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人的身体真的很神奇,脚可以说是人第二个心脏,足部对应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们称它为足部反射区,那你知道通过足部反射区按摩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嘛?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足部反射区的一些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项。
目录
1、足部反射区 2、足部心脏反射区按摩
3、足部眼睛反射区按摩 4、足部颈椎反射区按摩
5、足部子宫反射区按摩 6、足部肩部反射区按摩
7、足部口腔反射区按摩 8、足部反射区按摩注意
足部反射区
人体各器官和部位在足部有着相对应的区域,可以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足部反射区。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
足部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医学上称之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
《足部反射区挂图》中反射区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主要采取按压、推揉等手法对反射区进行刺激,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健康和调治疾病。刺激强弱因人而异。一般而言,虚证、年龄偏大、体质弱者,适用于弱刺激;实证、年龄较轻、体质强者,适用于强刺激。强刺激用力重、时间短,1-3分钟即可,每天1-3次;弱刺激用力轻、时间长,可持续刺激30-40分钟,每天1-3次。实施刺激时应力求做到:手法熟练柔和,用力持久均匀。
足部反射区具有如下特点:
1. 足部反射区不同于呈点状的穴位足部反射区面积大而呈片状,定位稍有偏离也能产生效果。
2. 足部反射区位于膝部以下,遍布于足的足底、足背、内侧、外侧以及小腿,而不仅限于足底。因此把足部按摩一概称为足“底”按摩是不确切的。
3. 足部反射区的排列与人体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当于坐位或卧位,双足并拢两下肢前伸时,相当于他们面对着你坐着。拇指部是头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线的器官的反射区在足内侧,如脊柱、子宫、前列腺等;远离正中线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区在足外侧,如肩部、卵巢、睾丸等。
足部心脏反射区按摩
一、足底部分(检查心脏反射区后)轻中重三种手法确定按摩的力度
心脏:位于左脚掌第四、第五跖骨间与肩反射区平行;肺反射区下方,部分被肺反射区遮盖。
功能:是心血管系统中最主要的脏器,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站。
主治:心脏疾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病等。
手法: 检查手法:拇指推掌法,从足跟端至足趾端轻轻推按3次;握足叩指法,以食指间关节背面向脚跟方向压刮3次;握足叩指法,以食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垂直定点按压3次。
保健手法:补法:用拇指推掌法,分轻中重三步,方向由足跟端向足趾端。 泻法:握足叩指法,分轻中重三步,方向由足趾端向足跟端。
保健中要求力度不可过重,原则是:先用轻手法,以客人的承受能力适当加力。
肾上腺:位置:双脚掌第二、三跖骨间垂直下来在“人”字形交界下凹陷处(首先点按肾上腺、消炎退烧管戒断)。 功能:补肾填精,活血祛风,
主治:肾上腺机能亢进和底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消炎、退烧、戒烟戒酒
手法: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从感到痛开始做3-5次,因位置较深,要逐渐施力。
肾脏:位置:双脚掌第二、三跖骨近端,相当于脚掌“人“字形交叉后方的凹陷处。(排泄四区成一线、肾管膀胱紧相连)。
功能: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提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适用于肾盂肾炎、肾结石、动脉硬化、静脉曲张、风湿热、关节炎、湿疹、浮肿、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手法:用握足扣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痛时由上向下压刮3-5次,长约一寸,根据脚大小,适当伸缩。
腹腔神经丛:位置:位于双足掌中心,肾与胃反射区周围。(腹腔神经刮压全、腹胀腹泻得安然)。
功能: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调理三焦、 主治:神经性胃肠病症、腹胀、腹泻、气闷、烦躁等。
手法:用握足扣指法压刮或拇指推拳法;围绕肾反射侧由上向下刮,一边三下;要求手法力度要均匀,稍慢。
输尿管:位置:位于双足底自肾脏反射区与膀胱反射区之间,约1寸长呈弧线状的区域。
功能:尿由肾脏生成后,凭借输尿管的蠕动,将尿液推进膀胱。
主治:输尿管结石、尿道炎症、输尿管积水、肾积水、尿毒症、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
手法:用握足扣指法压刮或用拇指关节从肾脏的地方处施力向下、向内侧压刮至膀胱区;要求力度均匀,稍慢,不可滑脱。 6、膀胱:位置:双足底内侧输尿管连接处
功能:暂时储尿和快速将积聚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及其它泌尿系统疾病
手法:将足稍外展,内侧向上,用食指关节压住放射区,用单食指扣拳法,加适当压力后稍向内或外旋转约60度左右。
实际按摩中,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4个放射区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尿道及阴道:位置:脚跟内侧,自膀胱放射区向上延伸至距骨与舟骨之间隙。 功能:主要功能是排尿,男性尿道兼有排精作用(此放射区也为女性阴道) 主治:泌尿系统感染,尤其对尿道炎、阴道炎更有疗效,
手法:用一手固定足前部,另一手拇指内侧自膀胱放射区内踝下方向后上方压推;用一手固定足前部。
额窦:位置:五个脚趾的顶端是前额,分管不同的部位:拇趾统领整个全头,二三趾管“眼和鼻子”,四五趾管耳朵和头部后面的枕骨,(前额就在五趾端、专管五官与失眠)。
手法:单食指扣拳法,用一手固定脚拇指,另一手用食指关节自内向外压刮按摩,做3-6次;其它四个脚趾用单食指扣拳法自上向下按刮;力度要均匀、稍慢,不可滑脱。
脑垂体:位置:双脚拇趾趾腹正中间,在大脑部反射区深部。(垂体拇趾正中间、九大系统司令官)
功能:至少分泌7种激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主治: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
手法:以食指关节按住反射区,另一手拇指直接向放射区压刮,然后手腕轻轻抬起,致使该区胀痛为止,反复3次。
小脑及脑干:双脚拇指根部内侧靠外第二趾骨头,左半部小脑的反射区在右脚,右半部小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三叉神经区下端,大脚趾根部内侧上边.(拇根小脑连脑干、防治痴呆头脑健)。
功能:小脑主要参与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维持躯体平衡,小脑后叶有增强肌紧张的功能,前叶有抑制肌紧张功能。
主治:脑震荡、脑肿瘤、高血压、失眠、头痛、中风、半身不遂、肌肉紧张、肌腱关节疾病。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症。 手法:以食指关节按住反射区,另一手拇指直接向放射区由上而下压刮3次。
三叉神经:位置:双脚拇趾末节上中段,在小脑放射区上前方,右侧三叉神经的放射区在左脚,左侧的放射区在右脚,(三叉神经拇趾外、耳鼻牙病与面瘫)。 功能:管理头面部感觉,为混合神经,有感觉分支,又管运动的分支。分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大支。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 手法:握足扣指法,以一手拇指指端施力,先向指腹方向挤压,然后稍放松回原位,再向足跟方向压推,重复三遍。不能做反了,一定是从上往下。做反了头部的血就供不上去了,头部不舒服。
鼻:位置:双拇趾第二节趾骨内侧,左鼻反射区在右脚,右鼻反射区在左脚。 功能:有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和参与发音功能。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等 手法:用拇指压住痛点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施力,压推3次;通气法:用单指扣拳法直接压三次或多次。
大脑:双脚拇趾末节掌面的全部,左侧大脑反射区在右脚,右侧大脑反射区 在左脚。(大脑尽在拇腹面,防治痛晕防血栓)。
大脚趾整个面:是大脑的反射区。把这个面做通了就好了,比如:一个人半身不遂,他右身不遂的话,他是左脑有问题。反射区的这个地方肯定有沙子,要把这个沙子做散了就好了。
功能: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部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机体全部活动功能的最高调节器官。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症等。
手法:用拇趾关节直接由趾端向足跟端压刮3次。
颈项:位于双脚拇趾根部横纹处,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脚,右侧反射区在左脚。三叉大脚趾根部,一般人这地方都有两道线(这个反射区叫颈项),(拇根颈项多点按、降低血压防颈肩)。
如果这地方的肉比较鼓出来,往外膨出,这个人血压就高。有的人只有一根线,上面那根不明显,没有了,说明这个人贫血。这根线越浅,贫血越厉害。
贫血的人除了具有这个特征以外,还有眼皮发白,那就更诊断她是贫血了。治疗贫血:多吃瘦肉,多吃花生米,平时多揉揉血海穴靠腿内侧,按起来有点酸酸的感觉。
功能:颈项的中枢是劲椎,有支撑和运动功能,颈项软组织内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食道、气管。
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 、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用拇指边侧沿着拇趾根部先压住痛点向内侧推压,用双指钳法做牵引 15、降压点:双脚大拇趾跟部粗横纹的中点即高血压点。
甲状腺:位置:双足脚底第一跖骨1/2的跖骨头处至第一、二跖骨间,再向趾端成弯带状。(跖趾之间甲状腺、防治痉挛与癫痫)。
功能:体内1/5的碘贮藏于甲状腺内,它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长发育等作用。 主治:甲状腺分泌不足、心悸、失眠、情绪不稳、甲状腺肿大、减肥等。 手法:拇指桡侧由上向下压推,拐弯处为敏感点,再向内侧面直推。
状旁腺: 位置: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凹陷处;大脚趾第二趾骨底部和第一跖骨顶端缝隙之中(甲高甲低甲状腺、代谢失调由它管)。
“甲状旁腺”,是一个软组织,是甲状腺边上一个小小的部位。它负责平衡全身的钙磷,甲状腺可以切除,但甲状旁腺不能切除。如果你把它切除了,你全身的内分泌全乱了。
老年人多做这个地方,推完再去吃钙片(配合着鱼肝油一块吃才有效果) ,癫痫、小腿抽筋:都跟血钙缺乏有关系。不是缺骨钙,是缺血钙,所以造成这种痉挛
功能:调节人体的钙磷代谢、维持血中钙无机磷浓度的相对稳定。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底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
手法:单食指扣拳法,食指弯曲处尽量找到并平行入第一跖趾关节,向前顶入关节缝内按压,感动酸胀为好,反复3次;双指钳法,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在被施术的拇趾,以食指第二节骨内侧压住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加压至有酸胀感,定点按压3-4次。
足部眼睛反射区按摩
眼睛:位置:双脚第二、第三两趾侧面及两脚趾肚面及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眼反射区在左脚,左眼反射区在右脚上。(二趾三趾治眼疾、消灭炎症保护眼)。
二趾三趾:每个脚趾分三面(两个侧面与脚趾肚面), 功能:视物。
主治:眼疾:青光眼、干眼、风流眼、白内障、沙眼、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手法:单食指扣拳法,每点各按压3次;捏指法,每点各按压3次;在二、三趾两侧及趾面垂直各由远端至近端按推3次。
耳:双脚第四、第五趾侧面及两脚趾肚面及根部,右耳反射区在左脚,左耳反射区在右脚上。(四五趾间治耳病,耳聋耳鸣中耳炎)。 *同样是点按四趾、五趾的三面,和四五趾之间的蹼。
如果四五趾之间的蹼很厚,甚至有硬皮,这人年轻的时候得过中耳炎;如果没有得过中耳炎,这地方也发硬,这人爱掏耳朵。 功能:听声音。
主治: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眼、耳反射区按摩后要从第五足趾跟部(即耳的反射区)向大足趾跟部的方向进行压刮3-5下,这叫聪耳明目。
斜方肌:位置:双足底,在眼、耳反射区下方,呈一条横带状;(斜方肌下肺带宽、上推支气中趾间)。
如果这块有脚垫的人,大便不好,肺不好。这块的脚垫靠修是修不完了,因为里头的东西没好,常抽烟的人,这个地方使点劲一摸,皮肤里头有细条绒一样的纹理增生,得过结核病的人,这皮肤里头也有硬疙瘩,支气管是第三个脚趾往上推,一直推到上面那节骨头下头。如果你老咳嗽、吐白痰,这个地方,你摸它,沙沙楞楞的。
功能:参与颈部两背及上背部活动。 主治:颈背酸痛、手无力、手酸、落枕等疾患
肺、支气管:位置: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成扇形到脚底外侧至肩反射区处。
功能:呼吸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清洁血液。
主治:肺与支气管的病变(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哮踹、肺气肿、胸闷等。
心、脾脏:在左脚脚掌第四、五跖骨间基底部,心脏反射区下方一横指处。(脾司造血在心下、免疫强身好器官)。
脾反射区多按对身体有好处:它是一个免疫的器官,它可以产生大量的免疫因子,它能去调理我们身体里的癌细胞。 人老了,我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功能:有造血、调节血细胞数量及贮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主治: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及抗癌能力等。
手法: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直接向下按压3-4次。
胃:位置:双脚掌第一跖趾关节之后,即第一跖骨体中前端。双足底最凸出的地方下来的一横指处,也就是甲状腺下来一横指处是胃。(胃痛胃胀及胃酸、点揉胃区可消炎)。
胃口不好的人:二脚趾被大脚指给挤出去了。有的人二脚趾完全是背着的,说明他的胃非常不好了。胃的反射区有褐色点:胃癌早期
有胃病的人:胃反射区在硬块、疙瘩、或者条索。比如胃溃疡,反射区会有条索鼓起来;正犯胃病时反射区有发红的颜色。
功能:分泌由消化作用的酸性胃液,胃的主要消化作用是分解蛋白质,胃酸可杀死胃内的致病菌。
主治: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
胰: 位置:双脚掌第一跖骨体中下段,在胃和十二指肠放射区之间。(消化不良多点按,十二指肠与胰区)。
功能:胰液是由胰腺细胞分泌的,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具有最强的消化力,能消化蛋白质、糖和脂肪。
主治:消化系统及胰腺本身疾病、胰腺炎、胰腺肿瘤、消化不良和糖尿病
十二指肠:位置:在胰反射区下方,即双脚掌第一跖骨基底段。(十二直肠胰区下、消化不良多点按)。 如果你经常胃下边疼,甚至有黑便,这得预防自己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
功能:接收从胃输入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
主治:十二直肠炎、十二直肠溃疡、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
在实际按摩中胃、姨、十二直肠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横结肠:位置:位于双脚掌中间,横越脚掌呈一条带状区。
功能: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同为大肠。大肠的功能主要是将小肠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沿着顺序向前移动。大肠内含有多种酶,能分解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大肠不断吸收水分,最后是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回盲瓣与小肠衔接处的瓣膜,只向盲肠开放,使粪便不能回流入小肠。
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以及肺部疾病。
手法:握足扣指法,按带状走向压刮;以食指压刮各3-4次。
降结肠:位置:在左脚掌中部,前接横结肠反射区外侧端,沿脚外侧平行向下呈带状区域。
功能:同横结肠
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以及肺部疾病等。
手法:握足扣指法,由脚趾向脚跟方向压刮3-4次。
乙状结肠和直肠、:位置:左脚掌跟骨前缘,呈一横带状。
功能:粪便进入直肠时就有便意,通过直肠和腹部肌肉收缩,增加腹压,将粪便通过肝门排出体外。
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息肉、便秘、痔疮以及肺部疾病等。
肛门:位置:左脚掌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和直肠反射区的末端,与膀胱区相邻。
功能:控制排便、排气。
主治:便秘、痔疮等.
手法:握足扣指法,以食指关节在肛门反射区垂直定点按压3-4次。
小肠:位置:双脚掌楔骨部位至跟骨间凹陷区域,被大肠反射区包围。(四指屈曲刮小肠、胀气腹泻防肠炎)
功能:主要是消化吸收功能,参与小肠内消化的碱性消化液有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小肠通过蠕动和分节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均匀混合,同时推动食糜到大肠。*经常胀气的人,少吃豆制品,不至于那么胀。
主治:消化系统的疾患,如胃肠胀气、腹泻、腹痛、急慢性肠炎以及心脏方面的疾病等,总之、胃、胰。十二指肠的保健法也和小肠保健法类似,均可由胃向十二指肠反射区,由足趾端向足跟端统一刮约3-4次。
手法:握足扣指法,双指弯曲,四指弯曲,同时由足趾端向足跟端压刮4-6次;要求快速、均匀、有节奏。
升结肠:位置:右脚掌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缘平行的带状区域,从足跟前缘外侧上行至第五跖骨底部。
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以及肺部疾病等。
手法:以食指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压刮3-4次。
盲肠和阑尾:位置:右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和升结肠的反射区连接。
主治:腹胀、阑尾炎等。
手法:握足扣指法,以食指关节在盲肠阑尾反射区垂直定点按压3-4次。
回盲瓣:右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位于盲肠反射区上方。
主治:消化系统吸收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它回盲部疾病等,增强回盲瓣功能。
一般的结肠癌都是在降结肠上,升结肠和横 结肠都比较少。如果早期发现横结肠处有硬物的话,要慢慢把它做开。如果大便不好的话,也经常做,把它做下来.
在实际按摩中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手法:向脚外侧施力,然后由上向下,再由外向内施力,用指关节压刮,三区一次完成,拐弯处有一个痛点,在此注意慢慢加力。
失眠点:脚跟上。
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双足跟正中。
功能:睾丸:主生精功能,分泌雄性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性激素;卵巢:主生卵功能,分泌雌性激素,也分泌孕激素和雄性激素等。
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
肝:位置:右脚掌第三、四、五跖骨上半部,前端少部分与肺反射区重叠。
功能: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主要功能是将代谢物、废物、药物解毒排出体外,合成蛋白质,将非糖物质转变为糖,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主治:肝脏疾患,如: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肝功能失调等。
手法: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定点向下压刮3-4次
胆:位置:右脚掌第三、四跖骨上部,位于肝脏反射区之内。
功能:容纳存留浓缩胆汁,进食时则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
主治:胆囊疾患,如胆结石、黄疸病,胆囊炎及其它胆疾患等。
手法: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定点向下压刮3-4次
足部颈椎反射区按摩
颈椎:位置:双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的凹陷区域,内侧拇趾,趾关节前后。(足部内侧有脚弓、颈胸腰骶尾相通)。
功能: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共为脊椎骨,脊椎骨借椎间盘(第一、二颈椎间和骶椎无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形成脊柱。脊柱除能运动和支撑躯干外,还有弹性,运动时可减少对大脑的震动。而每个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相连成为椎管,容纳脊髓,有脊神经通过。足部反射区按摩刺激通过坐骨神经传入脊髓,调节躯干肌、四肢肌、内脏器官、血液和腺体活动。
主治:颈项强硬、酸痛、各种颈椎病变(骨刺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手痛等症)
手法:扣指法,由足趾端至足跟端压推3次或向上提压(牵引);双指钳法,以食指中节骨内侧骨定于反射区为置,以拇指加压3-4次。
胸椎:位置:双脚足弓内侧第一跖骨下方,从跖趾关节到楔骨关节止。
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椎间盘突出和其它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脏疾患等。
手法:由足趾端至足跟端紧压足弓骨骼的底缘,向足跟端推压3次。
腰椎:位置:双脚弓内侧缘(楔骨至舟骨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接骶骨反射区。
主治:腰背酸痛、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其它疾患及腹腔脏器病等。
骶骨:位置:双脚足弓内缘(距骨后端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尾骨反射区。
功能:骶骨角是作骶管麻醉时的触摸标志。
主治:骶骨骨质增生,骶骨受伤、腰关节伤痛、坐骨神经痛及盆腔脏器疾患等。
在按摩中胸椎、腰椎、骶骨可作为一组反射区一次操作完成
内尾骨:位置:双脚跟部至脚掌内侧缘,沿着骨结节向前呈带状区域。
功能:尾骨是脊柱尾部,参加骨盆组成,承托和保护盆腔内器官。
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手法:单食钩拳法,由跟腱向足跟按摩(此时呼气,在拐弯处顿一下,同时吸气),然后吸气的同时由足跟向足掌方向压刮3遍。
足部子宫反射区按摩
前列腺和子宫:位置:脚跟内侧,内踝后下方的三角区域,(内踝前方腹腔湿、盆腔炎症此区明)
功能: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的附属腺,位于膀胱下方,围绕尿道上部。分泌碱性液体参与构成精液,以适宜精子活动;子宫内膜是受精卵成胎和发育的场所。
主治:男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尿频、排尿困难、尿血、膀胱和尿道疼痛等。女性:子宫肌瘤、不孕症、子宫下垂、子宫内膜炎和其它妇科病症。前列腺、子宫有问题,就赶紧做这个位置
子宫有问题的时候喝红糖水,红糖要买黑色的那种,例假的第二天,早晨空腹不吃饭,就沏这个水喝。把这份红糖全倒在杯子里,装满水,喝着喝着没水光糖了,再沏上水,一直喝到没糖了,中午再吃饭。基本上,下午就下来血块。尤其是月经比较发黑,来的比较少的这种人,可能就来得慢一点,血色也发暗。如果来的例假比较好,它就会把比较鲜的血块打下来。老年人,到了快断了,已经不正常了的时候,不是一个月一来了,三个月五个月一来,你得抓紧这个时候,把子宫内荡涤干净了。你也得照这样喝。除了喝红糖水,你还得在子宫区多做一下,把那里面粘得那些黏膜都给它打掉。这样子宫就干净了,特别注意:月经量多的人,就不要用这方法了
内髋关节:位置:双脚内踝下方。
功能:主要功能是下肢的前、后、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主治:股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手法:围绕内踝由前往后压推3次。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踝靠近后方的凹陷处,太溪穴乃人体一大补穴,经常按摩太溪穴可以治疗手脚冰凉、月经不调、咳嗽、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等。
三阴交:位置: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双手拇指压5-10秒。
掌握足内侧按摩操作要点:以指腹按摩为主,施力重点放在拇指指腹上,
腹股沟:位置:内踝尖正前方凹陷处
功能:位于大腿和腹部连接部位,有大神经、血管通过,并在此处有许多分支,淋巴组织丰富。
主治:生殖系统疾患、性功能障碍等。
内侧坐骨神经:位置:双足内踝关节起,沿胫骨内后缘上行至胫骨上方凹陷处为止。
功能: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的神经分支,主要管理下肢感觉和运动。
主治: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糖代谢失调、糖尿病。
手法:拇指推掌法,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压推3次,注意有否颗粒状痛结节(提示可能有糖尿病)
坐骨神经反射区在施力按摩前,施力的手臂要伸直,成为一条线拇指朝前,用肩顶着向膝的方向进行压推。
足部肩部反射区按摩
肩:位置:双脚掌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处。
功能:肩关节有上、下、前、后、内收、外展、旋转功能,带动上臂活动。
主治:肩周炎、手臂无力、肩酸痛、手麻。
肘:位置:双脚掌外侧第五跖骨与骰tou骨关节突起的前后两侧。(骰骨前后两点肘、治疗上肢它必选)。
功能:小臂屈伸和小范围的旋转活动。
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网球肘、肘关节炎等、
膝:位置:双脚掌外侧弓上,跟骨结节的前方与骰骨、距骨下方呈一半月形区域。(跟骨前缘是膝区、下肢治疗与保健)
功能:小推伸屈活动。
主治:膝关节炎、膝关节痛等。
外尾骨:位置:双脚足跟外侧,沿跟骨结节向前呈一带状区域。与内尾骨反射区相对应。
功能:尾骨是脊柱尾部,参加骨盆组成,承托和保护盆腔内器官。
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等。
手法:单食指钩拳法,以食指内侧施力,先由足跟跟腱处由上而下压刮至足跟部外侧,在该处以食指关节顶点施力,进行定点按压后轻轻抬起,再沿足跟外侧缘向脚趾方向压刮,止于膝反射区,重复3次。
睾丸、卵巢(生殖腺):位置:双脚外踝后下方与跟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与前列腺或子宫的反射位置相对称)。
功能:睾丸:生精,分泌雄性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性激素。卵巢:生卵,分泌雌性激素,也分泌孕激素和雄激素。
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症、月经不调、经痛、更年期综合症等。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缓解治疗头痛、高血压、眼疾、目眩等。.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脚跟肿痛等。缓解治疗小儿痫证、癫痫、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外髋关节:位置:双脚外踝骨下方和外缘。
功能:髋关节主要功能是下肢的前、后内收、外展和旋转运动。
主治: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
上下身淋巴腺a.上身淋巴腺:位置:双脚外踝骨前凹陷处。
下身淋巴腺:位置:双脚内踝骨前凹陷处。
主治:各种炎症、发烧、水肿、囊肿、肌瘤、蜂窝组织炎、增强免疫和抗癌能力。
下腹部:位置:双脚外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呈一带状凹陷区域。(踝后四指下腹部、妇科疾患好药田)。
功能:此处有泌尿及内生殖器官包于其内。
主治:妇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及其它下腹部疾患。
外侧坐骨神经:位置:双小腿外侧,位于腓骨后缘,起自外踝关节外后方,向上至腓骨小头后下方。
功能:坐骨神经主要管理下肢感觉和运动。
主治: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膝和小腿部病痛。
掌握足外侧按摩操作要点:另外以指关节按摩为主,足外侧骨骼较多按摩时注意手法操作的准确性,特别注意肩、肘、膝在按摩时指关节要按关节的缝,不要按在骨头上。
足部口腔反射区按摩
上颌:位置:位于双脚拇趾关节上端横纹远侧,呈带状区域。
功能:与下颌共同组成骨性口腔,参与下颌关节运动。
主治:牙痛、上颌关节炎、口腔溃疡、牙周病、打鼾等。
下颌:位置; 位于双脚拇趾关节下端横纹近侧,呈带状区域,
功能:与上颌共同组成骨性口腔,参与下颌关节运动
主治:牙痛、下颌关节炎、咽部感染等
注:在大脚趾跟部的第一个关节,有一个“上颌下颌”,如果睡觉打呼噜,做做这儿呼噜就少了。男同志30多岁、女同志40多岁的时候,扁桃体一块的肉松散了,所以他呼吸的时候颤动,就出来那个鼾声如雷了。
扁桃体:位置:双脚拇指第一趾骨背面,伸至拇肌腱两侧。(趾骨两侧扁桃体、对症治疗很灵验)。
注:在大脚趾跟部的第一个关节,挨着下颌的地方,在关节的两边,这地方就是扁桃体,扁桃体千万不要摘除,摘除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疫关给去掉了。
功能:产生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分泌粘液,能将扣腔内大量细菌排掉。
主治:感冒、扁桃腺发炎、肿胀、化脓、扁桃腺肥大等。
手法:压推3次(不可向足趾端方向挤压);用两手同时进行点摁大脚趾第二趾骨上方两侧。
喉:位置:双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关节处,靠拇趾侧。
功能:喉头属于上呼吸道,是肺呼吸时咽喉要道。
主治:喉痛、感冒、声音嘶哑、微弱等。
气管:位置:双足背第一跖骨外缘。
功能:气管是肺呼吸交换气体的通道。
主治:咳嗽、气踹、气管炎、感冒等。
肩胛骨:位置:双足背第四、五跖骨与骰骨间,呈一带状区。肩胛骨就是与手臂连着的后背上的两块骨头,(足面肩胛带状分、活动上臂活络肩)。
主治:肩背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等。
手法:双拇指扣拳法,沿足趾向近心端推按至骨突处,左右分开,反复3次;同时用两个手指肚推,推到靠前头的地方分岔。
胸部淋巴腺:位置:双足背第一、二跖骨间,(一二跖骨缝隙间、胸部淋巴深点按)。
功能:有免疫和抗癌功能。
主治:各种炎症、癌症、肿瘤、胸痛等。
内耳迷路:位置:双脚背第四、五跖趾关节间;小脚趾和四趾之间的掌骨上,这地方叫平衡器官。(内耳迷路在四五、头昏耳鸣晕车船)。
功能:主管体位姿势平衡。
主治:头晕、眼花、晕车、晕船、高血压、低血压、耳鸣、平衡障碍、昏迷、美尼尔综合症等。
有的人这个地方高出脚面,有点浮肿有点高,这个人肯定晕车,如果这地方塌陷的就正常;如果有疙瘩,就要把这疙瘩做开
胸部及乳房:位置:双脚背相当于第二、三、四跖骨背侧。(足背二四一大片、胸部乳房推压全)。
功能:胸主要指胸廓前壁,有肋间内外肌、胸小肌等呼吸肌,有呼吸功能,女性乳房有哺乳功能。
主治:胸闷、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食道疾患等。
乳腺炎一般都是喂奶期间才会犯。乳房肿得很硬,痛得不敢摸,犯病以后,先在脚做得半个小时。然后再去找些仙人掌,把皮和刺都去掉,加上云南白药拌匀,敷到乳房上面。第二天就可以消炎。云南白药通淤的,仙人掌治乳腺炎。
闪腰点
横膈膜:位置:双足背跖骨、楔骨关节处,横跨脚背左右侧的一个带状区域。
功能:是胸腔和腹腔间强大的呼吸肌,有重要的呼吸功能。
主治:打嗝、恶心、腹痛等。
脚面最高的地方是膈肌,膈肌就治打嗝、嗝逆当你呼气的时候他就下去,你一吸气它就上来了,这就是膈肌,很多老年人都有长时间的嗝逆现象,遇到这种情况: 1、要做做膈肌这位置 2、做膻中穴,把气给他输通了 3、点天突穴连续13下或者喝13口温水(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4、耳朵后面耳垂下的凹陷处,这叫翳风穴。按13下。
肋骨点
内肋骨:位置:双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间的凹陷处。
外肋骨:位置:双脚第三楔骨与第四楔骨之凹陷处。
功能:肋骨参与胸廓的组成,保护胸腔内脏,胸廓运动主要是肋骨升降,改变胸腔的容量进行呼吸。
主治:各种肋骨病痛、胸闷、胸膜炎、肩胛酸痛、肩关节障碍、中老年肩痛、举手与转头困难、腰痛等和肾脏疾病。
上、下身淋巴腺
位置:上身淋巴腺位于双脚外踝关节前下方凹陷处,
位置:下身淋巴腺位于内踝关节前下方的凹陷处。
功能:有免疫和抗癌功能。
主治:各种炎症、发烧、囊肿、踝部肿胀、抗体缺乏、癌症等。
手法:双手单食指扣拳法,双手食指关节弯曲部平行压入,达到有酸胀感而无刺痛为佳,反复3次;双手食指关节揉推3一5下后旋转加力按压;下身淋巴区比上身淋巴区稍高一点
解溪
位置:两踝关节横纹中点。
功能:化痰。
主治:气管炎、痰多、气踹和解寒等。
手法:拇指推掌法,拇指指端在该区定点按揉3次;使劲把你的手立起来往里头点
掌握足背按摩操作要点
足背以指腹按摩为主,足背中胸部淋巴、内耳迷路反射区可以双手同时按摩,这样可以相互借力。
解溪按摩完,再重复按摩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输尿管、膀胱、尿道反射区,整体按摩的手法是一套较完整平补、平泻过程,希望大家按要求实施。
放松动作:搓法:一手放在脚背,一手放在脚心,手指自然放松,两手上下滑动,动作由慢到快,柔和均匀搓约30秒,感觉整个脚部了热为止。放松全脚(刮全脚、横向理刮、人字刮脚、提拉、刮全脚)
足部反射区按摩注意
按摩治疗前要将指甲剪短,以防在治疗中刺伤皮肤,用肥皂将双手和患者的双脚洗净,在按摩的反射区内均匀地涂上按摩膏,能起润滑皮肤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
饭后1小时内不宜按摩,以免对胃产生不良刺激。还有患者在大怒、大悲、大恐等情绪冲动、精神紧张和身体疲劳时均不宜进行,需待情绪稳定,体质正常时再做。洗澡后1小时内也不应进行。
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按摩时间每次下宜超过15分钟,有严重心脏病、癫痫、肝功能异常者,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
按摩时,风扇不宜直接吹到患者双脚部,按摩结束后,患者在1小时内不宜用冷水洗脚,施术者亦不可马上用冷水洗手,在应休息片刻后用温水涂肥皂洗净双手。
按摩后半小时内必须喝温开水300~500亳升以上,严重肾脏病及心力衰竭、浮肿患者,喝水不宜超过150亳升。
按摩时,患者如有表情异常,无法忍受疼痛以及严重出汗、虚脱等现象时,应及时调整按摩节奏与力度。出现休克时,要立即停止,这时可让患者取头低脚高卧位,针刺或按压水沟、合谷、内关等穴,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一般静卧休息半小时,即可恢复正常,切勿惊慌失措而使患者情绪紧张。
如是慢性病,在足部反射区治疗期间,一般可停服抗生素、止痛片、镇静剂之类药物,其他病症可按照医师处方服药同时进行足部按摩,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减少药量直至完全康复而停药。
有的患者在接受按摩治疗后,可能出现低烧、发冷、疲倦、腹泻等全身不适症状,甚至暂时病情加重或出现尿液颜色变深、气味加重,或有絮状物、大便变黑等现象,这是按摩后出现的一些反应,可继续坚持治疗,数日后即可消失上述情况而恢复正常。
长期接受足部按摩,双脚感觉出现迟钝,可用盐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即会恢复痛感;治疗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以免损伤骨膜,造成痛苦。
老人骨骼变脆,关节僵硬,小孩皮薄肉嫩,骨骼柔细,按摩时可用指腹施力,不可用力过度以免损伤皮肉骨骸。
结语: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按摩,竟然可以有那么多的好处,可以帮助身体排毒,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小毛病。不过小编提醒的是足部反射区按摩也要注意,时间不宜太长,觉得舒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