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第二章:中医养生 教你传统健脑八方法
第三章:中医养生先养神 让你远离疾病和衰老
编者按:养生即养心,养心就是注重心神的养护,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养神呢?面对记忆力衰老等症如何健脑呢?
中医养生 健脑养神与安老四方
养生,古代又谓“养性”,换言之,即性命之学。 “性”指心性,包括神志道德,是无形的;“命”指肾精,连同身躯形体,是有形的。性为之使,命为基础,二者不能截然分开。然今所谓养生之道,多重在形体锻炼、行气导引、饮食起居等,而道德修养较少论及。回溯古代养生学家,常把道德修养视为养生之根本,以“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自励。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养生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享给予科学的解释,要面向大众,面向社会。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道德修养,乃是养生的根本大法。
我的养生方法受到父母的影向,父母都是长寿老人,母亲94岁去世,一生性情豁达,无忧无虑,喜听评书、看电视,并常与儿孙说谈清末民国水灾兵燹等故事。他(她)们喜食鲜鱼,不食肥腻。关心儿孙们的学业、事业,而儿孙对他(她)们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可见膝前承欢应视为老人长寿的条件之一。
我的养生保健方法简而易行,介绍健脑养神法与安老四方如下。
一、健脑养神法
健脑的方法除“鸣天鼓”、“搓涌泉”及梳头外,就是“学而时习之”。学而思,思而学,学不厌,诲不倦,博览精取,汲古济新,自幼及老,从无倦意。养神以“三乐”约之:少年读书最乐,中年助人为乐,晚年知足常乐。一生恪守前人所说的“三戒”:少年时戒之在色(声、色、玩物),中年时戒之在斗(斗力、斗心),老年时戒之在得(患得患失)。保持形与神俱,故得长乐永康。
二、安老四方
我根据多年的验证观察,老年生理特点表现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气火易升,血行艰涩。临证常见阳盛者十之四五,血脉滞者十之一二。对此,我常用以下四首方剂清滋肝肾,调和血脉。取名为“安老四方”。
1.安老一方名“乌芝汤”
有养肾固阴,平肝熄风之功能,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上盛下虚,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证。
药用:制首乌10克,黑芝麻10克,桑椹子10克,小黑豆10克,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5克,夏枯草10克。水煎服。
2.安老二方名“丹柏汤”
有益肾宁心,和营通络之功能。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胸痹心悸、腰脚少力、四肢麻木等证。
药用:牡丹皮15克、紫丹参10克、侧柏叶5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炙桑皮5克、陈皮3克、茜草5克、炒枧米3克。胸痹痛者加青葱管(青白交叉处者)三段,每段一寸长:水煎服。
3.安老三方名“壮志汤”
有强健筋骨,滋肾益髓之功能,用于治精髓不足,溲涩便秘,腰疫膝冷,行步少力等证。
药用:桑寄生15克、杜仲10克、怀牛膝10克、山萸肉10克、菟丝子10克、五味子5克、怀山药10克、肉苁蓉10克、沙苑蒺藜10克,水煎服。
4.安老四方名“轻健汤”
有清利痰湿,醒脾化浊之功能,适用于体丰面白、嗜食肥甘、舌淡苔腻,脉象濡缓之人。证见胸膈痞满,嗳腐吞酸、头晕目眩,四肢倦怠。
药用:清半夏10克、陈皮3克、茯苓皮15克、炙甘草3克、炒苡仁10克、焦楂肉10克、佩兰草5克、藿香10克、茵陈蒿6克、泽泻10克、六曲10克。水煎服。
以上四方,第一方不寒不温,药性平和,适用于水不涵木,肝风内动之证。因内风所致之高血压、动脉硬化、血虚便秘等证皆可酌取;第二方清淡流动,药性微寒,适用于水亏火郁、心脉痹阻之证,因津伤血涩所致之血液流变和血粘度异常而形成的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可酌取。惟脾肾虚寒、脘闷腹肿、食少便溏者勿服。第三方苦甘酸涩,药性微温,适用于肾精亏耗,筋骨不健,对于肾虚作喘、肾虚水肿及溺涩便秘等有改善作用,亦可用作老年性骨折后的调理方剂。有的肥胖老人头晕目眩,类似肝阳上亢,痞闷麻木亦似血脉痹阻,虽系脾为痰浊所困,也应视为与体质衰老、肾气不充有密切关系,因附以轻健汤之清化湿浊,辛开苦降,用于痰饮所致之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肢体麻木等证。
此四方虽然主治各有偏重,但人之病证常非单一独见或固定不移,应当考虑病之纯或杂,或合病,或并病。虽然老人体质多属阳盛阴虚,或阴虚阳郁,而阳虚者亦非绝无,临证需仔细诊察鉴别,勿枉勿漏,辨证论治,庶免蹈虚虚实实之戒。
中医养生 教你传统健脑八方法
“脑”是一个特殊器官,它既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与精神、思维密不可分的重要器官,为此,养脑、护脑、健脑也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合起来有八种方法可以健脑、养脑。
一、食物健脑法
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的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一般说来,凡是能促使人体血液呈现碱性状态的食物,都具有健脑的良好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含卵磷脂、脑磷脂、谷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脑活动功能,延缓大脑衰老,此类食物有蛋黄、大豆、蜂蜜及富含DHA(22碳6烯酸)的食物,如沙丁鱼、大马哈鱼、贝类、淡菜(又称蛏子)等。
另外,脑的大敌是烟酒,因为烟酒能“毒害”脑细胞,导致大脑代谢异常,加速脑细胞死亡,为此,健脑防衰老的第一要素,必须下决心戒除烟酒!
二、节欲健脑法
传统养生学讲究“天人相应”,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随季节而变化,提倡适度节制性欲,以蓄养人的精气神,有利于健脑安神。倘若性生活放纵,则会导致脑力虚亏,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神智性障碍。特别强调在冬季应做到“藏精葆元”,因为冬天时人体能量比夏季大为减少,而抗御严寒又要消耗很多能量, 会明显的显现出“能量不足”,所以应当停止性生活。
三、睡眠健脑法
在现实生活中,睡眠状况良好的人,不但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而且还表现出充满活力。而睡眠不好,被失眠困扰的人,不但经常显得精力不佳,而且情绪也不好,甚至有些人还患有神经衰弱,所以要想保持头脑健康,必须调节好睡眠,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科学用脑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人的大脑应当经常使用,脑子越使用就会越灵活。但用脑应做到“劳逸结合”,不要使脑子过度劳累,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脑(学习或思考)一小时后,休息10分钟,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轻松的音乐,或是远眺风景,或是静坐冥想。
五、环境护脑法
工作或学习的环境对于养护大脑十分重要,夏天要选安静清凉的环境,而冬天则要求保暖、空气流通的环境,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会很好 反之,如果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温度超过34℃),不但效率低,而且大脑的消耗会明显增多,对大脑十分有害。
六、良好坐姿健脑法
科学研究发现,坐姿不端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血流缓慢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既影响工作效率,又会伤害脑神经,正确的坐姿是 背要直,腰要挺、头要正、脚要平。
七、光线适中用脑法
光线太强烈时,对脑细胞的刺激太大 光线太弱太暗时,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受到抑制,工作效率则会降低。在光线适中的场合学习或工作最有利于护脑、健脑。
八、静修动练健脑法
对于脑的养护,古代养生家主张静修和动练。“静修”就是静坐冥想,古人认为,修炼静功达到高级层次时,会出现“河车逆运”、“还精补脑”的奇异效果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多批自愿受试者进行“静坐冥想”训练,一百天后发现其中80%的人的记忆力得到提高,其中约1/3的人,脑中分泌的“内啡肽”(又称快乐素)明显增加,感到心中快乐,说明静坐的健脑效果应当肯定。“动练”不但能增强体质,而且也能改善心理状态,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健康长寿充满信心。在中国民间流行的“动练”方法有 五禽戏、八段锦、武当太乙仙鹤功,武当太乙天鹰功,大雁功和太极拳等,最简单的是玩铁球、踢毽子、爬山、慢跑等,甚至编织也有利于大脑的保健。
中医养生先养神 让你远离疾病和衰老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所具备的神,是指人的生命活力及其灵性和生机。神在于养,情在于节。
精神稳定乐观,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正常,人就远离疾病和衰老。
情志是指人在智、情、意、行方面的精神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医养生历来强调情志养生法,并列为诸法之首。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具有很高的思维能力,人的情志状态如何,决定整个机体的平衡和失调。所以,中医药学非常强调精神情志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而不良的精神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情志健康、有所寄托的人,也是生理上最能保持健康的人。精神稳定乐观,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正常,人就远离疾病和衰老。若是生活无目标、无信念,精神萎靡不振,无以激发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减弱原本强健的脏腑功能,使气血运行失常,精神和身体得不到有益的滋养,疾病将随之而至。而精神不空虚,意志不消沉,可使神有所依,志有所靠;神与形俱,才能尽享天年。
安心养神
养生者应心情安闲,心思若定,心除杂念,心清如镜,以便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处生,形体劳作但不致疲倦,身体健康而无疾。养成理智和冷静的态度,凡事从容对待,冷静思考,学会“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正如养生格言所说:“既来之,则安之。”《千金方》中有:“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友渔斋医治》云:“遇逆境,即善自排解。”这说明人们只有改善并及时排遣忧患,才能保证安心养神。古人的一些“排遣”方法,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告诫人们,世事皆有隐忧,如意处常有大不如意之变,要辩证地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休眠养神
休眠养神是指通过睡觉,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内各部位的神经、关节、韧带、肌肉和器官无负荷或少负荷,进而达到积蓄精力,恢复体力。因此,生活中应劳逸结合,保证每日睡眠6~8小时。而过多的思虑则伤神气、损寿命。《万寿丹书》谓“多思则伤神”,因为神为心所主,养神必先养心,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故此,要养好神,最好的办法是保证每日睡眠,摒弃杂念,以此养神则长寿,反之,多思则心动,心动则伤神。
清静养神
古人认为心静神自安。《黄帝内经》也有“静则神藏,躁则神亡”之说。如果一个人终日心神不安,思虑万千,哪有不生病的道理?要保持身体健康,必先保持心理健康。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恬淡、清虚,使外邪不入,内心安定。
静志安神,清心静养,古人把养生摄神总结为要坚持“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戒除“十二多”——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昏错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煎熬无欢”。
在充满变化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放松自己,中老年人应该利用静默片刻这种每个人都有能力运用的方法来修身养性。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消耗。大脑安静,肌肉易放松,气血易畅通,从而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结语:当我们迈入中年时,记忆力和精神都会不如以前,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养生,开始调理心神。(文章原载于《益寿宝典》,刊号:2012.02,作者:林世忻,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养生堂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