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历史积累下来的瑰宝,中医安全有效,让人放心。中医按摩也是让人非常放松的,那么,按摩要对准穴位,不然就白浪费力气啦。今天,小编就穴位养生,拔罐减肥穴位及鼻塞穴位来跟大家讲讲。
目录
1、穴位养生 2、拔罐减肥穴位
3、鼻塞穴位 4、落枕穴位按摩
5、眼部穴位按摩 6、缓解痛经的穴位
7、失眠按摩哪些穴位 8、穴位按摩手法
穴位养生
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起的头痛,以及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
慢性胃不适,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轻地揉,可以促进消化。
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
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
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
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
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
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
此外,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盖窝下方3寸。
中医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诀,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
另外,足三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出血、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白领和亚健康人群,每天按压足三里10分钟,能减轻工作压力,缓解疲劳。
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
除了局部按揉外,还要调整全身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不是人人适合。
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
拔罐减肥穴位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一:背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
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
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二: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
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
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关元穴(肚脐下面)
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三:下肢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
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
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减肥食谱推荐
拔罐减肥早餐
推荐无糖豆浆,燕麦片,和鸡蛋。
假如不喜欢无糖豆浆的话,可以喝水,但是千万不要吃主食,什么糯米团子、红豆糕这段时间都不要乱吃。
拔罐减肥午餐
蔬菜、一到二两米饭、肉类一种。
蔬菜必不可少,可以吃些肉,油少一些的都行。假如很想吃烤鸡、烤鸭之类的,那就把外面一层厚厚油脂的皮给撕掉,进食里面的肉吧。
实在,鱼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怎么样,鸡鸭鱼肉,只准选一样进菜盘子。
拔罐减肥晚餐
黄瓜、西红柿,可以生吃,也可以凉拌,但是别放糖凉拌。放少许盐和醋就行了。
拔罐减肥餐实在挺苛刻的,在正餐的时候吃得很少,假如很饿,千万不要忍着,低血糖和胃病都是很要命的,所以可以加餐,比如吃个苹果,黄瓜和番茄也都可以作为加餐的食品。另外,酸奶是最好的选择。
拔罐减肥的原理
1、拔罐的强大吸力能使毛孔充分的张开,刺激和加强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局部的吸拔,能调整内分泌,加速淋巴和血液的循环!
2、拔罐能有效地调节脂质代谢,拔罐打通人体穴位后,能使脂质下降,加速脂肪代谢,还能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纠正肥胖者的异常食欲,抑制胃酸分泌过多!
3、拔罐与一般的药物减肥不一样,拔罐是通过调整肥胖者内在功能发挥正常的工作!拔罐减肥适合于长期减肥无效,或者药物减肥体内产生抗药物性的肥胖患者!
鼻塞穴位
1、用双手中指端,按揉鼻两侧的迎香穴1-2分钟。
2、用食指或中指端在鼻通穴(上迎香穴----鼻通穴在鼻两侧的中间,鼻骨与软组织交界处,即鼻唇沟上端尽头处)处进行按揉或顶按1分钟,有助通窍利鼻的作用。
3、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印堂穴1分钟,再用中指面擦热鼻两侧,来回摩擦50遍。
4、按揉风池、大椎穴各1分钟,并擦大椎穴10遍,使之有温热感,治疗鼻塞的穴位及刺激方法,当鼻塞苦不堪言时,可以连续指压迎香穴、印堂穴等穴道,鼻子会即刻通畅,迎香穴、印堂穴都是脸上的穴道。
对治疗鼻塞有效的穴位如下。
1、睛明
位于眼角前端的穴位。从这里开始按摩鼻的两侧,一直到鼻翼为止。对于治疗鼻塞非常有效。
2、肾俞、风池、百会
肾俞被称为能量所集中的位于腰部的穴位,按摩此处和位于后脑处的风池穴及位于头顶的百会穴,可以治疗鼻塞。
遇到感冒、头疼等头鼻问题,不妨多按印堂、迎香、合谷这三个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的中间,按压这个穴位可以预防头疼、鼻疾患。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与鼻唇沟的中间,按压这个穴位可以预防鼻炎、鼻窦炎、面瘫等。
合谷穴位于拇指与食指的虎口处,这个穴位是止疼要穴,对退热、消炎有辅助作用。
这个穴位对治疗五官科各种疾病,如头疼、牙疼、眼病、耳鼻病、咽喉病,以及感冒咳嗽都比较好。但由于这个穴位有引产功效,所以不适合孕妇。
3、迎香穴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取迎香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当你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塞、鼻炎、流鼻水、鼻窦炎、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落枕穴位按摩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双手皆要按压。
落枕穴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位置
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按摩法
缓解落枕症状的方法有很多,按摩落枕穴就是其中方法之一,落枕穴在手背侧,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 。
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
方法为
以大拇指按揉穴位,用力由轻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钟,在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
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
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双手皆要按压。
眼部穴位按摩
眼部按摩的好方法有哪些?其实按摩眼睛只限于眼睛周围的穴位,对眼球的按摩要谨慎,要闭目轻柔地按摩,否则只会损伤眼球。
按摩眼部可以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力等保健功效,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治疗一些眼部疾病。
看看眼部按摩,最经常用到的就是这6大穴位,没事儿的时候常按一按,就可以预防眼部疾病。
1、攒竹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2、睛明穴
取穴方法:人体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迎风流泪、偏头痛、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3、鱼腰穴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镇惊安神,疏风通络,改善疲劳与头痛。
4、丝竹空穴
取穴方法:在眉梢凹陷处。又名巨窌穴,目窌穴。
主治:明目止痛。
5、瞳子胶穴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1、迎风流泪
按摩眼睛左右角上的两穴:瞳子髎穴、睛明穴
胆经上的瞳子髎穴(位于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是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专治迎风流泪。
每次按压40下,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寒湿水气的扩散,从而起到治疗迎风流泪的效果。按压力量不要太大,有人按摩时把脸部的皮肤都揉掉了皮,用食指按压比较好。
挤按膀胱经上的睛明穴(眼睛内侧,鼻梁和内眼角交界的地方)配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每用眼1~2个小时,按摩一下睛明穴和瞳子髎穴,也算是对眼睛的一种“回报”了。
2、视力下降
由于常盯电脑,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发痒,眼里有血丝。
方法:按揉明目穴(耳垂上戴耳环的小孔,即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两分钟,揉时要闭眼睛。
3、眼睛酸胀、老花眼、近视眼、白内障
拇指上有三个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空骨穴名不虚传,按了眼睛酸疼立刻消失。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于眼睛的症状。
爱上网或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如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可利用穴道的按摩法,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可消除眼睛的疲劳,帮助入睡。此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
按摩时,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每天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4、白内障
按摩大骨空穴(在拇指指关节背侧的横纹中点处),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针刺或按摩大骨空穴还可治疗扁平疣)。
5、眼睛干涩
如果您感觉眼干、双目干涩、甚至嘴唇起皮、皮肤干裂、肌肉消瘦,或心烦不能入睡,可按摩三焦经上的液门穴(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的蹼,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
液门穴就是液体之门的意思,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就会灌溉到身体各部位,眼睛干涩啊、嘴巴干啊,当然也就统统不会有了。
如果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干涩的感觉了,不用几天的工夫,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身体状况也会较以前大不一样。
干燥症的一个食疗方
银耳粳米粥: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把两者放在一起煮粥吃,银耳可以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配合粳米的清热润肺功能,对干燥症有很好的疗效。
6、近视、视力下降
按摩小肠经上的后溪穴,每次5分钟,常年坚持。
仅仅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疲劳,不足以造成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缺少阳气滋润时还过度疲劳。
当我们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压抑了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也就压抑了全身的阳气,阳气不足了,就没办法补充到眼睛,眼睛的正常舒张功能被抑制,也就容易发生近视。
按摩小肠经上的后溪穴(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也就是攥拳头时,在称为“感情线”的那条纹的尽头处),它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按摩方法,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或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7、急性结膜炎
按摩小肠经上的少泽(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手法:拇指重掐法。
8、视物不清
好像被云雾遮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每日点揉肝经上的太冲穴300次。
9、眼睑浮肿,黑眼圈
太溪穴
早上照镜子,你若眼睑浮肿、黑眼圈明显、面色苍白,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肾虚,需要补肾了。
按摩太溪穴可以打通肾经,引火归源。只要肾气足了,正气存留于体内,邪气自然不得侵入。
所以,无论是对于因工作忙碌而导致肾虚的年轻人,还是因岁月的流逝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老年人,不用急着往药店跑,只需用拇指用力按揉太溪穴就好,每日按揉3~5分钟。
缓解痛经的穴位
不少女性都有痛经的经历,有些女性那段时间包里甚至常备止痛药来缓解,但这是治标不治本。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1.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4.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
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注意事项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
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选择适合的坐姿
1、坐在床上左腿搭过右腿,或右腿搭过左腿,以以手能轻松抓到腿腕为宜。
2、坐在凳子上翘起二郎腿,以手能轻松抓到腿腕为宜。
3、仰卧让身体放松,以利于别人帮助按摩。
失眠按摩哪些穴位
相信很多人都品尝过失眠的痛苦,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的人失眠甚至成了家常便饭。
下面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几个有助睡眠的穴位,当你辗转反侧睡不着的时候不妨按摩按摩试试看。
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按摩左足心涌泉穴不少于3分钟,然后换右足心涌泉穴。
用两手中指指尖轻轻揉按太阳穴。
用手指轻轻拍击前额处。
用两手拇指指间揉按风池穴。
用两手手掌大鱼际部位交替轻轻揉按中脘穴。
接下来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丹田。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作息规律,戒除烟酒。
尽可能每天能泡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睡眠。
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睡眠欠佳,甚至彻夜难眠,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综合而言,不寐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者多表现为寐而不酣、易醒。
实者则表现为较难入睡、寐而梦多、甚至彻夜难眠。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除了服用合适的中药治疗,穴位按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而且不论虚实之证均可使用,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
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
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穴位按摩手法
历史悠久的中医,不只可以帮你找回健康,更可以帮你找回苗条。还在为肥胖而苦恼?那就赶快学习这套穴位按摩法,畅享轻松减肥的乐趣!西医提倡节食+运动的瘦身方法,中医则更讲究从内调理,今天介绍的是几种日常按摩方法,教会大家人人懂按摩。
1、推法
推法是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掌根、大鱼际或肘尖着力于体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
推动时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多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速度为每分钟200次左右,可用于体表各经脉循行路线上。
根据着力部位及推动方向的差异,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及分推法等。
指推法
用拇指端或面着力,按经络或顺肌纤维方向直线推动。适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常用以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等软组织疾患。
掌推法
以手掌掌根着力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单方向向前推动。可两手重叠推动,以增大压强。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治疗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小腿抽筋等。
拳推法
握拳,以手背侧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着力,向一定方向推动。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迟钝者。
分推法
用双手从某一部位的中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如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称为分头面阴阳。从膻中穴向下沿两侧肋弓分推到身体两侧,称为分推膻中。
从腹部中央分推到两侧,称分腹阴阳。
2、按法
按法是最早应用于穴位按摩的手法之一,也是穴位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
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掌或肘等部位着力于穴位上,逐渐用力下按,用力要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等。具有疏松筋脉、开通闭塞、温中散寒、活血止痛、滑利关节等作用。
操作时用力不要过猛,不要滑动,应持续有力。需要加强刺激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施术。按法经常和揉法结合使用,称为按揉法。对年老体弱或年龄较小的患者,施力大小要适宜。
指按法
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多用经穴和阿是穴。此法接触面积小,刺激强弱易控制调节,对全身各部均适用,具有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等作用。
掌按法
全掌或掌根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后用力向下按压,可单手或双手重叠按压。适用于面积大而平坦的部位,治疗腰背部疼痛等病症为主。
肘按法
屈肘用肘尖按压,多用于腰部、臀部,如环跳穴等。治疗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点法
用拇指指端或屈曲的拇指、示指或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突起部按压一定部位,并深压揉动,称为点法。
拇指端点法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示指中节,用拇指指端点按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下压。
屈指点法
屈拇指、示指或中指,以突起部(示、中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点按体表的治疗部位,逐渐垂直用力按压。
点压方向要垂直于治疗部位,前臂及腕用力点压,用力由轻到重,平衡而持续,力量逐渐增加。拇指端点法时,拇指罗纹面必须紧贴于示指外侧缘,以免由于用劲过度而扭伤拇指指间关节。
本法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是一种刺激很强的手法,用力集中,其操作也较按法省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使用时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操作的具体部位或穴位而定。
如点头维、点风池可开窍醒脑,祛除头风等。若在骨缝处的穴位或足背部,治疗手足酸痛麻木等症,则以用点法为适宜。
4、压法
用手指、掌、肘着力于施术部位,压而抑之,称为压法。
压法和按法两者动作相似,也有人习惯把两者结合起来统称为按压法。但按法偏于动,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压法偏于静,压的力量也较按法重。
临床上压法常指特定的操作方法,即用肘部按压治疗部位,称为肘压法。用前臂尺侧肌肉部着力于施治部位称为膊压法。
用手指着力于施治部位称为指压法。用手掌着力于施治部位的称掌压法。
用肘压法时,肘关节屈曲至120°左右。操作时,用力要稳,力量由轻到重。肩臂肘用力下压,以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
忌粗暴蛮力,压后继以揉法。压法操作中,要根据治疗部位、病情、患者体质等情况适当使用。压法刺激强,适用于腰臀部,具有温中散寒、疏经通络的功效。
指压法
常用于头部。掌压法,常用于胃脘部、胸部。另外用于腰背部,治疗脊柱关节轻微移位等症。
膊压法
常用于腰臀部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治疗腰臀部肌肉僵硬、酸痛、板滞、运动障碍等。
肘压法
常用于腰背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治疗顽固性腰腿痛肌肉僵痛、脊柱强直等症。
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胸前垫软枕,按压力量要稳而缓,不可突发暴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后果,如骨折等。
5、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拿法就是用大拇指和示、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本法适用于四肢及颈项部穴位。
6、掐法
掐法指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掐法刺激较强,多用于急症、重症。
7、捏法
捏法指用大拇指与示、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的某一部位,相对用力挤压。在做相对用力挤压动作时,要有节律性,力量要均匀、逐渐加大。
本法常与拿法结合使用,称为拿捏法。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8、滚法
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以手背尺侧(第3、4、5掌指关节背侧、第3掌骨与手尺侧缘围成的三角形区域)附着在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
滚法压力大,接触面也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对风湿酸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疗。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结语: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对穴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如果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按摩相应的穴位试试哦,穴位按摩是很安全的方法,而且操作简单,在家就可以自己尝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