补肾在益寿延年中的作用。   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与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正确施补的原则应根据阴虚、阳虚及兼证的不同,合理应用以下中成药。   龟龄集   龟龄集本方载于《集验良方》。方中以

你可能感兴趣

  • 告别抑郁症 饮食理疗中医调理少年抑郁症治疗书籍森田疗法 缓解焦虑的人睡眠障碍中医养生食疗药膳家庭保健养生食谱穴位按摩书籍


  • 足部按摩治百病速查手册一本通 零基础无师自通学足疗中医养生书籍 脚底穴位按摩 中医养生足浴书 找穴位一学就会足部按摩书籍


  • 中医馆装饰挂画四季养生墙壁贴画九种体质背景墙艾灸养生馆装饰画


  • 精气神中医文化字画养生馆装饰画传统养生文化墙贴海报定制大挂画


  • 养生之道屏风隔断墙美容院中医养生馆会所采耳头疗足道折叠遮挡


  • 【正版】零基础学会推拿按摩手足部按摩 腰部按摩手法推拿中医推拿按摩书籍 中医养生治病 家庭生活 图解实用按摩大全


  • 【读】男性养生药膳大全 本草纲目中药煲汤食疗药膳食谱大男性饮食食疗养生书健康饮食抗衰老养胃 中医保健养生书籍


  • 推拿按摩中医养生折叠移动屏风隔断客厅时尚玄关理疗双面遮挡装饰


  • 【正品】手足耳健体祛病大全书 中医穴位按摩图解 手耳足部按摩手法中医推拿按摩书 人体穴位图家庭按摩祛病大全养生保健图书籍


  • 艾灸排烟系统中医院养生馆艾灸馆新款室内移动伸缩管道排烟设备


热门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