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感冒,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那么大家知道风热感冒吗?风热感冒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小编就风热感冒症状,风热感冒怎么治疗及风热感冒食疗来跟大家讲讲风热感冒。
目录
1、什么是风热感冒 2、风热感冒症状
3、中医治疗风热感冒 4、风热感冒食疗
5、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6、风热感冒吃什么中药
7、宝宝风热感冒怎么办 8、怎么预防风热感冒
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虚,不得专用疏散。阳虚宜加参、术,阴虚宜加地黄、五味,倍麦冬、白芍。
风热感冒是由于收到外风热之邪的侵入体内而引发的以发热重、寒冷感觉不到或者是不会流汗等等的一些症状。
风热感冒在一年四季中都是可以发生的,一般在春季的时候更加的常见。
多由气候突变,寒暖失调,风热之邪乘机侵入人体,袭肺犯卫,卫阳郁遏,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而见表卫之证。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肺部和大肠是相互表里的,在排便不畅的情况下,大肠容易影响肺部就会出现感冒的症状。
其次受夏季暑热湿气、饮食、起居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双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正气受损,从而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而导致风热感冒。
风为六淫之首,虽可单独犯人而致病,但临床多见合邪为患,尤以风热合邪更为常见。临床中精血津液虚及阴虚体质之人,最易感受风热之邪。风为春季主气,风热感冒,每在春季易于罹患,是其时令之特点。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风热感冒症状
主要的症状
1、身体发热、微感风寒,没有汗或者是有流汗的的情况,头痛身体酸痛。
2、会有鼻塞、流鼻涕、咳嗽和咽喉肿痛的感觉。
次症
微汗,口干渴,咯痰黄稠。
舌脉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一般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6)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小儿风热感冒的症状
小儿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
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中医治疗风热感冒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
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
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
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
(1)及次证,或主症。
(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风热感冒的治疗,主要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
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1)薄荷粥
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
稍温即服,得汗最佳。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
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2)桑菊薄荷饮
桑叶、菊花、薄荷、苦竹叶、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
桑叶清肺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
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
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3)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沙参、薄荷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
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银翘散
方中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又配伍淡竹叶加强清热之力。
薄荷、豆豉、荆芥辛凉解表、轻散风热之邪。
其中荆芥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运用,其解表退热的功效更著。
桔梗、甘草、牛蒡子合用,能宣肺解表,清利咽喉,祛痰止咳。芦根能清热生津。
全方共奏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
本方为辛凉解表的常用方剂,虽然偏重于清热解毒,但总属清疏兼顾。适用于外感风热而发热重者。
如津伤口渴欲饮者可加天花粉生津止渴。痰黄粘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知母、黄芩、鱼腥草清热化痰。
痰多还可加象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
若风热壅阻于上,咽痛项肿者,可加马勃、玄参解毒利咽。
热盛衄血者,宜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叶、栀子炭清热凉血。
桑菊饮
方用桑叶、菊花甘凉轻清,既能疏散肌表风热之邪,又能清肺中之热,故为主药。
薄荷辛凉解表,杏仁肃降肺气,桔梗辛开肺气,三药助桑菊解表宣肺,共为辅药。连翘辛寒质轻,能清热透表。
芦根甘寒,清热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若气粗似喘,加生石膏、知母。
渴甚,加天花粉。咳嗽痰稠黄,加瓜蒌皮、象贝母。咽痛者,加马勃、牛蒡子。
清解汤
方用薄荷叶辛凉解表,发汗透窍。蝉蜕微凉微淡,发汗祛邪,以皮运皮。
生石膏辛寒,透热解表。甘草和中,并防过寒伤胃。
药虽四味,但解表清热之力甚佳。
若咳嗽不爽者加牛蒡子。
口渴甚者加玄参。咽红干痛者加山豆根。
茅苇汤
方中茅根、苇根清热生津并轻宣风热。
葱白通阳解表。白芍、大枣酸甘化阴。
竹叶清热除烦。杏仁、桔梗宣降肺气。
诸药共奏散风清热兼顾阴液之功。若头痛甚者加菊花、牛蒡子。
咳嗽重者加枇杷叶、象贝母。咽干甚加麦冬。咽痛加射干、马勃。
针刺疗法
(1)风池、大椎、合谷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
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2)少商、中商、老商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
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
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3)少商、太阳、肺俞、大椎、手太阴肺经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
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
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4)大椎、然谷
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
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
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
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
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贴敷疗法
①银翘膏
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9克,薄荷9克,桔梗9克,牛蒡子6克,淡竹叶6克,甘草12克,以麻油150毫升,熬药去渣,加入黄丹150克,收膏。
取膏贴于锁骨切迹上方和咽喉区(即会厌上方两侧)。本膏有辛凉解表散热作用。
②白矾麦粉膏
白矾、小麦面粉适量。白矾研为细末,与面粉共和,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取膏贴于两侧涌泉穴,覆以纱布、胶布固定。
一日一换。白矾性寒有清热作用,敷于涌泉穴,取釜底抽薪之义。
③绿豆蛋清饼
绿豆粉100克,炒热。鸡蛋清1枚。二味调和作饼,敷胸部。
3~4岁小儿敷半小时取下,不满周岁小儿15分钟取下。
熏洗疗法
(1)熏吸法
黄柏、防风。置黄柏、防风于砂锅内,加水1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药液蒸气熏颈部两侧及天突穴、风池穴。每次20分钟。同时吸入蒸气10分钟,每日1次。
(2)擦洗法
大葱白、薄荷叶、黄酒。将大葱放碗内,加入温开水半茶杯捣汁,再将黄酒炖开,冲薄荷叶,1~ 2分钟后,倒出黄酒(薄荷叶不用),连同葱汁和匀。
取毛巾蘸汁,擦两太阳穴、两肘弯、两手心、两腋窝、两足心、尾闾骨旁及前后胸肋骨间。擦时要用力均匀,轻重适度。
(3)洗沐法
冬桑叶、黄菊花、黑山栀、独活、天麻、薄荷汤为丸,热水1000毫升化开洗头。
风热感冒食疗
风热型感冒一般表现为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昏胀痛,面色多赤,目红目胀,口干微渴欲饮,咳嗽,痰稠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咳声嘎哑,咽干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舌苔薄白或微黄欠润,脉浮数。
皆因风热犯表、肺卫失和所致。
风热型感冒的食疗如下
1、广东凉茶
组成:桑叶,菊花,薄荷各5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法:上药一并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入,加盖浸泡10分钟。
服法:代茶频服。
按语:桑叶、菊花、薄荷发散风热,竹叶退热利尿,用治风热或秋燥引致的感冒发热,有良好疗效。
2、茶豆饮
组成:绿豆30克,茶叶9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茶叶用纱布包好,与绿豆一起,加水煎煮,待绿豆熟时,去茶叶,加入白糖溶化。
服法:热服,可一次或分次饮。
按语:绿豆甘寒,清热解毒,能治痧痘热毒,加茶叶利尿,白糖清热,用治时行感冒,咽痛发热,小溲不利或兼有尿痛者有效。
3、薄荷粥
组成: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冰糖。
服法:稍温即服,得汗最佳。
按语: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
用于素有胃病,新感风热者最为适宜。
4、菊花粥
组成:菊花1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将菊花研成细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粉,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稍温即服,汗出不畅者可热服。
按语:菊花疏散风热,明目,清热平肝,加粳米制粥,可治风热感冒。
有高血压或头痛、目糊之患者也可常服。
5、茅姜稀饭
组成:白茅根30克,生姜3片,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白茅根煎取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再加生姜,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待温分次频服,如当发汗者应热服。
按语: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兼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加生姜、粳米,旨在护胃。
宜用膳食
萝卜饴糖
萝卜适量,洗净不去皮,切成薄片,放碗内加饴糖2~3匙,搁1夜,便有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豆腐豆豉汤
豆腐250克,漂净切小块,放热油锅内略煎,投入豆豉15克,加水煮汤,以盐调味食用。
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1)推按正顶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
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
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2)推偏顶法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
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
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3)推揉脊背法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
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
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
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4)点按肩胛法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
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
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
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
自我按摩疗法
(1)揉印堂
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2)揉太阳
以两手拇指或中、示指各按同侧太阳穴,各向内揉按10~20次。
(3)揉按迎香
两手中指或示指腹面各按同侧迎香穴。
同时向内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
(4)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由轻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5)拿按合谷
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示指按掌面相应部位,由轻渐重对拿20~30次(孕妇禁用)。
(6)点按大椎
用中指点按大椎穴20~30次。
(7)拿按曲池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侧的曲池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肘下,由轻渐重按拿30~40次。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应用,每日施行2~3次。
揉搓迎香穴缓解鼻塞流涕
该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
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
作用:能够起到祛风寒,通鼻窍的作用。
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揉大椎穴缓解发热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
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能够起到降温退热的作用。
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的病症。
按摩尺泽穴缓解咳嗽
该穴位于人体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用一手拇指,用力点住对侧尺泽穴,慢慢揉动数十次。
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尺泽穴。
作用:能够起到清肺泻火,治疗咳嗽的作用。
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咳嗽咳痰等症状。
点揉风池穴缓解头痛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
坐着,双手抱拢头部,用双拇指揉捻穴位,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操作2分钟。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
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风热感冒吃什么中药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风热感冒用药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而风热感冒的中药方,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患上风热感冒,如果患者表现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烦躁不安。
患者可根据体质选择中药进行调理,如体质虚弱者,可用黄芪15克,防风5克,白术10克,大枣5克。
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10克,板蓝根10克,荆芥5克,大枣5克,甘草5克。
体质偏寒者,平素咳嗽多痰,感冒后咳嗽加剧,久不痊愈者,可用法半夏10克,陈皮5克,紫苏叶10克、紫菀10克、甘草5克,每日1剂,保温杯内,开水冲泡服用。
风热感冒中成药制剂
(1)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宝宝风热感冒怎么办
气温越来越高,风热感冒更多侵扰宝宝。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是身热较重,喉咙痛、口渴,舌苔薄黄,舌边兼红,可有汗或微有汗,流黄鼻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寒感冒往往表现为舌苔薄白,流清鼻涕、打喷嚏、咽喉痒咳嗽,痰白清稀,不想喝水或想喝热水,容易鼻塞。
防治宝宝的风热感冒,非常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就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
多喝水、多吃水果,也是防治风热感冒的重要环节,这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另外,还要在饮食中注意给孩子增加营养。
平常吃点鸡蛋、鱼类,喝点牛奶,对孩子身体很好,因为鸡蛋和鱼类还有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经常生病。
室内通风差,小朋友们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很容易交叉感染。
因此室内通风非常重要,天气好的时候要适时开窗通风。
宝宝感冒护理也很重要。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清淡的流食、软食或者好消化的食物。
辛凉清淡的食品,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也有利于风热感冒的宝宝们早日康复。
另外,宝宝风热感冒后,应该注意不要吃太多的肉食。
中医认为,“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留有后遗症之意)”,也就是说,热病患者或热病刚退时,吃肉食则病迁延不愈,且能使病反复发作或出现后遗症。
食疗方法
1、三根汤
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芦根15克,用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2-3天。
可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大白菜味甘、性平寒,有通利肠胃、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2、红萝卜马蹄粥
红萝卜150克,马蹄(荸荠)250克,大米50克。红萝卜切片,马蹄去皮拍裂,与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后,以少许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可清热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润肠通便,适用于风热感冒。
红萝卜含β-胡萝卜素,可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能抵抗感冒。马蹄味甘,性寒。功能清热,生津、化痰、利水。
怎么预防风热感冒
1、通
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洗
早上冷水洗脸,晚上热水泡脚,长期坚持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
3、动
每天晨起后,适当慢跑一刻钟,做早操,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
4、漱
每天坚持早晚用淡盐水和茶水漱口,可杀灭口腔中感冒病毒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5、穿
根据时令气候和天气预报及时添加衣服,不可硬撑。
6、闻
夏季准备一瓶陈醋或白酒,经常打开盖子闻闻,可提神醒脑,有效的预防感冒。
7、熏
把陈醋加热,关上门窗,每隔两周熏一次,可有效杀灭感冒病毒和微生物。
避免暑热的活动,适宜在早晨或晚上5点以后进行户外活动。
房间要通风,保持室温适宜,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在高温下可以使用空调,但不要将温度定得低于26℃,不要24小时连续开空调。
进行户外活动或者洗完澡后,避免直接吹空调冷风,也要避免冷水冲澡,洗完澡要用干毛巾马上擦干。
保证睡眠时间,一天保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小睡半小时会让你觉得舒服很多。
不要因为燥热,过多食用冷饮、冰水。
结语: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对风热感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感冒分好几种,要了解病因,这样治感冒就会更快速有效。可以试试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快速治风热感冒,也可以向中医求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