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的,身体没有任何大小毛病,但是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肠道不干净导致的,比如,便秘等。那么便泌怎么办呢?肠道不好怎么调理呢?清肠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以来我们都应该清楚,只要大便正常了,人才能够健康长寿,就像是汉代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说的:“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气机升降正常。食物中的营养属于清阳,大便属于浊阴,如果大便不通,浊阴不能沉降,清阳的上升也会受到影响。现代医学也证实,如果长期便秘,粪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素,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并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肠中清身体棒
保持“肠中常清”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
点压天枢穴
天枢穴在我们肚脐水平方向旁开两寸处,吃完饭半小时后,用我们的拇指压两侧的天枢穴,直到感觉到明显酸胀感的时候就按住不动,这样坚持一分钟。但是要记住,女性在经期的时候千万不要按。
敲打食指
食指对应着大肠经,可以每天敲打。手心向下,手臂自然伸直,另一只手握拳,沿着食指靠大拇指的那一侧,从指尖开始一直向上敲打到三角肌的位置。
合理膳食
饮食粗细搭配,常吃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少量多次喝水
别等口渴时才喝水,此时体内已处于缺水状态,严重的缺水会加重便秘。
适度锻炼
每天散步、慢跑等都是非常有利于自己肠道加快蠕动的,加速讲体内的粪便排出来。
保持愉悦的心情
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消化功能。
如今,市面上各种“清肠”产品大行其道,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一些商家宣称,“皮肤晦暗、脸上长斑都是宿便造成的,只要清肠就能美容”。殊不知这些产品大多含有泻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若长期使用会反复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应激性减退,最终导致肠道“麻木不仁”。因此,把“清肠”等同于吃泻药是绝对错误的。
中医教你如何护肠道
人的寿命长短与很多的因素有关,除了外界的一些因素之外,与身体内在一些脏腑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而肠道的寿命与长寿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只有肠道好了,人才会更长寿,那么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肠道的保健知识。
肠道不好心情也会差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同时还承担抵御疾病的重任。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肠道仍在运动,除参与消化吸收食物外,还参与许多重要器官功能的调节。
此外,肠道可以称为人类的第二个“大脑”。肠道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人们下意识的活动,控制人类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因此,情绪很大一部分会受肠道神经系统的影响。
坏习惯让肠道提前变老
肠道也有年龄,只要肠道年轻,人也就容易活得更久更健康。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会出现变化。以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双歧杆菌为例,大多数人青少年时期,双歧杆菌就逐渐减少;到了青年时期,双歧杆菌比例从40%逐渐下降到10%左右,肠道开始老化;步入中老年期后,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数量又进一步减少。
因此,双歧杆菌的数量常被用来判断肠道年龄,同时也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状况。要想保证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让肠道更年轻,可以吃一些能为肠道提供有益环境的食物,比如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有助于有益菌群的繁殖。
那么,肠道有了有益菌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注意保养,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吸烟酗酒等,都会使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进而导致肠道提前老化。
尤其是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对肠道有益菌群造成极大破坏,导致肠道早衰,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等有害菌群缺少有益菌群的制约,便会乘机大肆繁殖,对心、脑、肝、肾、消化道、皮肤等重要脏器造成重大伤害,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保护肠道还要预防“饭醉”、“饭怒”。“饭醉”就是指吃过饭后有想睡觉的冲动。这是由于刚刚吃过饭,全身血液集中供向消化系统,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大脑活动兴奋性降低,因此就想睡觉。这个时候如果吃了便睡,会影响肠道消化。于是有的人就想起了一句著名的养生名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这饭后散步的时间、方式颇有讲究,一般饭后20分钟左右散步最好,边走路边摩腹,对肠道消化很有好处。
“饭怒”是指吃饭的时候带着坏情绪。食后发怒则食积,怒后即食则不化。西医认为,发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变差。所以,吃饭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动怒,以免影响消化,伤及肠道。
说起肠道疾病,便秘、腹泻、痔疮……层出不穷,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就便秘来说,其致病原因主要来源于生活习惯。
1、平时很少喝水
便秘患者一天最好喝8~10杯水。特别是早晨起来,空腹喝一杯温水,可以唤醒大肠,刺激胃肠的反应。再说,大便的70%都是水分,从这一点看,充足的水分摄取,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的身体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会被大肠吸收出去,结果大便就会变得干燥。硬结的大便很难润滑地通过直肠和肛门,这就造成排便的痛苦,给肛门造成伤害,引起肛裂等不良症状。
关于水分的摄取,让我们从多喝温开水或绿茶开始吧。那些会产生气的可乐、汽水等碳酸饮料,以及有着强烈利尿作用的咖啡、红茶等因为会吸收身体内的水分,起到反作用,所以尽量少喝为妙。
2、总是拿着书或报纸如厕
总有这样的一些人,去厕所的时候肯定要拿本书或报纸。这其实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大便不畅的时候,坐在马桶上,看着书、报纸,似乎很悠哉,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0分钟以后,如果您还坐在马桶上,就会给肛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肛门的健康就是这样悄悄被破坏的。
排便时间最好在3分钟以内,从坐到马桶上,到排泄完毕。超过这个时间,如果用力,就很容易患上痔疮。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抛弃这样的想法:既然坐在马桶上了,就一定要排泄,而且要排得彻底。我们应该这样:超过一定时间,就果断地站起来,离开马桶。哪怕是过后有残便感,还要去洗手间,也不要在马桶上坐得太久。
3、该排便的时候不排,总是忍着
早饭后过了30多分钟,隐隐约约感到有了便意,本来想坐在马桶上从容大便的,可是看看表,快迟到了。是拉还是不拉呢?正在犹豫的时候,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张生气的面孔,谁的?当然是上司的。最后只得放弃大便,匆忙奔向单位。有过这样经历的职场人应该不在少数吧。还有,坐地铁或者开车的途中,感到有了便意,可是没办法呀,只能忍着。心里想着等到了单位马上就去洗手间,可是一到单位,又要开例会,又要小组讨论,三下五除二,一上午就这么忙忙叨叨地过去了。最终,便意就在这样的忙碌中,一次又一次地被错过。
问题是,经常这样忍着不便,最终酿成了便秘。在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中,大肠对发出的便意信号反应越来越迟钝,渐渐地,就没了便意了。严重的甚至没有排便欲望了。所以说,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决。
4、习惯性地服用便秘药
等上一两天,如果没有便意,就开始服用便秘药,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健康的大敌。一开始总是有效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便秘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道蠕动的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都不能自己蠕动了。所以说,不是非不得以,不要吃便秘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5、认为每天不大便是不行的
便秘是大便在肠道内非正常停留的状态。医学上认为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每天排便量少于30g的话,就是便秘。不过,3~4天都没有大便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特殊异常的话,也不是大问题。
如果每天都排便,但每次都要用很大的劲儿,排便时间过长,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不畅快的话,就应该怀疑是否得了便秘。当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必要非得坚持一天一次。排便也要怡然舒畅,抛弃那些不必要的强迫观念吧,特别是某些注重身材的年轻女孩儿们,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比如吃多少就要排多少。其实,保持良好的心情、尊重自然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6、经常穿束腰腰带或塑身衣
位教授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对象是穿束腰腰带的女学生和不穿束腰腰带的女学生,让她们吃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量,然后观察其排便量,研究结果表明,穿束腰腰带戴胸罩的女生的排便量比不穿戴此类衣物的女生少很多。这位教授指出,原因在于紧身衣钝化了副交感神经。
紧身衣抑制了调节排便活动的副交感神经,使大肠内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在小肠中,将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变弱,于是食物残渣在经过大肠的时候,要比正常的时候费时。这位教授指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便秘。所以说,便秘严重的女性,尽量不要穿紧身衣,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更不要给身体太多的束缚。
此外,教大家一个有助排便的自然疗法:患者坐在盛有大约2000毫升热水的便盆上熏蒸。热气的刺激可增强肠蠕动并软化粪便,从而有利排出。
结语:肠道不清百病缠身,相信这点大家清楚了,不过,清肠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很多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我们每天还要养成排便的习惯,不要憋着,也不要经常穿束腰腰带或塑身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