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若干条经络以及众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它独有的奇效,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或者针灸等这些穴位,能够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等。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经络穴位这些知识吧。
目录
1、清火除面疮的穴位 2、常按4个穴位胜吃补药
3、穴位按摩减肥法 4、缓解身体疼痛的穴位
5、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 6、降血压的穴位
7、中医止汗穴 8、身体暗藏的祛痰穴位
清火除面疮的穴位
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皮肤好不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一样重要。如果我们的脸上出现了面疮,是很影响“面子”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这些面疮呢?其实按摩以下这几个穴位能够消除面疮的哦。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点压劳宫可以骤升血压得到缓解。
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
神门穴、合谷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上。按摩此二穴,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肤的作用。
以上这五个穴位能够很好的消除面疮,如果你脸上有严重的面疮的话,不妨试试按摩这些穴位吧,再加上平时的清淡饮食,不要吃刺激辛辣的食物。
常按4个穴位胜吃补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养生格外重视了,以前人们只求温饱,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健康。我们都希望通过养生保健来让自己变的健康长寿,这是每个人的愿望。中医养生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针灸、按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中医的手段来治病。那么你不妨常按一下介绍的四个穴位,功效可以媲美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具体的方法功效看看下面的介绍。
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
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
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关元
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中医名典《类经图翼》上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
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提示:上述保健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穴位按摩减肥法
减肥瘦身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减肥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有些方法可能会出现反弹,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今天为诶对家介绍一款健康不反弹的减肥方法,穴位按摩减肥法,一起来学学吧!
攒竹穴
攒竹穴在脸上眉毛的那里,一般是位于眉毛的两侧,并且是在内侧凹陷的那里,按摩这个穴位对于缓解头痛和消除脸部浮肿有很大的效果的。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
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前不久刚刚嫁为人妇的“绝望主妇”伊娃朗格丽亚,在接受采访回忆她在念书时总喜欢用铅笔顶住唇下的凹陷处听课,对照承浆穴的中医理论功效,很可能这位小脸美人的瘦脸秘诀便在于此!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 次。
肾俞穴
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让冬天恼人的身体浮肿彻底远离!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 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旋揉肚脐周围减肥法
一手四指并拢,利用四指指腹稍微用力压,沿着肚脐周边左右各揉10下。
除了按摩,平时还应适当做运动,比如散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慢速、中速或者快速。散步可以平和气血、舒活筋骨,为减肥打下长久的基础。
按摩足三里减肥法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一横指处,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种疾病,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等作用。用指腹反复按揉此穴100次。
压三穴减肥法
(1)中脘穴:位于胸窝口与肚脐的中间位置,揉压此穴能够提高胃部免疫力。
(2)气海穴:从肚脐往下一个横指的位置,按压此穴能够对精神紊乱、忧郁有很好的帮助。
(3)关元穴:从肚脐往下三横指的位置。按压此穴能够缓解腹凉等寒体症。
按摩三阴交减肥法
三阴交位于内脚踝向上三横指宽的位置。常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减肥瘦身的方法有很多,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穴位按摩的瘦身方法,效果非常好,安全有效,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大家可以试试哦。
缓解身体疼痛的穴位
身体出现疼痛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的身体是不是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疼痛,比如头痛、牙痛、胃痛、痛经等等,有的人会忍一忍就好了,有些人耐受性较差,就会去医院治病。其实对于一些不是疾病引发的疼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缓解,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一下古人的方式了,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医痛疗伤。他们发现在我们的身体上有多个穴位有着神奇的止痛作用,加以正确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头痛:印堂、太阳
印堂穴,在前额,两眉头间的中点。太阳穴,在眉梢旁。头痛的时候,用手指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推至太阳穴,往返3—4遍;然后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从头顶到颈部,往返4—5次。头被称为“诸阳之会”,是髓海所在,只有经络通畅,气血供应正常,髓海才能得以滋养。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止痛。
牙痛:合谷、下关
合谷位于双手虎口的最高点,下关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的人,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脸部的对应部位,并且可以按疼痛一侧的合谷、下关穴,时间约10分钟。其道理在于,手阳明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都是阳明经穴,按摩即能止痛。
胃痛:足三里
吃得不合适,或者精神压力大了,很多人都有过胃痛的经历。治疗胃痛,需要理气,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按揉这里能疏通胃气、和络止痛。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膝盖骨斜下方。
心口痛:内关
心脏不好的人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以按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对其进行点、按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就是内关。一般需按5分钟。
腹痛:神阙
神阙就是肚脐。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阙穴10分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中医认为,神阙位于中下焦之间。揉、摩神阙穴能温通血脉,调和中下焦,疏通胃肠气,达到止痛的目的。
痛经:八髎穴
不少女性常年备受痛经折磨。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调气血、温经化淤。在人体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个穴位,分别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称“八髎穴”。患者俯卧位,家人用掌根摩擦这个区域,达到透热的程度为宜,能够从外而内调理胞宫,起到止痛的目的。
腿痛:伏兔、膝眼、解溪
人过了30岁,关节就开始退化,腰腿痛经常困扰着中老年人。通过按摩3个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间,离膝盖一掌的距离。膝眼位于膝盖骨两侧的凹陷处。解溪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中央凹陷处。按摩的时候,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个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伸曲和旋转练习,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穴位按摩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但要想彻底治疗,还需要找专科医生,进一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糖尿病疾病一定要注意早发现,糖尿病疾病的改善平时要注意饮食,还有就是一些辅助治疗方法,那么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呢?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临床上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跟肺热有关。肺主气,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控制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如果肺受燥热所伤,津液就不能敷布全身,而是直趋下行,也就是随小便排出体外,所以会出现小便次数多、尿量多,同时口渴多饮。
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如果脾胃受燥热所伤,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而不能正常转输到各个器官以濡养人体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出现口渴多饮,小便多有甜味,吃得多但容易饥饿,形体日渐消瘦。
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肾阴亏虚就会虚火内生,导致烦渴多饮、胃热消谷。肾得不到滋养,功能就会受损,导致吃进去的营养精华随小便排出体外,也致使尿多味甜。
糖尿病一定要早期发现,长期治疗,生活规律,并重视饮食控制。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坚持按摩并配合口服降糖药物,有利平稳控制血糖。
然谷穴———降血糖
然谷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前下方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每晚洗完脚用拇指用力点揉然谷,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鱼际穴———缓解烦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鱼际属手太阴肺经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掐鱼际可清肺热、利咽喉。
内庭穴———控制食欲
内庭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可清胃泻火、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关元穴———缓解尿多
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关元可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即四横指处。
如何通过穴位治疗糖尿病?通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但是很多的时候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很多的饮食方法,不能吃很甜的东西。
降血压的穴位
穴位按摩能降压,尤其是按摩特定的穴位,那么,按摩哪些部位可以起到降压的功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穴位按摩降压法!
1、搓劳宫与大鱼际(拇指根骨上肌肉)二穴
即先将右手放在左手心上,拇食二指在左手拇指外边,其他三指按在劳宫穴上。稍加力度搓摩至手发热为度,然后以同法用左手搓右手。
2、干洗脸(搓迎香穴)
双手放在脸上,二中指按在穴位上(即鼻翼两侧凹陷处),从下向上搓至前额发际36次。以上两项可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免疫力,并有调节血压(血压高能降压,血压低可增压)的功能,预防感冒效果最佳。
3、抹前额
双手掌放在前额上(先左手在下),从左太阳穴抹至右太阳穴25次,然后再换右手在下,从右向左抹25次,可促使大脑血液循环加快,既有降压作用,又可防治大脑动脉硬化。
4、搓耳根部
用双手食、中二指同时夹住两耳根部,从下向上稍用力搓摩36次,可防治高血压及耳动脉和脑动脉硬化、耳鸣。
5、揉太阳穴
用两手食、中二指按住两侧太阳穴,先顺时针按揉24次,再逆时针按揉24次。疏通经络,清脑明目,防治头痛、神经性头痛,并能预防中风发生。
6、搓降压沟(双耳后上方的斜沟)
用两手拇指的侧面,同时沿着降压沟向上斜搓40次,可促使血压下降。
7、按摩风池穴
用两手食、中和无名三指按在颈椎两侧凹陷处,从上向下搓摩81次,有防治失眠、颈椎痛、高血压、感冒、落枕之功效,并能预防中风。
8、挠头皮
两手五指分开抓挠头皮,先前后,再左右,最后旋转抓挠,直至头皮发热为度。也可用木制梳子梳头200~300次,从而刺激头部末梢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加快,既能降血压又能防治脑动脉硬化。
9、旋转脚踝
两手掐住左脚脖抬起,顺时针旋转24次,逆时针旋转24次,然后换右脚,顺、逆方向各24次,降血压效力高。
10、搓涌泉穴
两手交替搓双脚涌泉穴各200次。最好每天晚睡前用40度左右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中间适量再加一次开水,让水温如初。双脚出浴擦干后,搓涌泉穴和全脚掌。可促使气血畅通,养肝明目,温补肾经,滋润肾水,并且有防治失眠、高血压的效果。
穴位按摩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穴位按摩降压的方法,只要坚持按摩,坚持每天早晚两次按摩方可获得奇效。
中医止汗穴
让人最为困扰的就是夏天的时候大汗淋漓,一些美女好不容易化好的妆容就变得花了,出汗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出汗太多了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那么如何止汗呢?中医认为正确按揉可以有效“止汗”。
其实,出汗是正常生理现象,它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体内“毒素”外排,盲目抑制排汗反而对健康不利。出汗过多往往是一些内科病的外在表现,如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患者常出现自汗、盗汗等异常现象。
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辅助按摩下面3个穴位,有助于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过度出汗。
1.合谷穴
位于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间凹陷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按揉要点: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复溜穴
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2指宽处。
“复溜”一词中,“复”是反复,“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溜穴的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谢正常。合谷和复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档”。
按揉要点:合谷穴要重点揉,复溜穴要轻揉。出汗过多时,可先按揉合谷2分钟,以感觉明显酸痛为度,再轻揉复溜2分钟。
3.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
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按足三里对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里对常年身体虚弱、汗出过多的患者更为适宜。
按揉要点: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边揉,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钟。
通过介绍,我们知道了如何止汗,汗液的排放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但是很多的时候汗出多了也会让人感觉到尴尬,不妨试试以上的效果吧!
身体暗藏的祛痰穴位
如何祛痰呢?喉咙部位有痰会让你感觉非常的不舒服,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痰液,那么会影响到疾病的康复。有些时候的痰是咳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祛痰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祛痰方法!
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停滞在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才难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现代病,如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关。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祛痰的方法有哪些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祛痰的方法,按摩,中药方剂都能起到很好的止咳化痰的效果,希望以上的介绍给大家带来帮助。
按摩三穴位快速解酒
无酒不成席,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喝酒,喝酒能助兴,能帮助我们联络感情,但是如果过量喝酒的话,那么就会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增加肝肾的负担。那么醉酒之后我们该如何解酒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缓解醉酒的三个穴位。
太阳穴
位置与功能: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
做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风池穴
位置与功能: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做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喝醉了酒是非常的难受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酒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缓解醉酒的穴位按摩法,效果非常的好哦,同时我们还可以喝点西瓜汁,也能起到解酒的功效。
百会穴
位置与功能: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做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经络穴位的内容,看完本文,您是不是了解了很多穴位上的知识了啊?对于身体的一些小问题,我们可以按摩这些穴位来帮助缓解哦。