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艾灸可以补肾
肾阳不足是肾虚的一个主要方面。肾阳又称为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一身阳气之根本,如《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所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人体其他的阳气如心阳、脾阳、卫阳均以肾阳为根本。卫外之阳气充足,则肌腠固密,营卫调和,可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心主一身之阳,心阳充足,则如万物被泽阳光,气血百脉通畅。所以肾阳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此之谓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疾病、衰老,其主要原因就是阳气虚衰,而养生灸的主要作用,就是培补阳气,益其真阴。所以,能够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人之寿命延长。
艾草本身具有温经散寒之功,艾炷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所选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皆为肝、脾、肾经合穴,气海、关元、神阙为任脉之腧穴,同时也是脏腑的募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
使用灸法,正如《针灸大成》所说:“艾炷又加杂药而成,其药多为温热芳香之辈,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其补阳主力更著。”因此,常灸关元、气海等,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效果。
保健灸常用的补肾穴位
足三里
①定位: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1横指处。②功效:健脾益胃、补益气血。③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劳、早衰。④施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或着肤灸5~20分钟。张杲的《医说》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指反复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三阴交
①定位: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②功效:温肾健脾、祛湿利水、调经止痛。③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④施灸方法:用着肤灸或间接灸7~15壮,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⑤注意:孕妇忌用。
神阙
①定位:为腹部肚脐正中,属任脉。②功效:温阳益气、补肾健脾。③主治:脾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泻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门火衰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等。④施灸方法:隔姜灸3~5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亦可用隔盐灸法。⑤注意:每壮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灼伤。
关元
①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②功效:温肾健脾、补益固脱、散寒止痛、调经养血、保健延年。③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④施灸方法:着肤灸或间接灸(以生姜、蒜相隔)7~15壮,或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⑤配穴:关元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气海
①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②功效: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③主治:凡身体衰弱、阴阳两虚、营卫不调、下元虚惫、陈寒痼冷、体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诸般虚损等。④施灸方法:温和灸、隔姜灸或附子灸。⑤注意:阴虚者慎用,孕妇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气海,《内经》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此时灸之,应其春生之时序,以助升发之气,逐陈阴,奠下元之基,以适夏令之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